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神話:印第安人借用動物的能力,達到那些匪夷所思的境界

北美神話:印第安人借用動物的能力,達到那些匪夷所思的境界

印第安酋長


在北美印第安各民族的神話裡,偉大的神靈和神力蘊含於自然界的每個生靈中。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有自己的靈魂,又無不在冥冥中被賦予了神秘的力量。印第安各族的創世神話揭示了神靈蘊涵於萬物的起始原因。在那些神話中,世界和人類或是由具有神力的動物創造,或是神靈藉助動物之力創造。在易洛魁人諸部的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母阿塔思特西克(阿溫哈伊) ,從動物所棲居的上界跌落,借一些動物(海狸、麝鼠、水獺、烏龜)之力,置身於瀛海上;其中麝鼠潛至水底,撈起一團泥土,放在龜背上;泥團越來越大,是為陸地之由來。”在阿喬馬維人神話中,郊狼(Coyote)和鷹通力合作創造了世界。“郊狼創造了山,但不夠高,鷹又堆起了山脊。鷹從其上飛過,羽毛掉落在地上,生了根,長出叢叢樹木,細小的纖毛變成了灌木和其他一些植物。”郊狼又與狐狸一起造了人,隨後它又去西方取來火種 。在阿爾袞琴神話裡,世界被大水沖毀後,大神米查波(Michabo)派麝鼠找來足夠的土重塑大地,後來又和麝鼠成了婚,孕育了人類。這些創世神話的主人公都是動物,而並非是盤古、女媧或普羅米修斯那樣頂天立地的神或英雄,動物本身就是神,它們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然後就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人中間,與人朝夕相處、共存共生。

北美神話:印第安人借用動物的能力,達到那些匪夷所思的境界

德魯伊

在許多印第安神話中,人與帶有神靈的萬物不僅共存還能夠變形和互換。西北印第安人有一則神話叫“烏鴉偷日”,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一點光明,太陽和月亮被一位住在山頂的老人藏在家裡。烏鴉聽到人們的抱怨,就想為這個世界做件好事。於是烏鴉趁老人的女兒喝水之際,變成一片細小的松針進入姑娘的肚子,幻化成了人形。十個月後,姑娘生出了一個白胖的男孩。男孩長得很快,很健康。一個晚上,老人和他女兒都睡著了,孩子帶著月亮和太陽從煙囪爬了出來,老人發現後,緊追不捨,孩子一路狂奔,跟頭連連,最後不得不把太陽、月亮拋上天空,現出原形飛走了。在這個神話中,烏鴉具備人的一切特徵,不但能像人一樣思考和言語,還能夠隱身變化。斯林基特人有一個關於始祖“艾利”的神話:艾利母親因吞食燕窩生下了他,艾利能化身為鳥,穿上鳥皮在天空中飛翔,而其母則能穿上鴨皮,在大海中遨遊。在阿留申人的神話中,人能化身為燕子、熊、海狸和猛禽。北美印第安神話中的自然界不是僵死的,它生氣勃勃,一切生命都帶有靈魂和神力,人與萬物在這變化莫測、神秘未知的世界中,互相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與萬物的交融還被形象地表現為人與其他物種的交媾和生育。西北印第安神話有許多關於“熊丈夫”、“狗丈夫”的故事。一則熊丈夫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印第安女人被黑熊掠走,被迫與黑熊首領的兒子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幾年之後,這個女人被救出,兩個孩子也隨她歸來,並且永遠保持了人的形狀。他們身強體壯,力大無比,成為氏族裡的英雄。在一則狗丈夫的神話中,年輕女子的愛犬變成人形,同女子交合,後來女子生下了五隻小狗,經過一番周折,五隻小狗都變成了人,他們長大後,因為帶著神靈的力量和狗的素質,成為部落中很好的武士。這兩則神話強調的是人和動物的平等的關係,人類欣賞動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能力,敬畏動物的靈魂和神力,同時人類也渴望能夠具有像某種動物一樣的特殊本質和力量。

切羅基印第安人有一則關於雪松的神話:從前,切羅基人剛剛生活在大地上,他們想,要是沒有夜晚,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於是,造物主收回了夜晚。然而沒多久,天氣越來越熱,人們難以入睡,脾氣越發煩躁,互相爭吵不斷。人們發覺自己的選擇出了差錯,於是請求造物主收回白天,只剩下夜晚。造物主愛人類,覺得或許人類是對的,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沒過多久,天氣越來越冷,植物停止了生長,人類飢寒交迫,許多人死去了,人們這才發現自己又犯了大錯,懇請造物主讓日夜重新交替,於是人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衡。造物主造了一種樹,把在長夜中死去的人的靈魂放入樹中,這樹就叫做雪松。

北美神話:印第安人借用動物的能力,達到那些匪夷所思的境界

印第安獵人

瓦斯口族有一個麋與獵人的神話:一個年輕人的守護神是一隻神麋,神麋經常幫助他,但是不准他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而濫殺生靈。後來,年輕人成了絕頂的好獵人,但他自己需要什麼就打什麼,決不多打。然而,年輕人的這種節制卻總是受到父親的責罵和嘲笑。後來,這個年輕人變了,他越殺越多,甚至要殺他的守護神。神麋假裝掉到了湖裡,獵人下水去拖它的時候,隨著麋一起沉入了水中。在湖底,獵人看到了他殺死的大堆動物,它們都變成了人,在那裡呻吟和控訴。神麋對他說:“你已經走上歧途。我決定離開你,再也不做你的守護神了。”獵人回家後,昏睡了五天五夜,醒來後絕望地說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句話:“我的守護神已經把我遺棄了。所以,我也該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