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意必固我

【共讀內容】

9.0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導讀學者】

董樹寶:北方工業大學副教授

郭小武: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

【共讀筆記】

崔聖:

【論語晨讀】第852天

董樹寶:

本章談論孔子的“四毋”說,經文雖短,但內涵較難講讀。

一些字的解釋很麻煩,例如“絕”字

說文解字》:“絕,斷絲也。”《釋名·釋言語》:“絕,截也,如割截也。”也就是“斷絕”、“杜絕”的意思。

如若在本章中遵從這種解釋,那就會產生矛盾。

本來孔子要絕無的是意、必、固、我,卻斷絕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變成了意、必、固、我。

@郭小武小武老師,您如何看?您是古漢語專家,想聽聽您的觀點[抱拳]

郭小武:

@董樹寶

正是啊,通過排列,可有多種可能的解釋。需要結合經意與文法,作出更為合情合理的選擇。

我理解不一定對,傾向於把“意必固我”作為負面理念予以禁絕。

董樹寶:

意必固我是負面觀念呢

郭小武:

@董樹寶 董老師,您看呢?

董樹寶:

有一種觀點認為“絕”是衍字,是傳抄錯誤而多出來的字。

去掉“絕”字,“子絕四”就是“子四”,“四”做謂語,倒也符合數詞單獨作謂語的用法,意思是“孔子有四個要求……”

這種解釋有一定合理性,但與歷代注家出入較大。

郭小武:

是啊,這應該是常解。但由於出現“絕”與“毋”的雙重否定,是問題複雜化了。

董樹寶:

是呢

劉寶楠《論語正義》:“‘毋’者,禁止之辭,毋即絕也。”意思就是“子絕四:絕意,絕必,絕固,絕我。”

郭小武:

為了化複雜為簡單,所以有從字、詞、篇章各種途徑“自圓其說”的

董樹寶:

這種解釋,文意倒是通暢,亦無前後矛盾。

楊伯峻近乎這種理解,他的白話譯文是“孔子一點也沒有四種毛病——不懸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他的侄子楊逢彬在《“論語"新注新譯》也認同這種理解,把“毋”解釋為“不要”,表示禁止。

郭小武:

確實如此。這種解釋是重要的一家之言。

董樹寶:

不過這種將“毋”視為“禁止之辭”的解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首先預設了意、必、固、我的存在,之後予以禁止。

與之相對的一種解釋是,將“毋”視為“非禁止之辭”。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程子的話: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

聖人壓根兒就沒有意、必、固、我。

錢穆在《論語新解》中對這一點體悟最深,他說:“毋,即無字,古通用。下文四毋字非禁止辭。孔子絕不有此四者,非在心求禁絕。”

我相對傾向於第二種解釋,就是將“毋”視為“非禁止之辭”,聖人壓根兒就沒有意、必、固、我。

郭小武:

這是又一種重要的一家之言,以“毋”也作“無”為基點,根據《史記》就寫作“無”,使成“四無”,語意指向已然,而不是未然。

董樹寶:

@郭小武接下來我們講“意”、“必”、“固”、“我”吧。

郭小武:

@董樹寶 董老師的傾向這樣啊?我們有些選擇的出入了。

董樹寶:

朱熹《論語集註》的解釋:“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但錢穆《論語新解》認為“意”、“必”、“固”、“我”除了朱熹的解釋,還有另一種解釋。

郭小武:

好的,請講。座右銘的四毋或者四無。

董樹寶:

關於“意”字,朱熹將“意”解釋為“私意”,錢穆認為不可取,“意,讀如億,億測義。事未至,而妄為億測。或解是私意,今不從。”

楊伯峻《論語譯註》解釋更清楚,“意:同臆,猜想、猜疑”。

朱熹將“必”解釋為“期必”,錢穆認為還可以解釋為“固必”,認為兩說皆通。

朱熹將“固”解釋為“執滯”,錢穆還提供了一種解釋:“或說固當讀為故,所謂彼一時,此一時,不泥其故。兩義互通,今仍作固執解。” 朱熹將“我”解釋為“私己”(私我),錢穆認為還可以解釋為“無我”:“孔子述而不作,處群而不自異,惟道是從,皆無我。兩說亦可互通。聖人自謙者我,自負者道,故心知有道,不存有我。”

郭小武:

古字,寫“億”為好,這個“億”,前源是“意”,後衍是“臆”。可不寫“億”,以免誤會。

董樹寶:

我試著進行白話試譯,孔子絕無四種事情:一無憑空臆測,二無絕對肯定,三無固執己見,四無唯我獨尊。

@郭小武小武老師,提醒得真及時啊[強]

