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孔子?

秦羲皇


过去,美国大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如此自负地宣称:“假设我能够为这个国家写作经济学教科书的话,我才不关心到底是谁在起早这个国家的法律,到底是谁在统治这个国家”。言下之意,就是思想家才是人类社会的幕后“王者”,思想和知识的力量在默默地左右着社会进程和所有人的大脑。

对于孔子的评价,自近代以来一直分歧难一,甚至激乎其言而呈两极化,这是着眼于其影响层面的功过评说;但就事实而论,大概正反两方都不会否认,他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是类似“先知”一般的人物,是“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始终在为数千年的中国文明“立法”。

评述他的文字,已经是连篇累牍,我也不应再呶呶不休,只是想从“现代文明价值”的角度反推,谈两点他的主要贡献。


1,孔子以托古前制和祖述昔贤,重新创立了“文明”的观念。

在孔子出生以前,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两千多年所共塑的观念形态,固然已有深稳厚重之态,但是精神价值上尚是分散的,生不牢根,随时可能四分五裂终结于自我溃败。

现在回首过去,我们不难看到,那时的华夏,整个社会共同体还并不曾生发出一个统一的意识,“如何是中国、何者是文明、社会何去何从、仕者何思何虑”,成为横亘于中国历史前进之路上的最大障碍,犹如东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山河照影,忽忽无主,是天地尚穷蹙之感。

是孔子重新塑造了一个文明的视界,并使其成为往后所有中国人的主导观念。在《论语》中,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比较了夏商周三代,认为西周较于夏商二代有更文明的取舍,所以他“托古改制”,选择并解释了西周,也等于重新界定、建立了新的文明坐标。

这种文明观念,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他指出,中国文明的实质,不在地域,不在人种,不在阶级,而在礼义,中国的象征就是礼仪之邦,能信仰这一套礼义仁智信的文明观念即为我中国人。

孔子这种借助重新阐释而建立起来的文明观念,是往后中国即便兵荒马乱、即便濒临灭亡边缘,依然能够人心思统,依然可以历劫重生的关键。


2,孔子以作育人才和文献重征,为“士人”建立了新的个人立场和价值理想。

有了“文明”的观念,需要有”文明之人”搘撑乾坤,才能见效可信,生成一种更高级的王天下的局面。

在孔子以前,中国有教育,但无平民之学;在孔子以前,中国有文献,但无文献学家;在孔子以前,中国有巫师、有史家、有仕臣,但无“士人”。

是在孔子的感召和激发下,出现“士人”群体,并为他们建立了新的个人立场和价值理想。他通过栽培菁英,通过整理文献,通过阐释经典,通过言师行范,泽被后生,使得过去的巫师、史家、仕臣得以被改造成为一种新型群体——“士人”。这是一群以生产知识、追寻超越精神、灌溉价值理念为生之群。中国文明的巩固、传承、开花、结果;中国式理想价值的险陂往复、自我更新、贞下起元,正仰仗这些作为孔子门徒的“士人”的接引、护惜。

这种新的个人立场和价值理想,于个人认知来说,就是传教,独立,批判,超越,以德立身,以仁治国;以公共价值追求而言,就是以终极关怀为依归,以天下大同为理想,“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这种“士”群体,是别的世界所没有的,邻国日本没有,远东印度、俄罗斯没有,大洋外的美洲、欧洲、非洲也没有。可以同等视之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在西方,已经是19世纪。

(图:传阎立本《孔子弟子像》)

当年,当孔子决然从生养他的鲁国出走时,就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一个怀有一种国际性理想、文明视界里没有乡愁之人。他的眼里,是“天下”,是“文明”,"义之所在,生死以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种以理想和道义为判别准绳的是非观、国家观、人种观、政治观、价值观,成为此后数千年中国士大夫永远的个人立场和价值理想,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风行草偃,上行下效。


孔子思想,不单单是中国的,也是东亚的,甚至是世界的。他所提出的观念系统,是普世的,是越时的。

套用凯恩斯的那段名言来说:伟大人物的思想,无论它们是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们会自以为不受到任何学理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大脑一定是某个已故思想家的俘虏。

关于孔子的是非功过评判已经没有了精确答案,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管舒不舒服,这都是一个不可逆的事实。

2018,7,12,午前,闲敲

感谢阅读。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三两篇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欢迎关注本号、点赞鼓励,若有其它看法,也欢迎大家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以下将说明之。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切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历史事实、学术思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试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史记·儒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

