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08年,清明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下面乂學老師帶大家瞭解下清明的習俗和文化吧。

一、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漢代以後,民間逐漸把寒食禁火跟介子推聯繫在一起,這不過是後人附會。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二、習俗

(一)節慶活動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拔河

古稱“牽鉤”。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鍊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二)節令食品

蒿餅

清明節要吃青的食物。農村中有蒸制蒿餅的習俗。蒿餅類似江南的青團,製法是:“採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與米粉融和成一體,以肉、蔬菜、豆沙、棗泥等作餡,納於各種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蘆葉墊底入籠蒸熟。”蒿餅顏色翠綠且帶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來饋贈或款待親友。此外,清明淮揚還有吃茶葉蛋的習俗。

青團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其他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三、詩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左河水

年歡未盡又清明,雨燕聲咽柳失魂。

寂靜青山人陡湧,冥錢紙燭祭先陵。

《清明》左河水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孫趕上墳。

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注:另有一說為此詩描寫的是在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長安清明言懷》 (唐)顧非熊

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裡看花厭此生。

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日與友人遊玉粒》 (唐)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洛陽清明日雨霽》 (唐)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閒宮殿午。

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四、農諺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

◇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

◇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

◇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

◇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雲)

◇ 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

◇ 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遼、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

◇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五、話題

清明祭掃颳起“低碳風” 學生網上留言祭奠先烈

隨著清明節日漸臨近,社會各界紛紛著手準備清明祭掃活動。與以往不同的是,低碳祭掃意識逐漸深入人心,網上祭祀、時空信箱、踏青遙祭等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中小學生網上留言祭奠先烈

3月31日下午,由市文明辦、市教育局主辦的“我的中國夢 網上祭英烈”活動啟動儀式在神道口小學舉行。啟動儀式上,該校師生代表一起宣誓。

“在中華大地,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英勇戰鬥。正是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我們向所有先烈致敬!”在網上祭先烈的活動頁面上,神道口小學張籍文這樣寫道。其他學生也和張籍文一樣,在網頁上為先烈們獻花,並鄭重寫下留言。

“開展網上祭先烈活動,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覆蓋廣、易參與的優勢,引導未成年人深入學習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緬懷先烈、慎終追遠,讓廣大青少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小立志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昨日上午,威海市第十三中學學生到天福山起義紀念館緬懷英烈。據瞭解,近期,我市各中小學都將陸續開展清明節“網上祭先烈”活動,並在網上簽名寄語。各學校通過組織學生到烈士墓地祭掃、獻花、念祭文,舉辦徵文演講、詩歌朗誦、主題班隊會和節日手抄報等形式的活動,引導青少年牢記傳統,表達對先烈的感恩懷念之情。

社區居民通過“時空信箱”緬懷逝者

“時至今日,我仍然會想到以前的點點滴滴,父母的音容笑貌總會出現在眼前。我多麼想和你們分享我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昨日上午,在高區怡園街道辦事處奧林社區,73歲的曹美玉讓工作人員幫她在時空信箱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寄給已逝的父母。

曹美玉告訴記者,她老家是黑龍江,24年前來到威海,她的父母已過世近20年了。父母剛走那幾年,她每年都會趕回老家給父母掃墓。隨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便不再回老家掃墓了。“開始那幾年,我還給他們燒燒紙,後來覺得燒紙不環保也不安全,慢慢就不燒了。”曹美玉說。

在居委會工作人員幫助下,曹美玉在網站上為父母建立了一個雙人紀念館,為父母上了香,並擺上供品。由於網絡祭祀和現實祭祀的場景非常相似,這讓曹美玉感到非常新鮮而有意義。“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有一顆真誠的心。”曹美玉說。

昨日上午,怡園街道辦事處向社區居民發放致全體居民的一封信,倡導社區居民改變傳統觀念,告別陋習,文明祭祀。奧林社區隨後開展了網上祭祀活動,向居民宣傳網上祭祀的方式。“除了通過網上時空信箱寄託情感外,我們還打算設置真實的時空信箱,收集居民信件,最後再統一焚燒,以此緬懷逝者。”奧林社區工作人員說。

