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慕格尼讷
在今天的俄语和阿拉伯语中将”中国“一词念作契丹——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中国北方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公元916年出自这个民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大辽帝国,当时从中亚直到西欧的各国皆以为辽国已入主中原,统治着整个东方,于是契丹成为从中亚到西欧的各国对东方那片土地的称呼。
契丹人建立的大辽帝国纵横驰骋草原二百余年,南方的赵宋王朝也一直受到其压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依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兴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完颜部阿骨打创建了金国,随即辽、金之间爆发了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辽国最终被金所灭。
然而契丹毕竟是一个骁武善战的马背民族,祖先传承下来的热血基因并没磨灭,终于在契丹人中出现了一位名叫耶律大石的领袖,契丹人在他的带领下在民族消亡之前开创了最后的辉煌。
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辽国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当时耶律大石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大石在分析当时形势后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于是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耶律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
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率军在奉圣州龙门壁附近抵抗失败被俘,逼迫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的青冢大营。后从金营逃脱,九月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谅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也不能接受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1124年夏在天祚帝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时耶律大石杀死了萧乙薛、坡里括二将,率领亲兵200人逃离。耶律大石率领这200亲兵辗转来到蒙古高原上的可敦城,1134年西域东喀喇汗国的阿赫马德汗死后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耶律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耶律大石自称古儿汗即世界之王。历史上称耶律大石创建的政权为西辽或喀喇契丹帝国。
不久西辽就实现了对于阗、喀什等地的征服,将昔日喀喇汗国的土地尽数收入囊中。西辽始终尊崇中国文化——将汉语定为官方语言,与此同时对原本游牧而居的当地原住民进行编户和征税。耶律大石在西域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东征金国,然而却遭遇了挫折,于是他转而向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西辽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与前来抵抗的西喀喇汗国军队会战于忽毡,西喀喇汗国战败,可汗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战败的西喀喇汗国转而去进攻葛逻禄人以弥补在与西辽的战争中的损失,马赫穆德为增大胜算还向自己的舅舅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塞尔柱帝国是当时中西亚头号强国,很快桑贾尔以圣战的名义召集了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10万大军。