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于孔子而传者,其文化大要即如是,其流传也大要即限止于是;其功在孔子,其过不在后人。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或认真说: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两事例以为明证:例如宰我嫌三年丧太久,似乎一周年亦可以了。孔子绝不直斥其非,和婉地问他“食夫稻、农夫锦,于汝安乎?”他回答曰:“安”。孔子便说:“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既从情理上说明,仍听其反省自决。又例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亦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dogmatism)。

(5)据传周公(这是儒家最尊奉的往古圣人)制礼作乐,其祭天祀祖以及其他典礼,似从古宗教沿袭而来,形式少变,但精神实质却变了。其变也,在大多数人或不觉,而在上层人士则自有其理会受用,从广大社会来说,但起着稳定人生的伟大效用。

周公的制作是具体事物,而孔子则于其精神道理大有所领悟,以教之于人。“礼崩乐坏”的话见之甚早,殆即指周公当初制作者而说。此具体的礼乐制度保持不了,其传于后者有限而由孔门的理性学风及其谆谆以情理教导于人者,却能使人头脑心思开明而少迷信固执,使人情风俗趋于敦厚礼让,好讲情理。两千年来中国对外居于世界各方之间,其文化显著异采,卓然不群,而就它如此广大社会内部说,其文化竞尔高度统一者,前两千五百年的孔子实开之。

以上所说是两千年传统文化的正面,亦即其积极精采之一面;还必须指出其负面,亦即其消极失败之一面。首先要看到它严重的消极性。在社会经济上,物资生产力长期俺滞,内地农村多不改其自然经济状态。在国家政治上,则融国家于社会,天下观念代替了国家观念,在内以消极相安为治,对外务于防守,犹或防守不了。旧著《中国文化要义》曾指出有五大病,此消极性而外,其一是幼稚:凡古宗法社会、古封建社会之形态迹象往往犹存;其二是老衰:历史既久,浸浸一切入于僵化凝固,徒存形式,失其精神,如后世所称“名教”、“礼教”者难免成为人生桎梏。其三是不落实:往往离现实而逞理想,即以理想代替事实。其四是暖昧而不明爽:如有宗教无宗教,是国家非国家,是宗法非宗法,是封建非封建,有民主无民主,有自由无自由,……既像如此,又像如彼,使人有疑莫能明之感。凡此五病总坐在理性早启、文化早熟。孔子既于此有其功,同时就要分担其过。

孔子在中国四五千年文化史上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如上已明。孔子的功罪或其价值如何即视中国文化在世界史上表现出的成功失败而定之。试核论于后文。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长短互见,各有得失。吾人过去两千年的传统文化与西洋近代文化相遇,一百多年来节节挫败,不能自存,被迫变法维新,崇尚西学,以迄于今,是则西人有其所长而吾人大有所短,事实甚明。究竟彼此长短何在?“五四”运动中有打倒“孔家店”的呼声,而以“塞恩斯”和“德谟克拉西”相标榜,大体是对的。但不能抄袭他人文章,仍须走自己的道路。

旧著《乡村建设理论》曾指明吾人传统文化所短,有待吸收近代西人所长,以为补充改造者二事:其一曰团体组织,又其一曰科学技术。前者相当于德谟克拉西,后者亦即塞恩斯,似无甚不同。然此文化上补充改造之大业,正是对于相沿极久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作一度根本性的大变革——大革命。近代西方科学是反宗教的,自由民主是得之于反封建的,皆属资产阶级革命之事。其革命是自发性的,亦即从身体出发的革命。我说不能抄袭他人文章者。正谓中国不能抄袭资产阶级革命耳。

说仍须走自己道路者,又何谓乎?要晓得中国自古早有人民为主体的思想信念,但在“民有”、“民治”、“民享”三点上,并民治(by the people的理想亦不见,更无论其实施。其病根在依重家族生活,而政治一向主于消极无为。今所急待补充者在从散漫进于组织。果从经济生活上学习组织合作团体入手,则政治上就能逐渐实现民治。否则“主权在民”是空谈。人民为主体,原属于情理。在团体组成后,团体成员(个人)一面应以团体为重,而在团体一面则又应以其成员为重,此即互以对方为重的伦理情谊。旧日伦理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的关系,新的伦理则重点转移在团体与个人关系之间。必如此,乃为善于取长补短。

