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眼中的「小升初」面談

【我看到的面談】

事情的轉機來到。

我得感謝面談的時候需要有公眾監督團這樣的政策,讓像我這樣的普通家長,能夠有機會走進面談的教室,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一下西安小升初歷史上的第一次面談。

我想說的是:結果很讓我意外!

這種意外源自兩點:一方面,這次面談組織的整個流程的嚴謹程度,確實超出了我之前的預計,讓我沒有想到。和所有家長一樣,我是帶著對面談公正性公平性的質疑來到面談學校的,總認為對於一個第一年開始實施的新改革,在環節組織上按理來說應該會有一些漏洞。但是,我所看到和接觸到的是,從面談學生走進學校後,各個環節銜接的嚴密性和應對不同天氣下的應急預案都是很完善的。

(關於面談的具體流程,各大媒體每天都有報道,我在這裡就不再多說。)

我的孩子不是一個擅長表達自己的人,所以在面談現場,每當面談老師問出題目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如果是我的孩子,他會怎麼回答?他如果說不出來怎麼辦?

這種疑問在每次核對現場孩子面談成績的時候,有了答案。我看到面談三位老師給每個孩子打出的成績,與我這個普通家長心裡默默打出的成績基本一致。面對有些我們平時稱為“嘴笨又內向”的孩子時,老師們給出的分數,也能看出他們是綜合衡量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後打出的。

當時我心裡的激動,真的不亞於學校門口等候的家長。

在面對面談學生時,老師們也都能做到尊重學生,態度和藹,所以我所看到的同學們的狀態,基本都相對輕鬆,而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二點。孩子們的表現其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我當時真的想告訴學校門口那些焦急等候的家長們,無論最終是什麼結果,你們都要相信你們的孩子,他們真的很棒。在面對他們擅長或者不擅長的問題時,他們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給出答案,在輕鬆氣氛中完成自己的面談。

對於之前我們全社會所擔心的面談是否會給這些未成年孩子造成壓力時,這些十一二歲的孩子們,用他們的表現給出了我們答案。而這,值得我們這些成年人,特別是我們這些總認為孩子需要保護的家長們好好反思。

【一個母親的思考】

孩子出生前,我的想法是,在學習方面不逼迫、不強求,尊重個體的興趣發展,和全天下的父母一樣,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快樂的氛圍中成長。

隨著孩子長大,看著其他孩子從早教開始的各種“贏在起跑線”上的輔導班、興趣班,我也很無奈的開始跟隨大流。從一開始的興趣班為主、輔導班為輔,到漸漸輔導班佔了孩子的主要課餘時間,興趣班只能靠堅持的尷尬局面。

在今年“小升初”政策剛出來的時候,身邊很多家長們都在議論,以後乾脆把孩子各種輔導班都停了吧,這又是電腦派位又是面談,上輔導班還有什麼用,今後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自己的孩子等等。通過這次現場看孩子們面談,我覺得今後孩子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而這些東西也不是簡單的課本上的知識。

今後儘可能多的陪陪孩子,多跟孩子對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現象進行探討,鼓勵他能勇於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培養他分析事物的能力。

告訴自己的孩子,不僅要低頭學習,更要抬頭看天。以前,在忙於應付孩子學習,上輔導班的單調生活中,每天都是在不斷催促和奔波中煎熬,錯過了生活中的很多風景。我在網上搜了一下今年已經公佈的面談內容,很多內容都是來源於生活,比如“包粽子的步驟,比如叔叔來你家做客了你該怎麼做,比如出去旅遊的時候,你打算多拍人還是多拍景?”等等。仔細想想,在生活中真的很久沒有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項挑戰,策劃一項活動,或是開心的去度假。在參與面談監督回來的當晚,我翻出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心裡酸酸的。

基礎知識學牢固的同時,迴歸最初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個體的興趣發展。面談的時候,很多孩子的個性很鮮明,對於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言談舉止幽默風趣,會讓人覺得這個孩子擁有“有趣的靈魂”,欽佩他的家長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孩子。而對於我們這種不善言談的孩子,我覺得應該告訴他,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媽媽只是希望當機會來臨時,你能不放棄並且勇敢的表達出你是誰,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具備什麼樣的品質與能力。

我知道說出來的這些話,可能會面對更多的質疑甚至是謾罵,但是,請各位在質疑之前,想一想,自己對於孩子最初的希望究竟是什麼,分數還是能力?

【最後想說的話】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能讓所有人滿意的,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利益點不同,角度當然不同。幾個月來,在關於“小升初”改革的討論中,有的人認為小升初的改革是懶政,是無能為力下的措施;有的人認為這項改革是實現教育公平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培養未來意見領袖的重要方式。

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說,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不要錯過生活中的細微美好,能夠成為一個知識淵博、正直善良、談吐不凡的人。

我們能理解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我們養育一個孩子的過程一樣,充滿艱辛,充滿挑戰。我們更希望有著良好初衷的這項改革,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完善,讓教育迴歸本質,讓讀書這件事變得輕鬆美好。

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眼中的“小升初”面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