有人提议用卫温命名首艘国产航母,然他可知卫温是谁?结局又如何

近日,某官员提议,要以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卫温的名字来命名首艘航母,一时之间,新闻媒体将此事炒得极热。一时之间人人说卫温,感觉这就要变成事实一般。


然,司马要说,你们愿意附和此事,其实是不知卫温此人的结局,更不知卫温此行的目的。

有人提议用卫温命名首艘国产航母,然他可知卫温是谁?结局又如何

首先我们来看,卫温出海寻找夷洲发生在何时?东吴大帝孙权黄龙二年(230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后22年,夷陵之战后8年,孙权正式登基当皇帝的次年。

在这个时间,卫温被派去寻找海外的当时未知岛屿夷洲,是个什么目的呢?

有人说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但这个,显然不靠谱,因为当时孙权的身体还强壮得很,他比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年纪还大五岁,可是却比曹丕多活了二十几年。直到曹操的孙子曹睿驾鹤西游那会,他还在活蹦乱跳呢!

有人说是为了拉壮丁,这个是比较靠谱的。咱看最终卫温此行的结果,是俘虏了几千人回来,带这些战俘回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增加人口——当时南方经济并不发达,人口相对中原而言,是比较稀少的。

有人提议用卫温命名首艘国产航母,然他可知卫温是谁?结局又如何

关于这件事,有一个旁证,那就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他也曾被派兵去抓壮丁,当然对象不是海外的夷洲,而是深山老林里的山越人,自然结果诸葛恪是成功了——卫温,显然也是奉行同样的任务,而且孙权还给他派了诸葛家的人做副将,那便是诸葛直。

关键,就在于卫温诸葛直,他们这一趟任务,其实没有完成,或者说没有达到孙权的预期。他们带领攻打夷洲的军队是甲士万人,带回来的俘虏则是几千人,那么损失多少呢?当然东吴的军力肯定强于夷洲土著,但旅途艰难加上水土不服,肯定是要死人的。卫温损失了多少人呢?三国志说是80%到90%,我估计这个有点夸张,但半数以上应该是有的。

也就是说,孙权做了一笔亏本生意,赔了五千名乃至八九千名训练有素的士兵性命,得到是几千名语言习惯都无法沟通的生番。这样的结果,他怎么会不生气?所以,这事的结果,便是孙权一纸诏书,将卫温和诸葛直全部处死。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

有人提议用卫温命名首艘国产航母,然他可知卫温是谁?结局又如何

而现在,某些人却提出,要用一个征台失败者的名字,来命名中国人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我不禁要问,是何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