葛逻禄人自然无法抵挡强大的穆斯林联军,于是向耶律大石求援,耶律大石写信为葛罗禄人,桑贾尔却回信要他信奉伊斯兰教并威胁恐吓他:若不改宗教信仰,将率大军将其消灭。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桑贾尔在信中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耶律大石见到信后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随即耶律大石集合了由契丹人、突厥人和汉人组成的部队。
1141年9月9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城以北的卡特万草原相遇,相距两里对峙。战斗爆发前桑贾尔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联军左翼,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指挥。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说:“敌军虽多但是没有智谋,遭到我们的攻击,他们就会首尾不救,我们的军队必胜。”在仔细观察对手的布阵情况后耶律大石也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路。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为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为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作为中军。
战场地形是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有一道长长的峡谷达尔加姆峡谷。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战斗开始后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桑贾尔的左翼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左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左翼部队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对准缺口猛攻,试图突破西辽人的阵营。被分割开的西辽右翼部队2500名骑兵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西辽左翼部队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并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西吉斯坦贵族作战英勇,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挤压,只能向前继续挺进,进入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达尔加姆峡谷。这时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桑贾尔的部队有至少上万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布哈里均被俘虏,桑贾尔和马赫穆德带残兵侥幸夺路而逃,奔至泰尔梅兹。
卡特万之战后西喀喇汗国成为西辽藩属、花剌子模也表示臣服于西辽,布哈拉也俯首听命,西辽南部边界越过了锡尔河,以阿姆河为界。作为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契丹文化在中亚扎下了根。公元1142年古儿汗耶律大石去世,由其遗孀萧塔不烟摄政直到1150年,随后耶律大石之子耶律夷列继位。耶律夷列在1163年离世后其妹耶律普速完摄政。耶律普速完和驸马萧朵鲁不的弟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并出贬萧朵鲁不为东平王,然后罗织罪名将萧朵鲁不杀害。萧朵鲁不的父亲萧斡里剌是朝中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他于崇福十五年(1178年)发动宫廷政变,率兵包围皇宫,射杀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拥立耶律直鲁古继位,改年号为天禧。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屈出律尽管沿用西辽国号,但这个政权已不是契丹耶律氏所统治的了,1218年西征的蒙古军团彻底消灭了西辽政权。