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小米、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太快、太猛、太迅速。這一波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上市潮,來的是這麼的猝不及防。

號稱“服務於五環外人群”的拼多多要上市,高喊著業務沒有邊界的美團點評也要上市,哪怕上市要被啪啪啪打臉的小米也即將登陸港交所;滴滴出行、螞蟻金服、鬥魚、快手也相繼流露出了上市的意願,至於獵聘、寶寶樹、映客、同程藝龍之流,對IPO更是顯得有點迫不及待。

毫無疑問,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三波上市潮正在到來。

相比於互聯網1.0時代的網易、搜狐、盛大、百度、騰訊等;2.0版本的阿里、京東等;互聯網3.0階段下的這波新經濟上市企業,遠沒有前輩們那麼有底氣。

畢竟那些互聯網企業的探路者大多都收割了互聯網時代的蠻荒紅利,有著雄厚的盈利基礎,而在這一波互聯網企業上市潮中,很多公司還身處鉅額虧損之中。

這就意味,它們很有可能面臨著“上市即破發”的尷尬局面,但很明顯,這並不能阻擋它們對上市的渴望。

究其根本,互聯網企業們集體焦慮,哪怕是要流血上市的背後,恰恰說明了——在宏觀經濟環境大變天的新環境下,沒有哪隻“獨角獸”是絕對安全的。

小米、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小米、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路徑,大多建立在補貼+降價+免費——清場——壟斷市場提價這一商業原理之上。

換而言之,這種商業邏輯是建立在燒錢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拼多多、美團,還是滴滴出行等都佐證了這一點。

而縱觀當前中國的經濟大背景,先來看看外部:中國的外部環境正在遭受強有力的挑戰,特朗普步步緊逼下的貿易戰,直接促使了人民幣的十連跌,為了應對這種即將來臨的挑戰,國家正在收縮力量準備應對;

再反觀內部:宏觀層面正在有條不紊的去槓桿,降低負債率,尤其是在2017年11月資管新規出臺後,隨著金融監管和去槓桿的持續推進,大量表外資金回表,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減少。

解局君說了這麼多,核心無非就一點:在外內交加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的資本寒冬已現端倪;在這個冬天下,有極大可能性會出現企業融不到錢的尷尬境地。5月份全國社融腰斬、債務違約潮的來臨皆是例證。

而一旦融不到錢,這對燒錢擴張的互聯網企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小米、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小米、拼多多、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扎推快跑上市,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類似於拼多多、美團之類的獨角獸,其實都是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撐的。誇張點來說的話,資金流將決定這些“獨角獸”的生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上市融資,成為了許多互聯網公司的選擇。

不然你看小米,先是高喊出2000億美元的估值,然後降低到1000億美元,再到如今下調到550億美元,也要硬著頭皮上。

畢竟,冬天要來了,都得備點過冬的乾糧;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冬天有多長。

另外,眾所周知,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中國的人口紅利,但茨威格說過,命運饋贈的東西,都早已在暗中標好價格。在當前,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流量紅利已然接近天花板,這就意味著今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要麼橫向發展從國內走向國際,要麼縱向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這種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

這種生存邏輯,本質上是建立錢上的。

由此可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在資金還沒真正緊張到一定程度時,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上市將呈現出常態化的趨勢。

畢竟,對它們而言,在“冬天”即將到來之際,高築牆,廣積糧才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