就在经济生活从散漫入于组织的进程中,有一点组织,引用一点科学技术于生产和生活上;因科学技术的利用促进组织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又转而引进科学技术;如是循环推进,是我当年的设想,其中包涵着农业引发工业,工农又互相推进。此不独实现民治之可期,抑且工农百业将掌握于社会。避免资本主义,成就社会主义。这是在取彼之长补我之短的时候循从高度自觉而行,大不同乎过去西洋革命盲目自发的。

不待言,我的一切设想落空了(有检讨文另见)。然而循乎晚清以来从心出发的民族自救运动,卒有近五十年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请看不是更进于高度自觉性吗?其于传统文化的补充改造,不是从团体组织(组党、组织统一战线、组织农民互助合作)入手吗?科学技术的吸收融取,不是一步一步(大小并举、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接着而来吗?不总是走自己的道路吗?这是由几千年历史背景之所决定,中国民族自是不会步趋于西洋资产阶级之路的。

读者详审上文“一个分析贯彻全文”和“从物理情理之不同谈到西洋人与中国人之不同”那两段话,不难明白近世西洋人正是发挥了理智,多所察识于物理;而由身体势力过强乃于情理若明若昧;同时不难承认中国古人果然是理性早启,好讲情理成风,而未能致力于物理知识之讲求,生产技术大大落后于西人。百多年前,鸦片战争后,既亟亟翻译西书讲求西学矣,直到今天新中国急起追赶所谓世界水平者,不仍就是科学技术方面吗?

我握笔行文至此,适当新中国建立25周年前夕(注:1974年9月24日)。25年间此追赶工程进行之敏捷惊人,例如试验氢弹、如卫星游行天际,种种成功,均不借外人最是出人意表,举世为之失色。此岂有他哉?理性早启的中国人头脑焉得不聪明耶?一旦用其聪明于这一方面,那便很快地出色当行。以如此优秀民族,其社会物质生产力顾迟迟不进,千年之后几无异于千年之前者,其成就别有所在也,流俗自不察耳。

吾人之成功何在?即此人多地广,在空间上民族单位开拓之大,举世莫比,非其成功之可见者乎?尤其是以自己独创之文化绵远其民族生命,在时间上历史悠久,举世所莫及,非其成功之可见者乎?正赖有此伟大悠久的根底,乃在近百年挫辱之后,卒有今天的复兴,不是吗?

我民族在世界史上有卓异之成功,事实具在,不待更说;有待说明者,其成功之所由来。试一申说之如后。

若问此成功何由而来,扼要回答,那便是肇兴自古的“非宗教性文化”。这文化——具体指出——大约根本在周公制作的礼乐制度,而孔子理性主义的教导,仍得以在礼崩乐坏之后略略传衍下来。卒之以教化取代宗教为社会文化中心,对于现世人生郑重从事是其特点。此教化非唯取代了宗教而且取代了政治(强力政治)。近二千年间(乱世纷扰之局不计)中国当政者总是积极于兴教化,而以消极不扰民为政治铁则。即此取代宗教又取代政治的传统文化,陶养得中国人一副性格和作风最能把异族人同化吸收进来,拓大其民族单位。大约从上古所谓蛮夷、戎狄后来所谓“五胡”,一直到辽、金、元、清,不论征服或被征服,总是先后都被同化了,泯志其族系,很少有例外。此最能同化异族人的性格和作风,可以两言括之:一曰开明无执,又一曰仁厚有容。

宗教原是团结人群的,但同时它又偏能分裂隔离了人群。欧洲的神学家每谓实现世界人类的和平统一要靠基督教,其实就在基督教各教派之间都不见一点显微小的和解可能,更谈不到他们与天主教之间,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了。印度是世界上宗教最盛且多的地方,而世界上也再没有象印度社会内分裂隔阂,支离破碎,那样深刻严重的了。这是为什么?宗教从来是教条主义者,而且其教条之所本超绝神秘,全在于信仰。信仰此者,其势与信仰彼者分家。自己有所固执便无法与旁人合得来。迷信固执既是宗教信徒的恒情,则其陷于分裂,各立门户,岂不是当然之事乎?印度社会之陷于支离破碎全是其迷信固执之结果。

