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你都没有生过人,咋能看透人生?

《生门》:你都没有生过人,咋能看透人生?

文|书影君

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泰戈尔

导演陈为军,带领拍摄团队历时700多天,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多机位跟踪拍摄了两年,素材量达500个小时,形成80多个故事。最后从拿到拍摄对象授权的40个完整故事中选出4个(资料引用自南报网),才有了这部透过产房看透人生的优秀国产纪录片电影《生门》。

本片于2016年12月份上映,虽然因为宣传和题材的原因票房惨淡,但观众的评价却非常好,豆瓣评分高达8.6分。

这部纪录片,没有一句旁白。整个拍摄期间,只将镜头冷静沉默地对准产妇、手术台和医护人员,近距离展示血淋淋的手术现场,赤裸裸的复杂人性。而又在手术刀冰冷的光芒之下,映射出人性的温暖和对生命的尊重。许多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观众观看之后感慨: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社会,真正反映了中国医疗行业以及从业人员的真实生态及现状。

与之相比,一些医疗题材类的电视剧中,过于拔高医生的无所不能,对医护人员繁重工作的浪漫化描述,冲淡了医疗行业真实而无奈的现实。

近年来,国产记录片佳作频出,如前段时间反映中国慰安妇现状的现象级纪录片《二十二》;描述故宫文物修理工作人员生活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反映中国医疗现状及医患众生相的系列纪录片《人间世》,均在国内观众中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

一个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讲代表着希望,代表着这个家庭走向成熟。但在生命诞生的背后,却还隐藏着如此众多不为人知、或喜或悲的故事。

本片通过四个高危产妇及各自家庭,面对生命抉择时的两难困境。真实展现了在产房门前,城市人、农村人、贫困者、富裕者的红尘众生相,以及贫富差距、重男轻女、医患矛盾、社会保障等等尖锐的社会话题。

一、生命有没有价格?

妻子陈小凤怀的是双胞胎,还没有足月,但因属于中央型前置胎盘,还有糖尿病,随时有大出血的可能。老实巴交的农村丈夫郑清明身上也只带了东挪西借的5000元,因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他无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

在医院多次催促下,郑清明的哥哥回到湖北麻城老家四处借钱,信用社贷款、抵押房子,甚至连借高利贷的办法都想到了。借遍几十人后,拿着终于凑够的5万元来到医院,妻子陈小凤方才安排了定期手术。但早产的女儿马上要送进保温箱,而每个孩子的费用就需要5到10万元,这还不算陈小凤的治疗费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实逼迫着郑清明甚至跑去离外科楼一百米远的器官移植中心,去打听哪里可以卖他的肾,被医院工作人员训斥一番。

他又打算将孩子送给他人抚养,只要对方将孩子的治疗费用结清,但又没有成功。

好心的临床病友帮助他求助媒体,给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红十字会都打遍电话了,但最终没有一家来找他。

镜头中,郑清明万分焦灼和窘迫,当他用粗糙的大手擦抹泪水时,我感受到了一个男人深深的无力感。

或许他的经历不够凄惨?或许他的故事不够传奇?又或许,只是因为他这样的情况,媒体见到的太多了。

都说生命无价,但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金钱到底有用没有?在这里,5万元就可以挽救一大两小三条生命,你说生命有价格吗?

当两个早产的女儿顺利降生时,郑清明和他哥哥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反而愁容满面。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每天数千元的医疗费用。

影片的最后,郑清明欢天喜地地抱着两个女儿回家了,没有介绍医院最后的费用是如何结算的,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开放的想象空间。

二、子宫比女人的生命更重要?