西辽灭亡后契丹贵族波剌黑前往波斯的克尔曼,于1224年建立了起儿漫王朝,又被称为“后西辽”,这也是契丹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1306年起儿漫王朝被伊尔汗国兼并,此后契丹人的身影逐渐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谢谢邀请,先要说明的是,耶律大石能够在辽朝灭亡,带领残余部队称霸中亚,建立西辽帝国,不是一般帝国创建时的那种军事天才的成果,耶律大石的成功,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特别能打仗的人,而是一个有“文教”素养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不是一个武将,实际上他打仗的水平一般,西辽帝国对中亚的征服也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西辽帝国的出现,靠的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配合政治攻势来使中亚分崩离析的各部族政权纷纷归顺西辽的方式来实现的。
耶律大石的身份其实是不高的,他是辽太祖阿保机的八世孙,意味着他跟辽朝皇室的关系其实已经很疏远了。他之所以能够登上政治辽朝末年的军事舞台,是依靠的科举考士,他考中进士,成为“翰林”,他的绰号“大石林牙”,就是对他文才的表彰(林牙是契丹语学者的意思)。这是他最后能具有非常强的战略头脑的关键。
1124年7月,在辽朝灭亡前夕(辽亡国在1125年2月),他带着200铁骑兵离开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向西发展,不久进抵“可敦城”(前回鹘王城,在今蒙古的巴彦诺尔附近),可敦城是辽朝西北的重镇,在这里设置有建安军节度使司、西北路都招讨司等军政机构,有常驻骑兵2万人。这是辽朝末年辽国最后的军事实力所在。
耶律大石以可敦城为中心,经过五、六年的时间,逐渐收服了原辽朝统治下的漠北诸部,到1130年,已具有相当的实力。终于引起金朝方面的注意,金朝在这一年准备调集军队进攻可敦城,但因为路远难走,中间还隔着沙漠,实际上双方没有交上手,但这也引起耶律大石的思考,出路在哪里?。
实际当时金军强大,金军仅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灭亡的辽和北宋,耶律大石知道跟金军硬拼是不明智,这一点天祚帝就没有认识到,天祚帝在敌强我弱的时候还主张跟金军硬拼,最后亡国,当年耶律大石就坚决反对,建议天祚帝“养兵待时”,因为天祚帝坚持要去跟金军拼命,才离开他的。这时他意识到向南、向东发展,跟金军硬拼不行,收复辽朝的故土是不现实的,还不如去换个方向“开疆拓土”。
当时的西域和中亚,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分别有高昌回鹘汗国、东、西喀喇汗王朝,而且内部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内部斗争不断,难以形成合力,如果向西发展,依靠可敦城的2万大军,可以干一翻大事。1130年2月,耶律大石果断地离领主力撤出可敦城,向西越过阿尔泰山,抵达新疆北部的额敏县一带,修筑“叶立密城”作为新的根据地,
耶律大石最终也想用“武力”解决问题,他刚在叶立密城立足脚,就发动了对喀喇汗王朝的战争,结果因退路被高昌回鹘截击而惨败。之后,耶律大石转变策略,放弃了“一战”定天下的想法,以叶立密城为基本,慢慢地招抚西域各部族,他有着辽国进士的出身,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到了西域后很快就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秩序,获得当地很多不满喀喇汗王朝统治的部族的欢心,这些部族纷纷归附他。1132年2月,他在叶立密城正式建国,自称“菊儿汗”和“天佑皇帝”,然后开始了他的“帝国事业”。
第一步是解决当时统治新疆东部地区的高昌回鹘王国,他率军突然抵达高昌,然后和逼回鹘王谈判,高昌回鹘王最终在他的军事威胁之下,表示接受西辽帝国的监管,帝国派出“总监”等官员驻守高昌,负责征集赋税等事务,同时帝国仍然保留高昌回鹘政权,高昌回鹘作为帝国的附属国仍然得以保留下来。这是帝国事业的关键一步,尊重西域和中亚多民族多文化的现实,开创了一个“加盟店”的帝国扩展模式,这样帝国的发展和对手之间,就不是你死我活式的而是互惠联盟式的,大大地降低了帝国扩张的阻力。
第二步是解决当时统治着喀什、和田一带的东喀喇汗王朝,办法跟解决高昌回鹘差不多,东喀喇汗王朝内部部族组成复杂,各部族经常不服王朝统治,1134年东喀喇汗王朝治下的葛逻初、康里人发动判乱,东喀喇汗王朝的大汗伊仆拉欣派人和耶律大石谈判,结果是由耶律大石率军进驻东喀喇汗王朝的首都巴拉沙衮,帮助喀喇汗王朝镇压叛乱,在西辽的强大军力面前,东喀喇汗王朝的大汗伊仆拉欣也表示愿意接授西辽帝国的监管,西辽于是把东喀喇汗王朝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同时也保留东喀喇汗王朝原由的政治结构,伊仆拉欣被封土库曼王,作为帝国的附庸仍然统治自己的人民。