事情很明显,取代了宗教的中国传统教化,养成了好讲情理的民风,头脑便开明许多。尽管琐碎迷信流行不绝,又渐有外来宗教输入内地,却总无关大局。乡间小庙每见关帝、观音一同祀奉,知识阶层或好为“三教同源”、“五教(儒、释、道、耶、回)合一”之谈。人们说:“教虽不同,其理则一,总是教人学好行善的呀。”此可见其直接地信理,间接地信教。中国人喜好融通调和。物理存于客观,是调和不来的,而人与人之间的行事却免不了出以调和。调和融通正亦是一种情理。汉族对于他族杂居者之习俗恒表相当尊重,所谓“因其风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不强人从我;这实是有利于彼此接近同化之一面。

更有积极重要的一面在,即是:随着日常行事自处待人之间启发人的情理自觉。理性主义者正是以人所自有的理性来领导人,而不是其他。自觉自律良不易谈(十分不易谈),却是孔孟之为教,其祈向在此。凡此所云同化者,正不外使人有他自己,而非舍其自己以从我,此其所以同化力之强乃莫可比也。

从上叙说,开明无执已经联及于仁厚有容。这是指中国人的性格和作风宽宏和厚、善能容物。中国社会组织建筑在伦理情义联锁关系上(见前文),伦理关系涵括着所有相遇之人在内,彼此间主要以相与之情代替相对之势。数千年来除战国时代见有富国强兵的思想外,人们总是希望天下太平。天下是没有边界的,而国与国之间却有对立性乃至对抗性。前者代表通而不隔之心,后者代表既分且隔之身。异族相遇相处,其易于同化融合于我者,岂不在此乎?全欧洲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与我相埒,我则浑融一事,而欧洲却分为大小数十国。欧人在经济生活上水陆交通上彼此往来密接相依,却不能统合为一大单位者,其身近而心不近也。寻人经济落后甚远,交通不便之极,却在文化上高度统一,政治上亦以统一为常者,是所疏远者其身耳,心理精神有其通而不隔者在。不是吗?

唯其民族单位拓大,是以其民族历史易得延续久长;同时,亦正以其民族生命绵历之久乃日益拓大,两面互为因果,卒有今天的局面。既然中西比较,长短互见,从古到今,成败不一,则为其绝大关键人物的孔子功过如何,不已昭然可睹乎?过分抑扬,贤智不为。

编者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

两千多年来,孔子说过的话被学习、领悟,被神化、圣化,也被曲解、利用,以致于现代人要么对孔子敬之若神,要么大加挞伐——甚至歇斯底里地辱骂(如复旦刘清平事件),要么则是模棱两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谈论孔子其人。

笔者以为,我们现在评价孔子,要坚持两点原则。

第一,就是不要神化孔子。孔子首先是一个人,这一点所有的典籍上都记载得很清楚。把孔子捧上神坛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孔子本人的不尊重。子不语乱离怪神,孔子花了一辈子的时间让人们离开迷信的鬼神,让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回到自我的道德,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孔子一开始就与宗教与鬼神撇清了关系。纵观人类的文化史,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通过鬼神来迷惑、笼络人心。但是孔子却不谈鬼神等,不用这些教育弟子,不用鬼神吸引大众、推行自己的学说。这是我们不能神化孔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方面,孔子是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有情有义,有优点和缺点。孔子绝不是那个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神,相反他是一个对读书、音乐、礼仪、骑射等方面都有着浓厚兴趣,一个十分固执又十分爱学习的人。

第二,就是要理清孔子其人和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作为一个人,孔子死于两千多年前。但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孔子”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人的孔子和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是不能等同起来的。作为一个人,孔子就是那个惟酒无量,倔强而有时候还有点可爱的老头儿;但是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是一代又一代人根据他们心中的孔子、甚至根据他们的某种目的建构起来的。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不是真正的孔子,而是一种群体的文化建构。胡适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尚且如此,何况历史中的一个人!