部分市民走進大自然來懷念先人

網絡祭祀、時空信箱等祭祀方式,不僅低碳環保,還以其方便、快捷等特點受到一些市民的青睞,但也有部分市民更傾向於通過野外踏青、放風箏等親近大自然的方式來紀念這個節日。

在濱州街社區居民於翔看來,清明節主要是祭祀先人、紀念先賢和緬懷先烈的節日,大部分人主要通過掃墓、祭祖的方式來表達對先輩的懷念。然而,清明節的習俗卻並非只有這些,踏青、植樹、春遊等,都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並不一定要通過燒紙的方式,才能讓已逝親人感受到我們的關愛。

“最近幾年,我每年都帶家人一起到海邊放風箏,讓風箏帶上我們的思念和祝福飛上天空,送到逝去的親人身邊。”於翔說,他的老家在濟南,有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家給老人掃墓,所以會用放風箏、踏青的方式來追思先人。“低碳環保的方式緬懷親人,更能凸顯中國的清明文化。”於翔告訴記者,在放風箏的過程中,他一邊教兒子放風箏,一邊給兒子講些他和父親之間的故事,也能讓兒子不忘自己的祖先。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 代客掃墓惹爭議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互聯網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

“蘋果手機”等時髦祭品熱銷

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中新網記者發現,在線下市場,傳統的紙錢、金元寶等祭品最受歡迎。而在線上網店,“蘋果手機” “平板電腦”“豪車別墅”等時髦祭品則銷量靠前。

記者近日來到北京西城區一家小商品市場探訪發現,這個市場有三四家攤位正售賣祭祀用品。其中一家攤位的店主告訴記者,來的顧客多為中老年人,賣得最多的還是紙錢、金元寶、香燭等傳統祭祀用品。

而在網上,記者發現,祭祀用品的花樣更為繁多。在購物網站搜索“清明祭品”,隨即出現幾十家網店。在多家網店的銷量排行中,“蘋果手機” “平板電腦”“豪車別墅”“飛機遊艇”等“高檔”祭品銷量不錯。

比如,在一家網店裡,售價為7.8元的“蘋果電腦手機套裝(帶無線路由器和無線耳機)”,月銷量已達到489筆。而在另一家網店,標著“與真實手機大小相同”的“蘋果7Plus”月銷404筆。

“豪車別墅” “飛機遊艇”祭品也很受歡迎。一個紙紮的立體三層別墅售價9元,月銷量833筆,店家還會贈送房產證;一款自稱“更大更豪華”的保時捷大號祭祖紙車售價35元,月銷60筆;還有紙糊的“私人飛機”、“ 豪華遊艇”,做工精緻,銷量同樣不低。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可以理解人們隨著社會物質條件改善,想對先人有所表達、讓逝者享受現世樂趣的心情,但過分追求“高檔奢華”的祭品,也反映了當前社會的物慾傾向,這是不正常的。

“況且,對於保持勤儉節約傳統的先人,這種表達未必合適,也是一種浪費。”蕭放認為,帶著真心誠意,親自去先人墓前祭拜最好,不必攀比追求一些精美的祭品。

新型掃墓方式日漸興起

除了祭祀用品花樣翻新外,在祭祀方式上,近年來,網上祭祀、遠程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方式逐漸興起。

今年清明前夕,四川成都市一公墓推出了微信遠程祭祀。用戶在微信公眾號上填寫寄語,隨後寄語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塊大電子屏上滾動顯示,以表哀思。

此外,南京一公墓今年推出了微信直播 “代客掃墓”的服務,親屬向公墓方提出申請後,會開設一間視頻直播間,親屬通過公墓官方微信公號,在輸入密碼後即可觀看“代掃”全程。