第三步是解决统治中亚河中地区的西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经常跟其统治下的葛逻禄人发生冲突,耶律大石趁机扮演调停人角色,插手西喀喇汗事务,最后在1141年与西喀喇汗王朝发生卡特万会战,葛逻禄人全力参战,帮助西辽帝国击溃了西喀喇汗王朝的军队,事后西喀喇汗王朝也表示向西辽臣服,接受西辽的监管,跟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一样,西喀喇汗原来政权也得以保留,其大汗作为西辽帝国的臣属仍然统治王朝原来的人民为帝国效力。
所以,总的来说,耶律大石之所以能够席卷中亚,倒不是因为他特别会打仗,事实可以相反,他一生其实没打过几次像样的胜仗,但他却特别懂政治,在战略方向的把控和政治手腕的运用上,具有过人的才干,最终得以在辽朝灭亡后,率领残部在西域和中亚新建帝国。
只爱潘多拉
1122年,来自东北白山黑水的女真人不时迫近辽国都城中京,辽国天祚皇帝慑于兵威选择出逃云中。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镇守南京(今北京)的大将耶律大石和一干大臣拥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耶律淳很快死去,耶律大石又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卫燕京。
(图)耶律大石西征此时的辽国都城已陷,军民溃散,士气低迷。而驻守南京的耶律大石成为辽国最后的希望。但是很快就遭到北部的金国和南部的北宋夹攻。固然耶律大石打败了北宋军队,但是面对金国凌厉的攻势,很快南京也告失守。此时,出逃的天祚帝在蒙古高原重建政权,就是“北辽”。但是很快,金国在占领南京后,兵锋西指,开端了对天祚帝的追击。
(图)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被金军俘虏,但很快逃脱,投靠天祚帝而去。但由于先前的另立新君,耶律大石和天祚帝君臣有隙。1124年夏,耶律大石在天祚帝准备收兵与金决战时,带领200人出走。天祚帝很快被金军俘虏杀害。而出走的耶律大石辗转抵达可敦城,召集各部盟众参与复国之战,权力很快开展到一万余人。1130年,耶律大石拔营西征。先是借道回鹘,行军万里,打败西域联军,在西域站稳了脚跟。
(图)耶律大石西征道路1134年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起儿漫即位,建国西辽。称帝后,耶律大石发起东征,但是路上沙漠条件恶劣,非战役减员过半,所以不得不作罢。东征失败的耶律大石转而向西。1137年,西辽入侵西黑汗国,进而击败黑汗宗主国塞尔柱突厥组成的伊斯兰联军。将塞尔柱突厥赶出中亚,成为中亚霸主。
(图)西辽帝国西辽前后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直到1218年被成吉思汗所灭。不断以来,教科书都将1125年天祚帝被杀作为辽朝沦亡的标志。殊不知,西辽也是辽国的重要持续。为什么这么说?1、耶律大石的正宗血缘
(图)耶律大石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在上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从小好学,擅长骑射,通晓汉文、契丹文。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是《辽史》中记载的独一一个契丹进士。然后历任泰州、祥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等职。这里就能够看得出,耶律大石是辽朝的皇室血脉,正儿八经的王宫贵胄。要晓得,刘备只不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到刘备这一代都曾经靠买草鞋为生了,还是能够一口一个皇叔地被人叫着,最后树立了蜀国。
做一个幸运的人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原先只是辽国的辽兴军节度使。辽国灭亡以后,他率领200名契丹骑兵远赴中亚,建立了强盛的西辽政权。
《辽史》是我国的24部正史之一,它一共记载着大辽国(916年-1125年)和西辽国(1132年-1218年)一共300多年的历史,同时表明了西辽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耶律大石的西征将汉文化带到了河中地区,使得中古英语体系一直用“契丹”来称呼中国北方地区。时至今日,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之中关于中国的发音依然还是“契丹”,这些都是耶律大石西征带来的影响之一。
(西辽前期的疆域)
(西辽后期的疆域)