古字,寫“億”為好,這個“億”,前源是“意”,後衍是“臆”。可不寫“億”,以免誤會。[強][抱拳] 關於“意”、“必”、“固”、“我”的關係,朱熹註解得很清楚:“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蓋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至於我又生意,則物慾牽引,循環不窮矣。”

@郭小武其他三個字,請您深入講解[抱拳]

這四者相互終始,“意”為發端,然後是“必”,之後是“固”,最後終於“我”,因為物慾而循環不止。

郭小武:

是啊,孔子的偉大之處,在於孔子的入世,不圍著自我小圓圈轉,不要作唯我獨是的楊朱。

董樹寶:

如果我們去讀《朱子語類》,我們會看到朱熹與弟子反覆論述“意”、“必”、“固”、“我”,極為繁雜,《論語集註》絕對是精華。

我們也不妨看看其中的一條重要解釋:“意者,有我之端;我,則意之效。先立是意,要如此而為之,然後有必,有固,而一向要每事皆己出也。聖人作事,初無私意。或為,或不為,不在己意,而惟理之是從,又何固、必、有我哉!”

由之出現了與漢儒理解不同的理學趨向,朱熹對這一章的解釋顯然強調了他的理學取向,他強調“惟理之是從”,“凡事順理,則意自正。‘毋意’者,主理而言。不順理,則只是自傢俬意。”

而漢儒對此解釋可能更接近《論語》本義,漢儒強調“唯道是從”,“以道為度,故不任意”,“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

這一章最終落到“毋我”,也是本章的關鍵。“毋我”就要“克己”,達到“無我”的超越境界,由之達到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為仁”,這是一種內在自覺的修身功夫。

丁躍偉:

絕,古義有跨越的意思。從此地到達彼地,可謂絕。荀子《勸學》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所以非常贊同此解:聖人壓根兒就沒有意、必、固、我[強][強][抱拳][抱拳]

郭小武:

@董樹寶 孔子認理,是理解孔子思想系統的關鍵所在。理為重,我為輕;情為本,事為末。

董樹寶:

@丁躍偉 [強]“絕”的這種跨越意義與這一章的理解息息相關啊

《論語集註》引用一句張載的話,有些突兀。

郭小武:

@董樹寶 @丁躍偉 理解方面,愚見有所不同,願意呈現出來,供參。

董樹寶:

張子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

張載《正蒙》:“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偽不相似。”

朱熹的引文與張載的原文略有出入,但基本含義沒變。

郭小武:

《說文解字》:“絕,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這是會意的解釋,意思是“以刀斷絲,使成為一節一節的”。段注本改為:“絕,斷絲也。從糸、從刀,卪聲。”這是形聲的解釋。卩=卪[表情]節(節)。按照“聲中有義”的訓詁方法來看,“卩”既表示“絕”的聲音,也表示“絕”的意義,“絕”是會意兼形聲字,也就是“亦聲字”。可表述為:“絕,斷絲也。從糸、從刀、從卩,卩亦聲。”“子絕四”的“絕”,可有主動態、結果態兩種理解,分別對應與後面的否定詞“毋”“無”。主動態動詞的“絕”,一般指向未來、將來,形成“禁止之辭”,表示“絕對不容許某種情況出現”。如“斷絲”一般,是斷絕,杜絕,戒絕,禁絕。相應地,“毋”表示“不要”。結果態動詞的“絕”,即從“斷絕、禁絕”的結果來看,可以指向原來直到說話之時,表示“絕然沒有”“絕然不存在”。相應地,“無”表示“沒有”。主動態動詞的“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禁絕“意必固我”種種冥頑不化的意識、行為,即“不要臆猜,不要絕對,不要固執,不要唯己”。結果態動詞的“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沒有“意必固我”種種冥頑不化的行為、習慣,即“沒有臆猜,沒有絕對,沒有固執,沒有唯己”。由於“絕”這個動詞的賓語可以是“意、必、固、我”,也可以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意、必、固、我”又有注家反過來理解,即作為正面提倡的意識、行為、習慣,而不是負面排斥的意識、行為、習慣,所以又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動態:“孔子禁絕四種行為——不去立意,不去斷定,不去固守,不去求己。”結果態:“孔子沒有四種行為——沒有立意,沒有斷定,沒有固守,沒有求己。”大道至簡。愚見認為,還是主動態的常規理解更接近原意,“絕”即“毋”。首選主動態:“孔子禁絕四種行為——不要臆猜,不要絕對,不要固執,不要唯己。”次選結果態:“孔子沒有四種行為——沒有臆猜,沒有絕對,沒有固執,沒有唯己。”

