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徐崢恐怕沒有想到,人到中年的自己,在沒有任何新聞發生的時候,居然在“飯圈”製造了一場網絡狂歡,不僅實現了在“飯圈”C位出道,成為流量明星,熱度還超越鹿晗和吳亦凡,還帶火了其他娛樂圈的大叔級演技明星。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徐崢

徐崢一夜之間在“飯圈”大火

最近,徐崢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上映前做了大規模點映,口碑很不錯,吸引不少“自來水”發帖討論。但豆瓣八組的一則帖子點燃了網友情緒:“TWO區說徐崢超話才22個人簽到,為啥票房號召力這麼強”,“徐崢,機場接機、微博轉贊評、打call值、明星勢力榜都不行,是不是已經糊穿地心了。”其實這句話原本想說的是,流量明星的粉絲們(飯圈)每天盯著微博的超級話題(簡稱“超話”),看數據根本沒用,像徐崢雖然不是流量明星,但電影票房一直很好,最終還是要靠作品說話。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我不是藥神

其實一點都令人不意外。首先,他一直自稱自己是好萊塢類型片影迷。其次,與現實中的發言一樣。在國內導演演員中,這是少有的好口碑。

是什麼造就了徐崢今日的範兒,讓我們一探究竟。

上海人藝、安福路、卓別林、上譯廠

1972年,徐崢出生於上海。據說,自小表現出表演天賦的他,上小學起就在學校組織的話劇表演中挑大樑。中學學校旁就是上海人藝,近水樓臺的徐崢常曠課去看戲,慢慢與劇組混熟,也有了登臺表演的機會。

1990年,18歲的徐崢順利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四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1998年出演的《股票的顏色》讓他獲得上海戲劇界最高獎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大學時代的徐崢。這張照片裡,看看你還認識誰?

至今,他還一直會去自己家住的定西路上尋覓好吃的,在武康路泰安路喝咖啡。上海話劇中心門前安福路上的每個小店、超市、酒吧都是他經常出沒的地方。排在話劇藝術中心排戲的時候,他常會提前到,就是為了能夠在這條樹蔭濃密、鬧中取靜的馬路上散散步。

他至今還記得常熟路小禮堂裡觀眾的笑聲,銀幕上卓別林的身體在巨大的齒輪間轉來轉去。“那個禮堂,很多年以前被拆掉了。這讓我想起,在那個年代,放電影之前,我和我的小夥伴是要熱烈鼓掌的,儘管我們先看到的是《祖國新貌》。那時候不會有個聲音冒出來,叫你們把手機調成靜音。”

“我清楚地記得,邱嶽峰、畢克、李梓、童自榮的聲音,不管這聲音是從羅切斯特先生,還是從佐羅,或者是從杜丘嘴裡發出來的。董存瑞炸碉堡的畫面瀝瀝在目,周璇的天涯歌女餘音嫋嫋。那個時候,沒有票房排行榜,也沒有大數據。我只記得《少林寺》我看了10遍,《霹靂舞》我看了9遍,《大鬧天宮》放一遍看一遍。還記得《芙蓉鎮》裡那場大雨、《紅高粱》的那碗酒、我想你們也一樣記得《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霸王別姬》裡那一束光,還有那一團火……”

《泰囧》爆紅之前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泰囧

直到《泰囧》爆紅之前,徐崢在業內的口碑大致有“會演戲”、“簡單”、“隨和”、“沒明星架子”、“遇事理性”、“處世得體”等等。總結來說,就是一位“低調的好演員”。

2000年的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不僅讓徐崢與劇中的“小龍女”陶虹(在他當年看了

一邊又一遍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飾演於北蓓)共結連理,也讓他在全國範圍內有了更大的名聲。

但事實上,除了參演之外,徐崢在《陽光燦爛豬八戒》中還有另一個身份——投資人。在2004年播出的電視劇《李衛當官2》中,徐崢首度嘗試了導演的工作。2009年,徐崢結識武漢華旗影視公司老闆劉光偉,後者正運作一部小成本電影——後來的《人在囧途》。參演的徐崢在片場參與了部分編劇和導演工作。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2010年在出演話劇《資本·論》時,他找來老師給自己做金融講座。當他得知這位高材生在頂著華爾街的光環之餘正在為一段失敗的婚姻萬念俱灰,他開始思考什麼是“生活的本質”;排練之餘,他看著自己外公的生活也頗多感慨,“那年老人家96歲,一輩子專注於畫畫,卻從來不把作品捲入市場,從不進入世俗的遊戲規則,他始終有系統的生活方式……”

徐崢對於自己如此“愛思考”的一面一直挺珍惜,可要甩掉那個早年在觀眾心目中紮下根來的“豬八戒”形象並不容易。真正不讓大家看到他就想到“豬八戒”還多虧甯浩。繼《瘋狂的石頭》之後,他在電影《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怒放》中與黃渤、甯浩組合為“鐵三角”。至此,他的公眾形象終於翻新。| 《無人區》風格冷峻嚴酷。為了演好這個奔著“讓觀眾認不出來”而去的角色,徐崢減肥又留髮,以至四年後電影上映,他還得和觀眾反覆聲明“這真是我演的”。 |

徐崢的思維方式、侷限性和追求

徐崢曾說,“我是‘70後’,耳濡目染好萊塢電影和歐洲電影,從小也聽相聲和曲藝,又看很多港產片、港式喜劇,所有這一切彙總、重疊到我身上,就形成了我的思維方式。”

可能也正因如此,不管是喜劇還是正劇,徐崢總希望把都市人的困惑一直訴說下去,“我從小都在城市裡長大,一直處在中產家庭的環境裡,相對比較熟悉這樣的人物。”但他也坦陳,觀眾稱讚他的喜劇表演具有城市氣質“其實也指出了我的侷限性”——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經歷就是從學校到學校,沒有體驗過更多的生活。

我不是藥神 你所不知的徐崢 成長背後的故事

《泰囧》之後,徐崢並未急於推出下一部“囧”作品。沒有執導新片的兩年間,徐崢迴歸演員身份,搭檔有老的——甯浩的《心花怒放》,也有新的——陳正道的《催眠大師》。

在《催眠大師》中,他不僅參與拍攝,還擔任監製,並介入後期製作和營銷。“等到自己拍電影,才發現中國最缺的好的製片人”,徐崢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泰囧》成功是因為他沒把自己當導演。從要拍什麼類型、什麼題材,到參與預告片剪輯、確定定位、尋找賣點推廣,更多將自己設定為製片人的角色。

“《泰囧》全片笑點50個,票房12億,每個笑點大概價值2500萬;《港囧》全片笑點70個,增加了20個,但是哭點20個。《泰囧》創造了12.67億票房,成為華語電影導演票房之首。趙薇憑藉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7.19億票房,成為國內‘票房最高女導演’。”他用數據向臺下提問,《港囧》的票房該如何計算?

此時,我們仍會想起他在鎂光燈下的那段獨白——“那個時候,沒有票房排行榜,也沒有大數據……當有一天重新走進電影院時,我發現我們必須帶3D眼鏡,看IMAX,聽全景聲。電影中的某些東西確實隨著時代轉變了。而電影從來離不開我們,或者說是我們從來就離不開電影……”

以下是一80後徐崢影迷給徐崢寫的一首讚歌:

徐崢,你是個有魔力的演員;

豬八戒因你春光燦爛,石頭因你更加瘋狂

你的表演抹去了趙本山的鄉土;省略了陳佩斯的誇張;

中和了葛大爺的調侃和星爺的無厘頭;

你的喜劇更聰明、時尚、狡黠、斯文;

你演的越認真,我笑得越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