对于“孔子”这种建构大概开始于孔子的门徒,在《论语》中,颜回等人就不止一次描绘过自己心中的孔子;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获得了很高的地位;除了魏晋南北朝一度衰落外,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一直成为后代王朝的官方统治思想。然而这些都与那个真正的孔子无关,而只是后人对“孔子”的重新的、美化的、甚至歪曲式的建构。

很多人批评孔子,都把孔子和封建专制联系起来。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种联系是孔子与专制的联系,还是作为文化符号的“孔子”与专制的联系;要弄明白,这种联系是孔子自己建立的还是被后人强加的。

在这里,我无意替孔子在专制方面作辩护。要言之,孔子的思想被汉武帝和董仲舒拿来为政治服务,往好的方面说是孔子本人思想里有着能稳定社会、发展社会的思想;而从不好的方面说,则是孔子思想中有一些忠君的倾向,但只要稍稍翻一翻《论语》,一般人都能了解孔子思想中的这种忠君的倾向,绝不是专制思想。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至于死后,就只能任由后人建构和借用、甚至曲解,这也是所有伟大思想家共同的悲哀。所以,当希特勒宣称自己受尼采影响的时候,你同样不能武断地说:尼采是个纳粹主义者!


独坐溪边任水流888


精气神理论趣解名人——孔子,一生都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传播思想,寻找自己的主人

2017-03-27 李强 小强的学习分享交流平台

《新精气神理论趣解名人》,是一个人物鉴别的小节目,研究人物的一个系列。

鉴别什么呢,鉴别是人物本人的的基本特点。

鉴别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精气神理论。

怎么鉴别呢,就是观察面貌,言行举止,性格等等。

鉴别的结论呢,属于人物类型的划分。

划分的价值呢,就是把所有这一类人,共同的特点,价值观,行为,甚至疾病健康状况等。

因为新精气神理论,属于新理论,理论本身,特别抽象,但是又特别实用,所以需要给出系列讲座,不断的讲述,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

我们之前给出人物研究大多是大人物,接下来研究一个节目主持人,特别熟悉的人物。

将来有机会节目,更加成熟了,我们可以做成音频和视频,甚至是纪录片。

(觉得节目有意思,可以回看前面有几个月系列讲座。)

按照精气神理论分析,孔子是大肠经的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5]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是一个伟人,本文用精气神理论从身体角度解读孔子,伟大的一些原因。

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 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 (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孔子的出生的情况,家庭是贵族,母亲是小妾,有贵族的身份没有贵族的待遇,是因为制度原因的,孔子一生都在为“礼”,而奔波,制定一套礼法。

孔子的父亲和母亲年纪差别比较大,将近50岁。年龄差别大,孔子的基因,卵子和精子差别就大,这个可以导致聪明,在文章《生命胚胎生成》有过详细的论述。

孔子的有9个姐姐,孔子排行第十,孔子生活一个女性比较多的家庭中。

孔子名“丘”,字“仲尼”,字是到了成年之后起的名字,如果是与尼丘山有关系的话,为什么叫仲尼呢?说不清楚。仲尼的字面意思是第二个尼姑。当然那时侯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尼应该修行的女子。我们不能知道是怎么排出是第二,但是基本知道是女子,这是为什么呢?

尼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阻碍,第二次阻碍。

因为大肠经的人物特点,容易偏女性,比如我知道的金星。

头顶有凹陷,说明大脑可能受损了,大脑受损,小脑就发达,气就足,运动就快,这一点在大肠经人物特点有详细的论述。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孔子三岁的就失去的父亲,由母亲带大的,可以说孔子的没有父亲管教,自发性比较强,自发性强的人,主动性比较强,更加的主观,做事的动力比较足,不容易受限制。

步入仕途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

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我认为孔鲤是胃经,胃经对应的动物是鱼,名字是真的,故事有可能编的,胃经与大肠经的人物是合作关系。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

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大肠经的人物是外向而且主动,有很强的管理才能,以至于后面有2000个学徒。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大肠经的人物外向而且主动,善于交朋友,喜欢外部的信息,喜欢对外的事务。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鲁国内乱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

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

鲁国内乱,孔子逃跑了,孔子放弃了第一个领导。

我觉得孔子的性格喜欢处理外部事务,不喜欢处理内部事务。这一点与大肠经的人物特点吻合。

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

孔子给人第一印象很好,能迅速的获取对方的好感,比较爱面子,我觉得孔子一生都在为面子活着。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

孔子又放弃了第二个领导。

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

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刑鼎。

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40岁的时候,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出仕修经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

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著书。

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

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杀害了与自己不一样的一个人,少正卯。这个事件之后导致鲁国大治,治理得非常不错,应该是杀鸡骇猴的作用。孔子的制度起到了威慑作用。

离开鲁国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第三次放弃了自己的领导,开始游历的生活。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给人第一印象很好,而且最好的是南子,说明孔子最受女人喜欢,这一点也呼应了大肠经的人物。