董樹寶:

張載深諳此章真義,賦予一種超越的意義,這與“絕”的古義相通

我們參照《朱子語類》來思考這一章。伯豐問:“張子曰:‘毋意、必、固、我,然後能範圍天地之化。’”曰:“固是如此。四者未除,如何能範圍天地!但如此說話,終是稍寬耳。”

陸象山的高足楊慈湖曾就這一章著《絕四記》,將“心”與“意”相互對舉,“人心自明,人心自靈,意起我立,必固礙塞,始喪其明,始失其靈。”

心之本然狀態是自明,而“意”使心喪失本然清明狀態。

而“意”使心喪失本然清明狀態。毋意則是明心,由之見性知天,與天地同參,“與天地同為一體”,最終實現聖人之道。

@丁躍偉 您的解釋很好!我受啟發,貫通了我的解釋[抱拳]

我的講解到此解釋,謝謝@郭小武@崔聖!

郭小武:

@董樹寶 解釋一下選擇主動態、指未來的選擇。絕,直接義,禁絕,禁絕的結果是沒有,所以我選更直接的。“毋”優先用字,“無”別本也作,我首選優先的本用字“毋”。

@董樹寶 [強][強][強]兩種理解傾向,沒有本質區別,合起來可能才是真正的孔子。

李偉東: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崔聖:

今天的內容看起來簡單,講讀起來不易,理解起來更難。非常感謝@郭小武 @董樹寶(會通書院) 二位老師的精彩、耐心的解讀[強][強][抱拳][抱拳]

李偉東:

參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孫福萬:

@郭小武 【古字,寫“億”為好,這個“億”,前源是“意”,後衍是“臆”。可不寫“億”,以免誤會。】[強][強][強]

劉國慶:

謝謝各位老師導讀,非常深入。[玫瑰][玫瑰][抱拳][抱拳]我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老師指正

本章文字非常簡潔,因而其意義眾說紛紜,需要仔細分析。首先是“絕”字。有兩種可能的理解:一是主觀上的杜絕,即孔子對自己或者對學生們的要求。陸九淵的入室弟子,心學大師楊簡(慈湖)作《子絕四碑》雲:“‘毋’改為‘無’,不以為止絕學者之病,遂塞萬世入道之門。”第二種理解是學生們對孔子實際行為的觀察記錄。朱熹《四書或問》認為是第二種理解:絕非屏絕之絕,蓋曰無之盡云爾。無論是哪種理解,孔子弟子的這段記載,都起到了儒門的戒語作用,建立了儒門作為一個社團的認知方法基礎,對儒門發展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四毋”中的每一項,都需要認真思考,理清其意義。

“毋意”:多數人認為“意”同臆,指猜想、猜疑。因此“毋意”即是不懸空猜測。正面來看,應該是實事求是,重視調查研究和歷史的經驗積累。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孔子是強調“多聞”、“多見”的經驗主義立場,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從經驗到理論,從感覺到知識,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不清晰的時候,就有人把“聞見之知”和理性知識對立起來。《呂氏春秋任數篇》曾說:“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曏者怠,煤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孔子嘆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難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難也。”

郭小武:李氏認為,此“四毋”即乾卦卦辭所講“元亨利貞”之四德也,即“毋意”乃元之徳,“毋必”乃亨之徳,“毋固”乃利之徳,“毋我”乃貞之徳;並認為前三者皆可歸於“無我”,而“行乎無我,猶貞之終始萬物也”。如能貫通至此,方為後繼有人。

李偉東:

“絕”的本義,是“以刀斷絲”,這樣的話,應理解為“主動式”

劉國慶:

《呂氏春秋》從致知之難,走向了反面,即否定感性和具體材料的必要性,即否定經驗的必要性:且夫耳、目、智、巧,固不足恃,惟修其數、行其理為可。韓昭釐侯視所以祠廟之牲,其豕小,昭釐侯令官更之。官以是豕來也,昭釐侯曰:“是非曏者之豕邪?”官無以對。命吏罪之。從者曰:“君王何以知之?”君曰:“吾以其耳也。”申不害聞之,曰:“何以知其聾?以其耳之聰也。何以知其盲?以其目之明也。何以知其狂?以其言之當也。故曰去聽無以聞則聰,去視無以見則明,去智無以知則公。去三者不任則治,三者任則亂。”以此言耳、目、心、智之不足恃也。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識甚闕,其所以聞見甚淺。以淺闕博居天下、安殊俗、治萬民,其說固不行。十里之間而耳不能聞,帷牆之外而目不能見,三畝之宮而心不能知。其以東至開梧、南撫多鷃、西服壽靡、北懷儋耳,若之何哉?故君人者,不可不察此言也。治亂安危存亡,其道固無二也。故至智棄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無言無思,靜以待時,時至而應,心暇者勝。