根据《辽史》记载,这位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是汉化的契丹贵族之一,曾经镇守辽国南京城(今天的北京)。12世纪初,正值女真族兴起,辽国衰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与长城以南的北宋王朝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从南北两路夹击辽国。北宋宣和二年,宦官童贯率领19万宋军逼近辽国南京,城中只有不到一万的契丹军队,形势危如累卵。守将耶律大石在求和不成的情况下,毅然主动出击,击破童贯19万宋军于白沟河。白沟河之战是耶律大石展露军事能力的一个起点,然而这并没有能改变辽国灭亡的定局。
1124年,耶律大石认为辽国灭亡已成定局,于是率领轻骑200人连夜往西逃走。果不其然,就在1125年的夹山之战中,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国俘虏,大辽就此灭亡。耶律大石经过蒙古草原时,不断收拢契丹残部,等到他到达可敦城后,已经拥有精骑万余,战马十万。耶律大石以辽国的名义会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18个部落起兵,并继续往西扩张。1132年,耶律大石采用契丹族传统的习俗,宰杀青牛白马祭天,宣告称帝,建立西辽帝国。耶律大石去世以后的庙号为“辽德宗”,不过按照草原民族的习惯,他也有自己的尊号是“菊儿汗”。
西辽建国以后,开始不断吸收周围的政权。耶律大石首先通过谈判和恐吓先后兼并了高昌回鹘王国和东喀喇汗王国。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与东喀喇的汗王易卜拉欣都因为惧怕西辽的国力,接受了耶律大石的劝降书。1134年,耶律大石将自己的都城迁到了东喀喇汗国原来的都城巴拉沙衮地区,并将之改名为虎思斡耳朵(西辽都城),也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布拉纳城。西辽稳定以后,耶律大石派遣了一支契丹铁骑东征金国,由于路途遥远,这支大军受阻于沙漠而返回。得知西辽来攻的消息,金国人在1135年也组织了一支军队西征,同样还是因为路途遥远而宣告失败,这件事在《辽史》和《金史》都有记载。因此,西辽和金国虽然有世仇,但谁也消灭不了谁。
耶律大石看到无法消灭金国,把心一横,决定要在中亚开创霸业。吞并了东喀喇汗国以后,西辽又在忽毡地区击溃了西喀喇汗国国王马赫穆德的伊斯兰军队。这下子算是捅了大娄子了,马赫穆德立即向当时的中亚霸主赛尔柱突厥帝国(隋唐时期西突厥人后裔)求救。中亚的伊斯兰国家们纷纷联合起来抵制西辽。1141年,赛尔柱突厥帝国的苏丹桑贾尔(苏丹是伊斯兰教国家的总督)纠集了呼罗珊王国、西吉斯坦王国、伽兹纳王国、马赞兰德王国、古尔王朝等国的10多万伊斯兰教军队,号召他们向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发动“圣战”。
双方在卡特万地区大打出手,这是决定西辽国存亡的关键战役。自幼熟读兵法的耶律大石沉着冷静,他指挥契丹铁骑从左右包抄,活捉了桑贾尔的老婆和伊斯兰教的贵族。在公元1141年发生的这场卡特万之战中,耶律大石的军队一共歼灭了伊斯兰教的联军3万多人,彻底奠定了西辽帝国在中亚的霸主地位。此时再加上新夺取的西喀喇汗国,西辽的疆域已经达到极盛,东起蒙古境内的库拉河,西到中亚咸海地区,南部与青藏高原接壤,北部与康居人相邻。
中外历史
史载,辽天庆十年(1120年),金军攻占辽上京临潢府。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再克辽中京大定府。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领五千溃兵狂奔至西京道一带,尾随而至的金军随即攻陷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见西京陷落,天祚帝再次往北逃入夹山(地今内蒙萨拉齐之大青山)中藏匿。
辽国汉人宰相李处温与宗室耶律大石等人,在南京(今北京)拥立皇族耶律淳为帝,是为“北辽”。3个月后,耶律淳病死。宋朝见辽国衰微,两次派兵大举攻辽,均被羸弱的辽军击败。不久,剽悍的金军再次袭来,并一举攻克辽南京(今北京)。耶律大石率军节节抵抗,却不幸在居庸关兵败被金兵俘虏。1123年9月,他领兵逃出,然后北上夹山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却呵责他擅立耶律淳为帝,实乃忤逆之徒。耶律大石见天祚帝不容自己,又知辽国大势已去,于是率200骑兵向北疾驰而去,并在途中自立为王。
辽保大四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自夹山出兵伐金,却被金兵击溃。次年二月,天祚帝被金军擒获处死,辽朝灭亡。