但是没有多久又离开了,不能持久。

第四次第五次放弃了领导。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

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大肠经对应的动物是兔子,下肢发达,善于逃跑。

我们见过孔子的像全部是立像很少有坐像的,这个一点也是下肢发达。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孔子世家有一段描写孔子行为的,就是爬楼梯很快。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与领导之间博弈,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

再次回来寻找自己的领导。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

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

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再次变换领导。

59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又一次更换领导时,遇到生存问题。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

又一次更换领导时,遇到面子的问题。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蔡国。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

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不断的更换领导。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

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

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

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周游列国14年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直更换领导这种做法是不靠谱的。

一直有隐者告诉孔子,他的做法是不对的,阻碍了他的理论推行。

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

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

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

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

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仍然没有得到重用。

回到鲁国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孔鲤去世了。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身处乱世的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

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这一年,颜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从陈国到蔡国去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天,西狩获麟。

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

于是停止修《春秋》。

说明,孔子的理论是求善的,在春秋虽然求真时代处于没落的了,仍然推行不下去。

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孔子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

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驾鹤西归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

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

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我认为孔子的理论超前的,在汉朝得到大力的发扬。汉朝是求善的时代,春秋是求真的时代。

孔子这个组织,由于孔子的强大的理论的存在,孔子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大,孔子的弟子就越来越多。孔子希望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外部生存的环境,没有找到,反而组织内部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外向型主动型性格人的收获,想要的收获没有得到。

大肠经旺盛喜欢跳跃

动物代表,兔子,袋鼠等

性格,外向型主动型性格

疾病,胃部疾病

饮食,喜欢吃,混杂的食物,素食中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经络,小肠经,在人体下半身前面

手相,大拇指比较长,有断掌

面相,下吧比较短口张不大,牙齿比较长

体型,身高比较高,腿比较长,喜欢跳,爆发力比较强,臀部肌肉发达,臀部凸起比较高。

养生,跳舞

体育运动,下肢运动,跳跃性运动

肌肉分析, 下肢后蹬力量足

时间段,6-8点

价值观,佛教,比较主观,比较聪明,看得准,不太客观, 性格比较急躁。属于享乐主义

职业特点,适合社交性,比较张扬,爱面子,说话有爆点,容易爆笑。

周期律,上半段进行中

宗教信仰,儒教

感官,下巴

生物学,短时间爆发性比较强的动物,袋鼠。

物理学,加速度很快的运动

外向型主动型性格,适合做领导,爱笑,说话容易逗笑对方,

大肠经,喜欢跳。喜欢打篮球,羽毛球,跳远,跳高,跳舞,110米跳栏……

打篮球,扣篮。

大肠经旺盛,女的强势,做老板,家里一把手。

男的,如果运动量不足,容易出现偏女性。比如金星。

大肠经旺盛,女的会有乳腺的,问题。因为乳腺是储存,大肠经吸收的高能量跳跃性物质的。

大肠经旺盛,不喜欢吃肉,如果完全不吃肉,会有胃病。肌肉发达,容易吧胃黏膜,磨破。 饮食极其挑剔。

面相为瓜子脸,下巴比较尖。


李强传播新精气神理论


《论语》孔子——孔子的《论语》,才是永寿的孔子,博大的孔子

孔子只活了七十多岁。对于常人来说,活过古稀之年是一福,可谓高寿。但我觉得,对于他的言论、对于他的言论所蕴含的哲理以及生命的高境界来说,物质的孔子,有血有肉的孔子,周游列国而又不能如愿所处的孔子是夭亡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耳顺”是什么?耳顺不是消沉颓废,耳顺是对生命本性的一种认知了悟;从逆到顺的转变,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大调整。曾经惶惶如丧家之犬、爱教化别人而别人又不甘服的“饶舌”的孔子,渐渐地,被一个“耳顺”于万物的谦虚以默的新孔子所代替。七十岁的新孔子算趋于至圣了,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肉体的孔子死后,《论语》——可以用印刷术翻印的新孔子诞生了。《论语》的孔子,孔子的《论语》,才是永寿的孔子,博大的孔子。

在《论语》里默听默坐,我感悟到了孔子的不足。孔子总想把自己的智慧与言论用直白硬性的方式去推销给别人,尤其是帝王君主。这怎么能行呢?俗话说,尊卑有别,伴君如伴虎。孔子弄不明白,自己的学问高得足以可以做君主,为什么君主们就不听自己的呢?也许孔子老而好“易”是为了弄明白。后来他自己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说明他老来已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惜时间不能倒流,“易”中天人相应之理明白得太晚了啊!这使我想起了同于孔子时代而长于孔子的另一位高人——老子。老子认为:大智若愚,大道以默。孔子大智了,却不能若愚;大道了,却不能以默。所以,有过孔子问道于老子,没有老子问道于孔子的说法。

同样是圣贤,有的人生也圣贤,死也圣贤;有的人则不然,不死不圣贤,死了才圣贤。哀哉,后者孔子也!