李偉東:

身我,名我,皆為小我,絕四者,方為“大我”“無我”

劉國慶:

玄學的興起,也是道家侵入儒學的結果。何晏《論語集解》把“毋意”理解為:“以道為度,故不任意也。”就是援道入儒。這是把求知的過程和結果倒置了。“道”是“求是”的是,是求知過程的結果,而不是求知過程的替代。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的飛躍,應該感謝培根的《新工具》,正是在這本書中,培根提出了歸納法,並隊歸納過程做出了詳盡的分析。胡適先生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就是對歸納法的簡要表達。這裡的"大膽假設"就是"臆","毋臆"者,小心求證也。對“毋意”的另外一種理解,是用倫理侵入求知。這個傳統影響了儒學極長時間,幾乎從《大學》到宋明理學,都把這裡的意理解為“意念”,因而“毋意”就是“誠意”的另外一種說法。《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認為只要意真誠、心純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為後儒所推崇。宋代程頤說,進修之術,“莫先於正心誠意”(《遺書》卷十八)。

董樹寶:

@李偉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強]這一章“四毋”可與莊子的“三無”(“無己”、“無功”、“無名”)、佛教的“破二執”(我執與法執)結合起來理解。[微笑]

劉國慶:

朱熹也贊之為“萬世學者之準程”(《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復齋記》)。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其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也是核心。王陽明先生的學生王畿以先天與後天區別正心與誠意:“正心先天之學也,誠意後天之學也。”認為“心本至善”,而“吾人一切世情嗜慾,皆從意生”,“始有不善”,故須在“先天心體上立根”,則“意所動自無不善”(《三山麗澤錄》)。王守仁以為“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後有不正”,故強調意誠為心正的前提,“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大學問》)劉宗周則強調“心之主宰曰意,故意為心本”(《學言下》)。心學大師,陸九淵先生的入室弟子楊簡(慈湖)專門寫過“子絕四碑”,把“毋意”徹底倫理化:

楊簡曰:“何謂意?微起焉皆謂之意,微止焉皆謂之意。意之為狀,不可勝窮,有利有害,有是有非,有進有退,有虛有實,有多有寡,有散有合,有依有違,有前有後,有上有下,有體有用,有本有末,有此有彼,有動有靜,有今有古。若此之類,雖窮日之力,窮年之力,縱說橫說,廣說備說,不可得而盡。”“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之狀,大概無踰斯四者。”楊簡提出微起、微止的思慮、意念就是意,意態萬象,不可窮盡,但可總括為四種即意、必、固、我,而必、固、我三種又可歸為意。他說:“何謂必?必亦意之必。必如此,必不如彼,必欲如彼,必不欲如此……何謂固?固亦意之固。固守而不通……固守而不化……何為我?我亦意之我。意生故我立,意不生我亦不立。”必是意中的絕對肯定,固是意中的固守不通,我是意的伴生物。

楊簡還曰:“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繼日,非意也;孔子臨事而懼,好謀而成,非意也。”“孔子曰:‘居處恭’,恭而已,無意也;‘執事敬’,敬而已,無意也;‘與人忠’,忠而已,無意也……所謂復禮,復我本有之禮,三千三百,經條明白,不勞作意。‘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亦何意之有?”“故習尚熟,微蔽尚有,意慮萌櫱即與道違。”“蓋人心即道,作好焉,始失其道;作惡焉,始失其道;微作意焉,輒偏輒黨,始為非道。所以明人心之本善,所以明起意之為害。”“道心,人所自有,無俟乎求,惟私意蔽之,始昏始惑。”總括上述,楊簡認為思慮、意念符合儒家倫理的就是毋意、不起意;反之,故意作好作惡、有違道德規範的就是意,意也即是私意。因此王陽明弟子鄒東廓的評論說:“慈湖所謂不起意者,不起私意也。”楊簡還指出不起意並非什麼都不幹,循理而為、做事合理的就是不起意:“不起意,非謂都不理事。凡作事,只要合理,若起私意則不可。如事親從兄治家接物,若子哭顏淵慟與見其過而內自訟,此是云為變化,非起意。”