金军灭辽后,并未停下征服者的脚步,而是随即大肆向南攻伐侵掠,不久便攻入宋境。而位于辽西北的各游牧部落,却静谧无战事。耶律大石领兵来到镇州(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的古回鹘城),召集辽西北地区的18个游牧部族的首领们聚会议事,并征兵万人,设置并委派官员管理地方,重新组织统治机构。延庆七年(1130年),耶律大石率军越过回鹘西行,至叶密立(新疆塔城),与当地的突厥语属部族发生了冲突,他能征善战,足智多谋,逐一征服了突厥各部落。耶律大石讨平突厥诸部后,建号称帝,他自号天佑皇帝,突厥语称谓古儿汗,这个草原帝国仍沿用辽朝国号,史称西辽,又称哈剌契丹(黑契丹)。
史载,康国元年(1134年),耶律大石在楚河南岸的八剌沙衮建立西辽王都,国都号为虎思斡鲁朵。
定都后,耶律大石挥兵东征喀什噶尔,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至和阗。之后,他又接连用兵,东征西讨,相继征服了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等中亚古国。康国十年(1143),雄才大略的耶律大石病死,依汉制立庙号(辽)德宗。天禧二十七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一举灭掉了操突厥语的乃蛮部,乃蛮太阳汗败亡,其子屈出律西逃。屈出律来至西辽境内,辽主耶律直鲁古不仅收留了他,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后来,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王位,奉耶律直鲁古为太上皇。1218年,蒙古军讨伐西辽,攻灭其国,屈出律被擒获后遭处死。至此,由耶律大石亲手创建、立国88年的西辽名实俱亡。
【写作答题辛苦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其实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辽可不止席卷中亚,而是曾经对整个欧亚的整治局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耶律大石本人甚至还曾经阴差阳错地以一个特殊的形象进入了欧洲的宗教传说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耶律大石的身份和立国经过
耶律大石,字重德,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汉名刘亿)的八世孙。他不但继承了契丹骑射传统,擅长弓马,还从小熟读汉文经典,拥有极高的汉文造诣。公元1115年,耶律大石通过辽朝科举中了进士,并在殿试中拔得头名,被任命为只有殿试头名才有资格担任的翰林应奉。
(电视剧里的耶律大石)
之后耶律大石历任泰州和祥州刺史,后又升迁兴军节度使。但此时女真人开始崛起,辽朝节节败退。公元1122年,金军攻克辽中京大定府(位于今天的内蒙),辽天祚帝惊惧西逃。耶律大石与辽国宰相李处温等人拥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政权。之后耶律大石两次在燕京附近率军击败分别由种师道和郭药师率领,与金军相约联合灭辽的北宋军队,使北辽局势得到些许缓解。
但虽然辽军对北宋军队仍然有优势,面对金军却仍然无力抵抗。不久之后金军攻破燕京,耶律大石又率军去投奔了之前已经西逃的辽天祚帝,并得到其原谅。但不久之后,耶律大石在与金军作战中被俘,耶律大石通过向金将粘罕诈降逃过了被杀的命运,后来又借机和几个儿子从金军营中出逃,再次投奔天祚帝。但之后耶律大石和天祚帝又发生矛盾,发动兵变之后带领200人自行西迁。而辽天祚帝不久后被金军俘虏,辽朝灭亡。
而耶律大石则在辽国西北重镇可敦城(位于今天的内蒙)召集辽国残余的七个军州长官和十八个草原部族首领,拥立自己为王。之后他又联络西夏和北宋,希望能与他们联合攻打金国,复兴辽国,但并未得到二者的响应。
(鼎盛时期的西辽,及耶律大石西迁路线)
不过虽然宋夏不愿和大石一同攻金,但可敦城本身却屯集了辽国大量的军力,有几十万匹战马和大量边防军。而耶律大石看到东征复国暂时无望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以借道去大食(阿拉伯帝国)为由,开始西征。当年占领位于今天新疆额敏县的叶密立城,使当地突厥部落臣服,并在两年之后在此登基称帝,群臣上尊号天祐皇帝,定年号为延庆。而在突厥各部落中,则将他称为“菊儿汗”,自此西辽正式建立。
称霸中亚和扬名欧洲
西辽建立之后,耶律大石立即开始了在周边的扩张行动,先后对高昌回鹘、东喀喇汗国和位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七河地区用兵。不久后占领东喀喇汗国首都八刺沙衮,并将其改名虎思斡耳朵(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定为西辽首都,并改年号为康国。
(鼎盛时期的塞尔柱帝国)