而在購物網站上,也有不少商家開通了“代客掃墓”的服務,價格多在幾百元,高的多達8000元。

記者發現,雖然淘寶網上開通“代客掃墓”服務的商家不少,但成交量多為0,銷量最多的是一家在江蘇無錫的網店,月銷4筆,售價280元。有買家在評價中說:“人在外地回不去,幸好有你們幫我。”

觀察可見,在人員流動日漸頻繁、越來越多人成為異鄉客的當下,無法歸鄉掃墓,讓很多人心生愧疚。而借用互聯網的工具,遠在千里之外也能“掃墓”,成為新興掃墓方式興起的現實基礎。

在專家看來,網上祭祀、遠程祭祀這種方式低碳環保,值得推廣,但“代客掃墓”這種方式卻值得商榷。

對於“代客掃墓”,雖然有支持者,但更多的是反對者。支持者認為,社會和科技發展,民俗也需要發展,微信能拜年,也能直播“代掃”;而反對者認為,“代客掃墓”偏於商業化,缺乏真情實感,沒有誠意,流於形式。

在蕭放看來,“代客掃墓”有些不倫不類,缺乏儀式感,讓兄弟姐妹等有血緣關係的人代掃墓沒有問題,但讓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去代掃墓,不符倫理,還不如自己在網上祭祀或者在遠方遙拜。

中國傳統清明節詩詞歌賦、民間故事、風俗習慣大全!

清明祭拜莫囿於儀式:人到心到 既“清”且“明”

2018年3月28日訊,又快到清明節了。循例,交管部門結合近年交通運行數據和高德、百度地圖大數據,發佈了交通預測及出行提示。交管部門介紹,由於部分市民選擇錯峰祭掃,上週末開始,部分墓地陵園周邊交通壓力有所增加,特別是八寶山地區、昌平十三陵地區的部分陵園周邊交通壓力較大。當部分路段受踏青及祭掃活動雙重影響,出現車行緩慢時,交管部門會採取臨時性分流疏導措施。而且,隨著氣溫持續回升,市區公園、遠郊景點都將吸引大量的客流及車流,特別是玉淵潭、香山植物園周邊交通壓力將有明顯增加。

草長鶯飛的春天,人們踏青遊玩的心是不會因為交通擁堵就減弱半分的;同時,清明祭掃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慎終追遠,寄託哀思。雖然現在人們早就已經適應了錯峰出行,但從整體趨勢上,最近熱點地區的交通壓力不言而喻。想來,有關方面擔心的事情裡面,除了交通,還有消防。北方的春天仍舊是天乾物燥的,而在傳統風俗中,祭掃又往往伴隨著燒紙。安全無小事,哪怕一丁點的火星都是極大的隱患,會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

所以,哪怕是年年都提的老生常談,今年也還是要以嚴肅的態度再次倡導:請大家“文明祭掃”。在親人的墓前,或敬酒,或送花,或擺上祭品,表達的都是生者對逝者的情義。在某些不良的攀比、炫富之風影響下,有些人不重生前重生後,在喪禮喪儀上鋪張浪費。似乎搞得越是誇張就越顯得自己孝順,但其實汙染環境、浪費資源,還給用火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墓陵園提供網上祭掃、集體祭掃,也專門開闢區域供人們文明祭拜;還有些地方為了鼓勵人們選擇更文明的方式表達情感,推出了“紙錢換鮮花”的業務;還有不少地方推出鮮花、卡片、黃絲帶祭掃“新三樣”來替代紙人紙馬等舊物。這些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祭掃形式,體現了對逝者的尊重和對生態環境的愛護,也讓人們迴歸感念先人恩澤,傳承優良家訓遺風的清明祭掃本意。

《歲時百問》有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當此節氣,祭拜先人的風俗千百年來流傳至今,顯示出了我們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也體現了當今社會對傳統家風的良好傳承。祭掃不是迷信,不是擺排場,而是緬懷,是對往生者最深的情感表達。整個過程關乎儀式,但也決不能囿於儀式。在清明節,在既“清”且“明”的環境中,默默地和再也無法相見的人說一會兒話,用自己的心去體貼他們留在人間的心意,就是最好的祭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