“毋必”:第一種理解認為"必"是剛愎自用,從正面來說,也可以認為是一定要達到目的的決心或追求,"乾綱獨斷"。因而"毋必"即為不敢自專。韓愈《韓李筆解》說:“無任意即是無專必。”可見把“必”理解為“專必”。俞樾《群經平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也。論語中在這個意義上使用"必"的有不少例子: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賓退,必覆命。此種理解,是認為孔子是“從政”的,自然要聽主政之人的,因而沒有資格自己做自己的主。這就像現在的“公務員”,凡是都有“上級領導”,自己不過是“奉命行事”。作用不過是一個好工具而已。也就是蔣南翔先生要求的“聽話出活”。這種理解與現代社會是有一定差距的。現代社會是建立在個人自由的基礎上的,而自由行動的能力,首先要求自己做出決定的能力。“專必”其實就是個人的決心和自我負責精神,這正是今天要提倡的。

第二種含義:"必"為必定,即必然性判斷。"毋必"即不做絕對肯定性的判斷:認為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有問題的,因而願意修正自己的意見。這種理解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似乎在論語中找不到支持。論語中有大量的必然判斷的例子。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第三種含義:必認為是未來的確定性,"毋必"即是對未來不做確定性判斷。即“盡人事而知天命”的意思。彭大壽《魯岡或問》:“成敗禍福,繫命之所遭,誰得而知之,奚其必?”這是從未來的不確定性的角度來說的。人認為一定能夠實現的,由於人的認知能力有限和世界本身不確定性的存在,並不是一定能夠實現。但這不妨礙我們努力蒐集信息,消除不確定性。

毋固:固的含義,是固執己見。但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不聽別人意見,一種是充分地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綜合進來,形成自己的看法並堅決執行。一種是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另一種是勤奮好學,擇善固執。這兩種意思在論語中都叫做“固”。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這裡的固是固陋,即坐井觀天的意思。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裡的固是“勤奮好學、擇善固執”的“固”。孔子自己是什麼態度呢?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無適無莫也,無可無不可,根據義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而“義”本身,是和別人溝通、學習道義的結果。

毋我:歷史上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在利益上的自私之心,一種是在見解的獨特,或者說學術創見或獨特的看法。那麼“毋我”也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持論公正,另一種是要和大家取得一致意見。董仲舒《春秋繁露》認為這裡的“毋我”是指與大家取得共識:“‘孔子為魯司寇,斷獄,屯屯與眾共之,不敢自專。’此毋我之義也。”但按《史記孔子世家》這段話是:“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司馬遷以孔子斷獄與人共辭,正是要說明其削春秋為全憑己意。因而認為“我”是不敢自專,是難以成立的。

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種理解。何晏《論語集解》以為是“有其身”。清崔適《論語足徵記》說“我:私己也”。這二位理解都沒有給出自己理解的理由。但從論語上說,認為孔子不講自己的利益,是說不過去的。孔子的“待賈”,“求祿”都是個人利益,不過是個人利益服從道義而已。在利益上,孔子可以說是“後我”,不可以說是“毋我”。個人認為,孔子本章都講的是求知,因而這裡的“毋我”也一定是指求知方面的。那麼,孔子在求知方面,如何“毋我”呢?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見孔子在知識方面的“毋我”,很可能是指認知道自身的“無知”,因而,需要“敏以求之”,“叩其兩端”而已。

聶松橋:

我者,我執也

劉國慶:

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可以認為是孔子對待知識和學習的態度,也就是孔子的智慧。毋我和“毋必”是孔子認知態度的基點。自以為無知才會求知,但求知的時候,人們很難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很容易用自己的猜測代替客觀的真理,陷入到臆測中去。如果有了一定的知識,就可能會抱殘守缺,故步自封,因而難以繼續進步。如果知識比較多,而認識不到世界的不確定性,就會認為自己已經真理在握,“算無遺策”,進入到“聖君賢相”、唯我獨尊的專制心態,開始搞***思想,***主義。孔子的偉大人格就建立在對人的知識有限性的自覺上。在所有環節充分認知到知識的無窮,個人理性的有限,“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因而採用恰當的人生態度,以補救理性的有限性,才是不斷成長的方法。這些方法和背後的信念,決定著人生的方向。有分歧不要緊,只要有對待分歧、消除分歧的方法,就可以走在一起。這大概就是儒門的生命力亙古長青的原因吧。鑑於這段話過於簡略,個人覺得作出進一步的澄清是必要的,因而私改莊存與的《論語說》中一段如下:以空猜為意而去之,是也。以立志為意而去之,非也。以必定為必而去之,是也。以果決為必而去之,非也。以窮固為固而去之,是也。以守義為固而去之,非也。以生知為我而去之,是也。以立己為我而去之,非也。

@聶松橋 那就是"固"了。

聶松橋:

與固又有不同

我的理解,這段是孔子對待學問的態度,更是待人接世的態度

李偉東:

夫子“志道之路”

聶松橋:

固,應該主要是陋的意思

“儉則固”“學則不固”,都是陋的意思

固,四塞也。這個應該是本意

李偉東:

固而不化,固而不開,固而不明...