之后耶律大石曾两次尝试东征金国,但都遭到失败。此后他基本放弃了恢复辽朝的努力,转而专心向中亚发展。公元1137年,大石讨伐西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向其宗主国,曾经一度占领耶路撒冷并引发十字军东征的塞尔柱帝国求援。而塞尔柱帝国也感受到了西辽在中亚扩张所带来的威胁,因此其苏丹桑贾尔征召了今天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地区的多个伊斯兰王国,组建了大约10万人的大军,御驾亲征,浩浩荡荡杀向中亚。
(
卡特万战役形势,红色箭头为西辽军行进路线,蓝色箭头为塞尔柱军行进路线)而耶律大石则同样组建了由契丹人、突厥人、汉人和蒙古人构成的数万大军,在中亚名城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与塞尔柱大军形成了对峙。耶律大石在观察了战场形势之后,决定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三部分,左右两翼各派出2500人冲击塞尔柱大军的阵形,将其中军挤压至距离撒马尔罕以北12公里处的达尔加姆峡谷,而西辽军队则在峡谷两边凭借地利大量杀伤塞尔柱军队,同时同样受到塞尔柱威胁的葛逻禄部也加入战事,塞尔柱大军迅速崩溃。最终塞尔柱1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桑贾尔的皇后和大量重臣被西辽俘虏,而桑贾尔本人则只带着15名骑兵逃脱。
此战过后,耶律大石率军进入撒马尔罕,并停留了90天,接受各个穆斯林国王的朝贺,成为中亚所有穆斯林王国的共主,中亚另一强国花刺子模也向西辽称臣,西辽也自此称霸中亚。
而前文说过,塞尔柱帝国曾经占领耶路撒冷,诱发西欧国家发动十字军东征。而卡特万战役之后,塞尔柱帝国明显受到削弱,对此西欧国家也感受非常明显。因此他们也开始探究是什么造成了塞尔柱帝国的迅速衰落,结果就追溯到了卡特万战役。但卡特万战役是通过在印度的一些基督教会几经辗转传到西欧的,因此等到了西欧,就完全变了味。
(欧洲古地图里所画的西辽帝国)
公元1145年,在卡特万战役仅仅四年之后,德意志地区的一个知名神学兼史学学者弗莱辛的奥托就在自己的名著《双城编年史》里记载,自己之前不久会见了一位从印度来的基督教主教,这位主教对他说,有遥远的东方,有一位贤明的基督教君主,叫祭司王约翰(Prester John),是基督教圣经里“东方三博士”的后代。他在几年前在一场大战中打败了塞尔柱帝国,而且他本来已经发兵要从塞尔柱帝国手里解放耶路撒冷,但因为受阻于底格里斯河,所以只好先撤兵了。
(欧洲人所想像的耶律大石——祭司王约翰)
结果这个东方的“祭司王约翰”极大的激发了西欧人继续十字军东征的热情,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东征就能与祭司王约翰会师。所以这个传说迅速在西欧流传开来,成为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直接诱因。但之后打了几百年,欧洲人也没找到祭司王约翰,在东方遇到过无数君主都不像祭司王约翰。以至于人们后来认为这个人完全就是传说,根本不存在。但到了近代,却有欧洲学者突然发现,在祭司王约翰最早出现的那个记载里说的战役竟然真的发生过,而当时打败塞尔柱帝国的是西辽军队,其君主是耶律大石……
原来是印度和欧洲的基督教会只知道打败塞尔柱帝国军队的是一个非穆斯林王国,而他们就想当然地认为不是穆斯林就是基督教徒,所以以讹传论地把耶律大石传成了基督教神话人物。但这虽然是误会,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耶律大石和西辽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重要地位了。
桃花石杂谈
中亚当时属于唐朝败退后,而阿拉伯并没有进入的空档期。期间有吐蕃帝国进入。因此,原本中亚在阿拉伯帝国前就信仰佛教,加上介入的吐蕃帝国本身信仰佛教,因此中亚一带没有彻底伊斯兰化,中亚仍然遗留大量的佛教徒,本身耶律大石是信仰佛教的,这为西辽的建立带来群众基础,所以大石的到来立马有牧民归顺投靠,可以判断都是忍受不了改教的佛教徒。这是人和。
这时中亚并没有出现强大的伊斯兰政权,都是一些封建小领主,没有强大的政权,自然无法阻止西辽的崛起。这是天时。
西辽远在大漠之外,唯一强大的金朝势力无法企及。这是地利。
以上都是客观条件,但是缺少一条就无法成功。如果当时中亚已经完成伊斯兰化,那么耶律大石这个异教徒进入中亚估计早被群众举报抓起来杀掉了,更别说建立西辽政权了。
耶律大石主观能力其它几位答主答得很到位了,我就不多谈了。
铯媒体
谢邀,耶律大石出生于上京,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大石从小聪明好学,年轻时曾中进士,入翰林院,精通汉文化,同时保持了契丹人擅长骑射的传统,是当时皇族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的人物。
