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 管理不當易引發心梗

2018年4月25日,杭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醫聯體將在杭州牽頭探索“從大醫院到基層醫院”的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管理鏈,積極把優良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切實加強基層社區醫生的培訓和高血壓患者的健康宣教,以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清晨血壓長期治療率和達標率、上下聯動提升高血壓整體防控能力和規範診治水平。

清晨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 管理不當易引發心梗

大手牽小手,開啟清晨血壓管理新模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傅國勝教授、杭州下沙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項淑英副主任等指出:目前高血壓人群數量龐大;人體血壓在全天24小時內不斷波動,清晨6-10點通常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這一時段也是藥效相對最薄弱的時段,清晨血壓管理,除了需要患者自己天天堅持、長期堅持,更需基層社區醫院深入群眾廣泛開展患者管理。

清晨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 管理不當易引發心梗

每天6點到10點的清晨血壓:是全天24小時血壓管理的槓桿點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主任醫師傅國勝教授指出:“一旦高血壓患者不能有效控制血壓,造成卒中等疾病的發病,可能導致死亡或因偏癱而長期臥床不起、喪失語言能力等各種致殘情況,這對於患者及其家屬都是沉重打擊。

傅國勝教授指出,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清晨醒後開始日常活動的最初幾小時內(通常在6:00-10:00之間)血壓會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造成患者清晨血壓管理不當的原因,除了與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學等因素有關外,還有藥物使用的問題,很多患者所使用的降壓藥無法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如患者服用的是短效降壓藥或所謂的“長效藥物”,藥效並不能持續24小時,而清晨服藥前也恰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段,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於這個時間段。從治療角度來講,選擇真正分子長效的降壓藥物是控制清晨血壓的重點。

“降壓看似簡單,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必須考慮患者服藥後24小時的藥物血液濃度。”傅國勝教授指出,“高血壓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定期監測的疾病,目前中國很多高血壓患者不頭暈就不服藥、不肯定期監測血壓、自行隨意停藥等問題非常普遍。這不僅導致血壓不能很好的控制,最終引發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為患者的健康帶來隱患;同時也成了中國式的高血壓管理的老大難問題,使得人群心腦血管發生率持續上升。”

清晨血壓管理要長期堅持,抓手在基層

“通過清晨血壓醫聯體的建設,我們會充分發揮三甲醫院的牽頭引領作用,與基層醫院建立目標明確的分工協作關係,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佈局,逐步解決現有醫療服務體系佈局不完善、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我們相信血壓管理的新模式建成後,可以為更多的患者提供幫助。”傅國勝教授介紹說:“不論是三甲醫院的醫生還是基層的醫生,都知道清晨血壓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血壓管理的一個切入點和槓桿點。現在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在社區醫院長期隨訪,所以清晨血壓管理的著力點依舊是在基層,社區醫院在這方面會有更多發揮的空間。未來我國還需要繼續提升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不斷完善基層高血壓的防治管理工作。”

清晨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 管理不當易引發心梗

關愛高血壓患者,從清晨開始

目前,我國清晨血壓控制情況不容樂觀。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不佳,不能長期堅持降壓治療,直接影響高血壓患者的有效控制。

對此,杭州下沙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項淑英副主任指出:“高血壓防治需要上下聯動,未來我們應實現清晨血壓的長期精準管理。今天特別榮幸可以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牽手,上下聯動、攜手同心將科學的降壓理念帶給更多的高血壓患者,切實提升區域的清晨血壓管理水平以提高高血壓控制率。最後,傅國勝教授與淑英副主任呼籲大眾關愛自己和身邊的家人以及朋友,關注血壓,從每天清晨開始!”

清晨6-10點是一天中血壓水平“最”高時段 管理不當易引發心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