劉國慶:

文字太簡略,難以確定哪種理解。請七十子站起來回答一下好了

寫這話的,估計是顏回的弟子。

聶松橋:

@劉國慶 國慶兄是再再再再傳弟子

劉國慶:

徒子徒孫

聶松橋:

“固執”和“我執”,還是有區別的

王陽明先生常常把“意必”二字連用。我的理解,意,是瞎猜;必,是預設。望文生義,就是意;先有結論,亂裝“證據”,就是必。

固,是設限,封閉。比如“黨的領導不討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固。我,則是“守我所”,即“因為是我說的(做的),所以要堅守”。

“我不能錯”,就是“我”。梁任公說“不惜以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交戰”,就是“毋我”

毋意,是掏空自己;毋必,是端正自己;毋固,是打開自己;毋我,是放下自己。

孔子這四個“毋”,是非常難持的。比如我在上述發言的時候,就有意必固我:望文生義,是意;以為孔子肯定是不會錯的,是必;字義止於以《論語》互解,是固;想得到點贊,是我。聖人境界,談何容易呀[表情]

郭小武:

@董樹寶 [抱拳][抱拳][抱拳]時代懸隔,求證不易。《論語》性質上是記錄孔子言行的。這裡沒有引用子曰,似乎傾向於記行。所以您的選擇,在古注中份量最重。

鑑於這段話過於簡略,個人覺得作出進一步的澄清是必要的,因而私改莊存與的《論語說》中一段如下:以空猜為意而去之,是也。以立志為意而去之,非也。以必定為必而去之,是也。以果決為必而去之,非也。以窮固為固而去之,是也。以守義為固而去之,非也。以生知為我而去之,是也。以立己為我而去之,非也。這個加入辯證法思想了[表情]

@李偉東 [抱拳]原來學習時候,總是以《論語譯註》為準繩。現在要仔細分辨了,才知道處處都要選擇,十分不易。

聶松橋:

孔門學問,在於自證、自悟、自持、自修、自得。孔子說,“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郭小武:

@聶松橋 人是有私慾的,這個也是人性,甚至無關乎善惡。躬行聖教,常有矛盾聲音叩問自身。

李偉東:

學而有疑則問,問而有疑則思,思而有疑則辯,辯而無疑則明,明則行,行則達。

郭小武:

@劉國慶 您覺得,儒學與正統時學,能兼容否?

@李偉東廣州 高見,收藏[強]

劉國慶:

您的時學是指黨學不?

郭小武:

@劉國慶 正是

劉國慶:

我覺得儒學能偶溶解黨學,稀釋黨學。

但儒學自身的超拔,任務也很重

董樹寶:

《論語註疏》:人多製作自異,以擅其身。孔子則述古而不自作處,群眾萃聚,和光同塵,而不自異,故不有其身也。

李偉東:

大道唯一,諸學同源。

郭小武:

@劉國慶 會不會儒學成為時學重要組成部分呢[表情]

董樹寶:

這一解釋亦是高妙!孔子述古而作,”和光同塵“,何等境界啊[呲牙]

劉國慶:

@郭小武俗儒會呀。秋風就是。

儒學內部會分裂的

郭小武:

和光同塵,諸學同源[強][強][強]

劉國慶:

就像漢景帝那次分裂一樣。

聶松橋:

儒學興起,馬學自然消融

蔡氏車之:

劉君解出新意,逼近本意。此章點明y談求知,論語中談求知處很多。理性認識,不外二法,即劉說之歸納演繹,一言以蔽,歸納,孝乃人本,演繹。二法最易犯之錯,意必固我。

劉國慶:

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於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是後學者莫敢明受命放殺者。竇太后好老子書,召轅固生問老子書。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書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太后默然,無以復罪,罷之。居頃之,景帝以固為廉直,拜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復以賢良徵固。諸諛儒多疾毀固,曰「固老」,罷歸之。時固已九十餘矣。固之徵也,薛人公孫弘亦徵,側目而視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自是之後,齊言詩皆本轅固生也。諸齊人以詩顯貴,皆固之弟子也。

聶松橋:

儒家只在修身,缺少社會組織、社會動員方式。這一方面,馬教是強項

劉國慶:

@蔡世連 謝謝蔡老師誇獎[跳跳][發抖][慪火][轉圈]

蔡氏車之:

簡單枚舉,邏輯先設或大前提有錯而不覺,還醉死不認酒錢,都是意必固我。

誇或罵不重要,看對錯。

郭小武:

孔子《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一ོ半痴:

再來一個比附:唯物史觀,是意黑貓白貓,是必四個堅持,是固三個自信,是我

蔡氏車之:

這是對人智力之測試,不是簡單枚舉。

郭小武:

@聶松橋 有點異化的感覺[表情]

蔡氏車之:

絕四,也是知之為知。

聶松橋:

@郭小武 僅止於我的理解[表情]我在不斷的“意”。

蔡氏車之:

思想空轉。

郭小武:

@聶松橋 畏大人之言。大人之言錯了的話,怎麼辦?@劉國慶

聶松橋:

孔子之後,兩千餘年來,儒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解論語”

@郭小武 是其是,非其非,可也

《論語》中記載孔子也有錯的時候哈,並且,孔子首先就不強求一律,他不提供標準答案。

郭小武:

大人:位在上者;學在上者;親在上者。孔子說的可是畏敬。@聶松橋

聶松橋:

“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郭小武:

@聶松橋 感覺儒學要適應時代,必有改造。要時代適應儒學,難乎其難。

聶松橋:

@郭小武 我從根本上就不太贊成對孔子學說的一切“正解”。沒有正解,才是孔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儒家涉及的領域是“人情”,它不同於物理。“人情”是微妙的、變動的、個體的、差異的。

正是因為各種“正解”,陷儒家於意必固我。

古來大家老是說儒家“博大精深”,自己把自己限制著了。秋風先生要新解儒家,從儒家生髮憲政,更是典型的意必固我。

郭小武:

確實,儒家要有生命力,就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王陽明一樣的新知。

聶松橋:

我對儒家的理解,就倆字兒:修身。修身的方法在於“相人偶”,放在具體的人際關係中去反觀自省。孔子的偉大,不在於他“博大精深”,而在於他鎖定現實人生、鎖定世俗社會,讓人憑自己之力“立”起來。

@郭小武 儒家要有生命力,必須首先知道自己是什麼、幹什麼、要什麼、缺什麼

張弛弘弢:

“批判的繼承。”“揚其精華,棄其糟粕。”“樸素的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的萌芽。”這些,都是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下的金科玉律吧。關鍵是,那條是“糟粕”,哪條是“精華”,由誰來定?秉政者?學術權威?學術大家?咱每個人的業師?

郭小武:

@聶松橋 修身[強]為學,為新學、西學,儒家厲害否?

李偉東:

夫子之學,無非是“志於道”

一ོ半痴:

道為何道?@李偉東廣州

郭小武:

@張弛弘弢 現實也是一法寶,可驗證的。

李偉東:

道,本無可解,一解就錯,勉強解為:道為宇宙中天地萬物以及人類,運行發展之真理、本質、實相。

劉國慶:

@郭小武 用勿欺也,而犯之克服

聶松橋:

@郭小武 儒家若言修身,太厲害了;若言學術思辨,太不厲害了

郭小武:

人有一長,必有一短。放大了來看,也有其道。

張弛弘弢:

@郭小武 郭師[抱拳]提起現實,都是眼淚。[表情]

聶松橋:

@李偉東廣州 我的理解,“志於道”之“道”,相當於“方法”,這不是“天道”,而是“人道”,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進而是社會組織與社會管理之道。

志於道,說白了就是要立志推廣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方法,促進社會和諧。

儒家的道與道家的道,有本質區別

張弛弘弢:

@聶松橋 “學術思辨太不厲害”是啥意思?

郭小武:

@張弛弘弢 兄可直面現實,看看五四,看看文革,為何同是聖人,命運如此多舛。整明白了,中國之幸

聶松橋:

儒家的道,是方法、道路的意思。學者不可不察。否則,就把儒家解為唯物主義去了

張弛弘弢:

@聶松橋 中華大道,不可窄化。

聶松橋:

@張弛弘弢 也就是說,儒家差不多完全沒有學術思辨。我們要講學術思辨,差不多隻能引入西方學理

@張弛弘弢 我也[表情]

李偉東:

心,志於道;行,據於德;情,依於仁;學,遊於藝。

聶松橋:

@李偉東 這幾個字,贊成[表情]

張弛弘弢:

@聶松橋 謹慎的同意“差不多完全”這個詞兒把我整住了。

@李偉東 心,志於道;【性】,據於德;情,依於仁;學,遊於藝。

這樣,行不?

