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羅潮汕美食

潮汕地區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地理概念,目前比較沒有爭議的是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個地級市,古代的中心是潮州府,現代的中心是汕頭市。

蒐羅潮汕美食

這些年,潮汕牛肉火鍋已經走出潮汕,衝向全國,成為潮菜的新代表,很多人認識潮汕菜也是從一頓牛肉火鍋開始的。

蒐羅潮汕美食

在寒冷的冬天裡,看著牛肉在湯鍋裡沸騰,美食的香味撲鼻而來,實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好在現在在很多城市都能吃到比較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了,饞蟲發作時隨時可以解決。

蒐羅潮汕美食

脖仁、肥胼、吊龍伴、匙仁、胸口朥、五花趾、三花趾……我從來分不清這都是牛的什麼部位,但我知道哪種好吃啊,知道我喜歡吃哪種啊。

蒐羅潮汕美食

牛肉丸可以算作牛肉火鍋的一部分,但又絕對不止是牛肉火鍋的一部分,周星馳在《食神》裡以一顆潮州牛肉丸重回巔峰,由此也可見牛肉丸在潮汕菜系中的重要地位,牛肉丸絕對不是簡單的牛肉丸,而是潮州美食的重要代表。

蒐羅潮汕美食

一顆優秀的牛肉丸都是經過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千錘百煉的,如果你吃完潮汕美食,想要帶一點手信回去,牛肉丸無疑是絕佳的選擇。

蒐羅潮汕美食

魚飯是潮汕美食的特有名詞,簡單點說,魚飯就是“以魚當飯”,魚歷來是靠海的潮汕人的主要食材,所以魚的地位在潮汕地區被上升相當於內地人米飯的地位。

蒐羅潮汕美食

魚飯是“潮州打冷”的主角,最具代表性的潮菜之一,也是潮菜講究新鮮和本味的代表,新鮮魚打撈上來後直接用鹽水煮熟,既利於保鮮又保持原味,魚飯的標準吃法是配上普寧豆醬。

蒐羅潮汕美食

魚飯歷來走的都是平民化路線,以常見的巴浪魚等為主,煮好後置於竹筐中售賣,潮汕街邊和菜市場均可見。

蒐羅潮汕美食

潮州滷水是一個專有名詞,潮州菜的另一代表,包括滷水鵝、滷水鴨、滷水雞雜等等,但你只要記住滷鵝就好了,因為滷鵝已經成為了潮州滷水的代名詞。

蒐羅潮汕美食

滷水鵝在潮汕的江湖地位就如同鹽水鴨在南京,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潮汕有好鵝,原產地饒平浮濱鎮溪樓村的獅頭鵝因體型巨大,有“世界鵝王”的美譽,最重的公鵝有18公斤,潮州滷水的基礎就是建立在獅頭鵝身上的。

蒐羅潮汕美食

會吃的人都不吃鵝肉,而是鵝肝、鵝胗、鵝腸、鵝血、鵝掌等等,當然如果你不懂,最好叫個滷味拼盤,一碟打盡。

蒐羅潮汕美食

不過說了這麼多,老饕級是吃鵝頭的,老鵝頭已經被公認為潮汕滷味的極品,一隻好的老鵝頭已經數百甚至上千元。

蒐羅潮汕美食

為什麼老鵝頭這麼貴,除了受人追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鵝頭得之不易,被選中的老鵝大都是退役的種公鵝,大的30斤左右,要花雙倍的滷料和時間去滷製,但滷好後鵝肉卻並不好吃,所以成本都要押在鵝頭上,所以鵝頭貴也是有道理的。

蒐羅潮汕美食

相比鵝頭的高貴,鵝肉是最不受待見的,所以品嚐完潮州滷水精華後,你還可以叫上一碗鵝肉飯慰藉腸胃。

蒐羅潮汕美食

我對美食,雖然“知味”的能力差點,但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都敢吃,辣的、臭的、生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禁區,但對於重口味的人來說真的是“毒藥”,越吃越想吃。

蒐羅潮汕美食

潮汕美食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生醃海鮮,其實生醃也好,生魚也好,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首都汴梁,生醃蟹被稱為“洗手蟹”,意思是你去洗個手,廚師已經醃好上菜了。

蒐羅潮汕美食

到了明清時期,生吃蝦蟹的食俗在中原地區慢慢消失了,只在潮汕、寧波等個別地方保存著,不過生醃海鮮真的是十分好吃,好這一口的到了潮汕千萬別錯過,因為這個可不像牛肉火鍋,其他地方可真的很難吃到啊。

蒐羅潮汕美食

潮汕的生醃海鮮主要包括蟹、蝦、血蚶、蠔、螺、魷魚等等,醃料則包括醬油、酒、蒜頭、花椒、辣椒、香菜等。

蒐羅潮汕美食

除了生醃還有魚生,魚生和生醃一樣,在古代中國也曾流行過,魚生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這個十分考驗刀功,“細膾之為片,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潮汕人說:“魚生狗肉,天下無敵”,魚生被擺在了好吃得天下無敵的地位。

蒐羅潮汕美食

做魚生講究,吃魚生也講究,配料一大堆,夾雜著脆嫩鮮美的魚生入口,真是“入口冰融,至甘旨矣”,生醃和魚生都是“毒藥”,好之者欲罷而不能。

蒐羅潮汕美食

閩南的海蠣煎,臺灣的蚵仔煎和潮汕的蠔烙,貌似是同一個東西,其實做法還是有些區別的,潮州的蠔烙是先把蠔和薯粉調成稀漿,再去煎烙,而閩南和臺灣的,則是先下蠔後下薯粉漿。

蒐羅潮汕美食

蠔烙講究的是外脆裡嫩,上桌前趁熱放上芫荽,叫做“芫荽疊盤頭”,配料則搭以魚露,蠔烙雖算不得潮汕地區獨有,但也是潮汕小吃界的一塊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