耶律大石成长的年代,正好是辽朝衰落的末期,1122年金兵大举南侵,打败了辽国几十万的主力军,辽朝皇帝天祚帝向西逃走,此时宋朝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和金国结盟共同夹击辽朝。当时皇帝不知所踪,局势不稳,为了安定人心,耶律大石和留守南京的契丹贵族一起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大石则被任命为军事统帅,在统帅期间,耶律大石连续两次打败宋朝军队的进攻,但是这种胜利无法挽救局面,随着金兵进攻,耶律大石抵抗失败并且被金军俘虏。1123年耶律大石伺机从金营逃走,向西投奔天祚帝,天祚帝虽然饶恕了他另立辽朝中央的举动,但是拒绝他不能急于和金军决战的建议。耶律大石认为天祚帝失败难以避免,于是带了200铁骑离开,前往辽朝西北招讨司所在地—可敦城,到达后获得当地军队支持并建立西辽政权。
具体逃亡的过程和耶律大石的心路历程,在此有个制作的小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8, "thumb_url": "6ef30004b3d121187777\
喜者寡言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耶律大石是辽太祖阿保机八代孙,其通晓汉文,曾中进士,受命为翰林应奉,并善于骑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燕京陷落后耶律大石被金国俘获,保大三年(公元1123年)又逃归天祚帝。虽然天祚帝被金国追的穷途末路,但仍然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耶律大石看到辽国早晚会亡其这个败国之君手中,于是在第二年公元1124年七月脱离天祚帝另谋中兴辽国大业。一开始耶律大石是活动于今天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立志在契丹的龙兴之地复兴辽国,但由于金国的不断进攻,遂向西北的游牧地区退却,并在那里“置北南面官属,自立为王”。当年十月金国获悉了耶律大石的消息后,金太宗遂命进击,务必一举消灭辽国的残余势力。官分南北是辽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当时耶律大石虽然已经自立为王,并且拥有相当规模的兵马,但仍然没有抛弃天祚帝这面旗帜,奉天祚帝为辽国正统,并号召属下兵马及部落与他一起“共救君父”。但随着天祚帝被俘已六年有余,辽国在东部的势力被金国逐步蚕食,耶律大石才开始远征中亚,并于次年公元1132年在拉沙衮称帝改元,年号延庆,臣民亦称其为“天祐皇帝”,建都于虎斯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西辽强盛的时侯曾与南宋相约夹攻金国,南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四月,“丙子,谍言故辽大石林牙假道夏人以伐金。密诏吴挺与留正议之”。此时距宋金绍兴和议达成已44年,这表明南宋政权仍然没有忘却家仇国恨,并一直在寻找机会报仇血恨。
历史的小学生
厄耶律大石是辽国皇室,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中过进士,入过翰林,当过泰州,祥州刺吏和辽兴庆军节度使,善骑射是个文武兼备的帅才。阿骨打率女直人反辽后,耶律大石在幽州抵抗宋金军队夹击。迸在白沟河一战击败北宋军队。时辽国天祚放弃低抗逃到西京云州避难。1122年耶律大石拥耶律淳禧为帝抗金国进攻。后来在居庸关一带被金兵俘虏。在他供出辽国天祚帝的行踪后,金国把大石和他的儿子释放。大石回到辽天祚帝分边后,天祚帝不能原谅大石对自已的背叛。也不接受大石养兵以待天时的谏议。大石害怕自己告密一事败露。于是率二百骑兵逃到辽国西北边境的可敦城。利用自已王室身份和军中威望取得支持。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大石已拥有十余万精兵良将,仍拥天祚帝为正塑。无耐金国势力正处于上升时期,已扫荡了辽残余军队,大石看到复国无望,又接到东喀喇汗王朝邀请开始西征。大石军队西征万余里,占领中亚地区,并在河中府卡特万地区打败塞尔柱穾厥人十万伊斯兰联军。控制了东达高昌西达里海的中亚地区,呼罗删,花刺子模,东西喀喇汗国和塞尔柱人都臣伏于脚下。1132年大石在西拉沙衮称帝(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定都虎斯翰耳朵。后来大石曾派七万大军东征,因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沙漠阻挡,不得以撤军。以后大石象西发展,执行了政确的民族正策和宗教自由政策,非常受当地人民拥护,称大石国家为喀喇契丹,直到今天斯拉夫人还称中国为契丹。西辽存在了八十多年,被西征的蒙古军队哲别所灭。大石和阿保机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值得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