产妇夏锦菊,孕六产二。这次是第二次生孩子,却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就是胎盘长在上一次剖腹产的切口上边。而且胎盘穿过了子宫基层,到了膀胱里了。她从怀孕27周时就住了院,一直在病床上躺了四个月。当她被推上手术台,剖腹产下一个男婴后,突然开始大出血,瞬间2000毫升血液便流掉了。

妇产科的李家福主任告诉夏锦菊,需要将她的子宫切除,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但夏锦菊两次都坚决地表示,自己还年轻,恳请李主任无论如何努力保住自己的子宫。

李主任医术高,也充满了一位医者对于人性的考量。面对夏锦菊的哀求,他两次犹豫,尽管专业素养告诉他,夏锦菊的子宫必须切掉。

就在刚刚切除子宫后不久,夏锦菊突然心跳骤停。李主任马上采取电击除颤、胸部按压、大剂量输血等紧急救治手段,在一个多小时十几位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才将夏锦菊从死神手边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最后,她的腹腔填满止血纱布后缝合,被送到ICU重症监护室介入治疗。整个手术期间,夏锦菊失血一万三千毫升,相当于人体的血液整个换掉了四遍。

夏锦菊何尝不知道自己当时处境的危险?但她拿生命当赌注来试图保住自己的子宫,就是想给自己未来的生命留下希望。女人的人生价值依托于能否生育孩子,这是令人悲伤且沉思的现象。

三、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重症子癫前期患者李双双在怀孕30周后,经当地优生科诊断,腹中的胎儿有可能发育迟缓,所以来到中南医院,要求引产。

李主任有些激动地说,“你们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超过28周的胎儿,如果没有明显畸形或是死胎,国家规定就不能引产了。引产是把毛毛打死后拿出来(武汉人管宝宝叫“毛毛”),但现在把毛毛拿出来是活的,他是一个生命,我们要给他一个机会,尽力之后毛毛还是保不活,我们再考虑放弃。”

但李双双的丈夫和婆婆却不同意李主任的意见,他们认为腹中胎儿已经功能发育迟缓,如果生下来抢救,搞不好会人财两空。这样做对孩子不公平,对监护人也不公平,甚至会影响这个家庭一生。所以一开始坚决要求将已经30周的胎儿引产掉。

平心而论,李双双家属的这种看法,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去指责人家,毕竟有可能影响的是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和未来。

但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确实会出现谁都没错,但就是彼此水火不容的观念冲突来。

婆婆说,“国家还提倡优生优育,这个孩子有可能不好,我们干嘛还要?”医生说,“毕竟毛毛拿出来是一条生命,他还活着,我们要给他一个生存的机会,也会让自己今后心安理得一些,毕竟尽力了。”

一个侧重于物质与得失方面的考虑,一个侧重于生命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考虑。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评判任何一方的观点对错与否。

在孩子剖腹产取出后,需要马上转新生儿科ICU病房进行救治。新生儿科的大夫何冰燕,费劲口舌来劝说李双双家属给早产的孩子一个救治的机会。面对对方不停地询问是否能保证抢救后孩子正常时,她无奈地说:“我们是人,不是神,你要给我们观察与救治的缓冲时间。”

这种情节,其实也是优秀纪录片与一些电视剧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给大众传递一个正确信息:医生不是全能的,医疗技术也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只要将病人交到医院,大夫就一定可以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遗憾的是,虽经医生的全力抢救,孩子还是夭折了。摄像机镜头也记录下了,这个幼小生命曾经在人世间留存过的短短十几秒钟的视频。

这就是生活的复杂性,也只有在产房门前,当一个生命的留存选择权放在你手中时,才能产生这种深刻的,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取舍。

导演陈为军曾有过一个的想法。就是想借助影片引起社会关注,探索成立一个早产儿救助基金,救助像郑清明一样的困难家庭。“生育和养育的成本和风险,应由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

看过之后,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对于妻子因生育而遭受的苦难,有了切身的体会。我感觉这部纪录片,女人要看,男人更要看。当父亲们抱着孩子得意洋洋地欢喜炫耀时,是否想过妻子在产床上所遭受的苦难?看过之后,会令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伟大、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在影片《失恋三十三天》中,白百合饰演的女主角失恋后,向上司哭诉自己已经看破人生。上司揶揄她到:“你都还没有生人,咋就能看破人生?”

借这句台词,来表达我对这部优秀纪录片的感悟:只有亲自经历过一个生命的诞生,我们才可能对生命产生真正的敬畏感,也才会对人生的复杂有深切地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