《论语》里记载,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不知而不愠”,“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这些话显然他自己都没有做到,或者说做得很不够。我常想,孔子如果用自己的话教育好了自己,自己按自己的言论去做了,顺天应人了,就一定不会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也不会有“惶惶于丧家之犬”的遭遇了。


孔子是圣人,我赞美他的学问与好学,赞美他的安贫与执着,也赞美他的仁慈与孝悌。但是,我不赞美他那种对牛弹琴般的张扬己德的个性。也许我错了。好在《论语》的孔子,孔子的《论语》永寿无欲了,是不会同我计较的!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人生,感悟生活,共话养生,闲聊文学,共同学习进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孔子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心系天下,勇于实践,一生致力于践行王道。但是不得不说孔子或者说儒家在发展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严重到阉割了华夏民族勇于求索,勇于创新的血性。至于是什么错误,请往下看。

刚好本人之前一直在思索为何儒家一直推崇三皇五帝,一直认为只有远古时期的圣贤才是华夏政治文化的巅峰。但古时的思想怎么可能适用于当下的社会情况呢?这明显不合逻辑。终于有了点收获,发现孔子的真面目,也彻底理解了儒家对我国造成了何种致命的摧残。

由于汉朝独尊儒术,我国自汉朝后一直只有儒家作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因此我国自汉朝开始无论民间还是朝堂都认为祖宗是神圣不可超越的,祖宗留下的理论和规矩是不可僭越的,总之祖宗就都是对的,违抗祖宗是大不敬,是不孝,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这就是我国古代维系家庭的重要理论:孝道。由于古代皇权是家天下,因此臣子面对天子时的顺从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大孝,也就是忠。而维持我国古代封建统治的灵魂就是“忠孝”思想。这一思想确实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稳定了皇权统治,而我国也终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先后在“强汉”、“短隋”、“盛唐”、“硬明”、“自闭清”这几个朝代取得辉煌的封建统治。但也造成了我国从皇帝到平民百姓不敢反抗权威、盲目迷信权威、崇古、自闭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我国国民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被愚民化,成为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一群看客。

而孔子或者说儒家对这一切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孔子在战国时期曾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王道”思想,虽然“王道”思想本身非常先进,但可能由于“王道”思想有些圣母,并不适用于当时混战的战国诸侯们尔虞我诈的恶劣政治环境,所以“王道”思想并不能得到诸侯们的认可,孔子也并不得志。

这时孔子采用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营销套路:偶像化营销。孔子先按照自己针对战国时期创造出的理论基础塑造了三皇五帝一些虚假但美好的政治行为如禅让,再鼓吹三皇五帝治下民众知礼晓节安居乐业;孔子先在人们之中树立三皇五帝的神话地位,然后借此推销自己的逻辑理论。虽然这样推销效果还行,以至于后来是个皇帝就自比三皇五帝,但实际上三皇五帝时期我国尚处于原始奴隶社会,可能还实行着最基本的部落民主制度,自然环境恶劣,温饱还是大问题,怎么可能出现儒家推崇的三皇五帝治世?而且目前对三皇五帝的记述文献也只有儒家的解释,我们在想了解远古的真实历史几乎不可能了。但是随着《竹书纪年》的出土,更符合人性的远古历史也披露出来,尧舜禹时期远没有儒家鼓吹的那么和谐,尧禅让给舜更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孔子当时为了推销自己的理论,无耻的用假历史塑造了远古先贤的神话地位,这种假造偶像的事情一直贯穿了我华夏的历史!皇帝为了宣扬忠义,给关羽封圣,新中国后人造英雄,现在人造娱乐明星操控消费者。而在宋朝朱熹理学之后,各种桎梏思想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也正是从宋朝开始,华夏民族失去了血性。而这一切真是儒家干的。后期儒家可能是过于教条也可能是故意而为之,居然把孔老夫子的营销手段当成了产品本身,虽然营销手段确实高明,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思想才是孔孟的真正主张。但只可惜后世儒家成为封建统治者工具,只是不断用片面的或者假造的历史瞬间宣扬统治阶级需要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关键是被刻意选择或人为美化的历史让中国人对自身历史不能客观看待,并且思想被畸形的理教桎梏,终于形成了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看客,但又遵守着早就不适应时代的规则(如祥林嫂)。