@郭小武郭師 ……——>“六四”時我還小,今至四十,依然大或。[表情]

郭小武:

@張弛弘弢 心許兄是大智慧。[強]

張弛弘弢:

@郭小武 郭師這不是我說的,【心性情】是何光榮老先生思想的核心。

更正:大惑

聶松橋:

@張弛弘弢 加一個“差不多”,是照顧我們自家的感情

郭小武:

能夠化入化出,信手拈來,看來是融化到血液裡了[強]

李偉東:

無行無德,無道無德。

張弛弘弢:

@聶松橋 “ 加一個差不多,是照顧我們自家的感情”[玫瑰]嚴重同意此說。只要有“感情”,就好說。[微笑]

@李偉東 偉東兄忠愛傳統文化多年,多有警句出。點讚[強]

@聶松橋[抱拳] 東方的實踐理性和西方的思辯證理性。我想,這兩者,是不是“一心開二門”呢?

其實,序論了半天,這,才是我想引入的。這人類的偉大的兩大理性,將來,通過中西文化的匯通,能否裝在我們後人的同一個腦袋裡呢?

李偉東:

必然。大道唯一,諸學同源,人類一家。

張弛弘弢:

若不去“意必固我”,中依然說中,西依然言西,中華文化,難再進一步……此乃吾憂也。(話說的有點兒大[表情])

李偉東:

天下文化,一也。

聶松橋:

@張弛弘弢 正是這個意思。中西文化著手方向不同,自然其基本性格也不同,一個向內,主德,精研人性、人心、人生與人人倫;一個向外,精研物理與方法。但是這兩個方面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張弛弘弢:

嗯!那就用兩顆種子同時施教,種在我們後代的內心,靜待開出外王花。

馬震宇:

@張弛弘弢 看看普羅米修斯一和二。[偷笑]


————

預習資料:

【論語註疏】

9.04子絕四:毋意,以道為度,故不任意。毋必,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毋固,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毋我。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疏】「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o正義曰:此章論孔子絕去四事,與常人異也。毋,不也。我,身也。常人師心徇惑,自任已意。孔子以道為度,故不任意。常人行藏不能隨時用舍,好自專必。惟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專必也。常人之情,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好堅固其所行也。孔子則無可無不可,不固行也。人多製作自異,以擅其身。孔子則述古而不自作處,群眾萃聚,和光同塵,而不自異,故不有其身也。

【論語集註】

9·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絕,無之盡者。毋,史記作「無」是也。意,私意也。必,期必也。固,執滯也。我,私己也。四者相為終始,起於意,遂於必,留於固,而成於我也。蓋意必常在事前,固我常在事後,至於我又生意,則物慾牽引,循環不窮矣。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張子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楊氏曰:「非知足以知聖人,詳視而默識之,不足以記此。」

【論語正義】

9.04子絕四:毋意,以道為度,故不任意。毋必,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無專必。毋固,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毋我。述古而不自作處,群萃而不自異,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正義曰:《說文》:“絕,斷絲也。”《釋名釋言語》:“絕,截也,如割截也。”言子有絕去四事,與人異也。《公羊昭十二年疏》:“子絕四者,備於鄭注。”今此注已佚。“毋”者,禁止之辭,毋即絕也。《說文》雲:“意,志也。從心音,察言而知意也。”段氏玉裁注:“意之訓為測度。如《論語》‘毋意’,‘不億不信’,‘億則屢中’,其字俗作億。”王氏引之《經義述聞》:“《少儀》‘毋測未至’,注曰:‘測,意度也。’毋意即毋測未至也。”案:段、王說同。《公羊傳》:“伯於陽者何?公子陽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側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爾所不知何?’”何休注:“此夫子欲為後人法,不欲令人妄億錯。”下引此文云云,即是以意為億度也。《釋文》:‘意如字,或於力反,非。’於力之意,亦是讀億,陸不當以為非也。莊氏存與說:“智毋意,先覺也;義毋必,義之與比也;禮毋固,時中也;仁毋我,與人為善也。善則稱親,讓善於天也。”又云:“以億逆為意而去之,是也;以擬議為意而去之,非也。以適莫為必而去之,是也;以果斷為必而去之,非也。以窮固為固而去之,是也;以貞固為固而去之,非也。以足己為我而去之,是也;以修己為我而去之,非也。”

【論語譯注】

9·4子絕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註釋](1)意:同臆,猜想、猜疑。(2)必:必定。(3)固:固執己見。(4)我:這裡指自私之心。[譯文]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評析]“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論語》共讀,意必固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