直到现在,中国人因循守旧,表里不一,不敢质疑权威,不敢追求自我,所谓的中庸、厚黑、面子这一切都是畸形思想的产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效率;虽然我国当下经济规模全球第二,人民生活还算富足,但是我国民众思想开化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大部分民众依然不能独立思考,这是教育制度的问题,从小到大的教育制度中没有适应当下社会的哲学教育,这可能也是当下国人精神空虚,信仰崩塌的原因。

综合这一切,孔子的儒教在某一程度上极大强化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但也彻底阉割了华夏民族的血性,儒教功过三七分。孔子本人是个极其伟大的人,但后期儒教被统治阶级利用,变成了封建王朝稳定统治的思想工具,也变成了阉割民众思想的手术刀。

看到现在还有那么多所谓的国学大师宣扬这些糟粕,实在感到可笑,就一句话,古墓里挖出来的腐朽马车,难道比现代的汽车跑得快?

路漫漫其修远,辨伪存真,考据历史,重塑民族灵魂很难,现在很需要一位孔子一样的伟人,来重塑民族灵魂。需要符合当下生产力水平的哲学,来填充华夏的心灵。


playerr


正如楼主所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孔子的观点不同。套用那句话,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孔子。所以,对孔子的评价不能取“群众意见”,不能搞四平八稳的“综上所述”。与其如此,不如听听那些有代表性的,有思想性的看法。


下面不妨选择几种。

在古代,在孔子活着的时代,他还谈不上当世圣人,只是诸子之一。在当时,孔子收徒、做官、周游列国、述而不作,所以,那个时候,世人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是著名的教师,是懂得礼仪的君主的王师,就算不喜欢他、对他的政治主张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基本上是尊重他的。而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人,恰恰说明了孔子的力量。


孔子之后,顺理成章的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号人物,开始在历史上发挥作用了。众所周知,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影响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抬高儒家地位,但事实上,直到昭帝、宣帝、元帝时期,儒家的地位才真正得到广泛认定。总之,在昭宣之后的汉朝,儒家成为帝国核心的意识形态,而孔子,也就被广泛认为是素王,是汉朝的立法者。汉代的谶纬说“孔子为汉立法”,这并不是说孔子能预料到汉朝的存在,而是说,天下(包括汉朝及汉朝以后的朝代)的法度是由孔子亲自制定的。总之,此时对孔子的评价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素王。


到了东汉,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孔子的形象也有变化。这批学者逐渐厌恶起把儒家与政治联系的过于紧密,而强调孔子是思想的传承者,是至圣先师,是伟大的学者。所以,这就构成了古代对孔子的另一个基本评价:至圣先师。


时光转眼就到了晚清,这个时候,中国内忧外患,原来不管是什么形态的儒学,不管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还是理学,还是心学,到这个时候却发现都不管用。于是,以康有为作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特别是康有为周游香港、海外之后,发现西方国家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具有一个强大的天主教传统,来构成对政治的统合和人民的信仰。于是,康有为主张,儒家应该作为宗教存在,要在国内建立儒教会,那么,孔子就成了第三种人:教主。


到了后来,现代,随着对传统的批判,孔子被批判成孔老二,被作为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些激烈的主张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回归客观。所以,这些对孔子的评价,不论是极端的诋毁批判,还是基于此的极端的推重、崇拜,却说不出孔子怎么重要,这些评价的声音,不听也罢。


综上所述,孔子真正值得研究的形象就三个:素王、先师、教主。


danyboy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并且广泛招收学生的人,他倡导“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使得教育不再为贵族所垄断,使平民也能获得教育资格。孔子的教育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便影响很大,战国时代所出的诸子中,大都与其有渊源,譬如韩非子就是儒门荀子的学生。在《韩非子·显学》中儒家就足足列出了八派,可见战国时期,儒家就已经成为天下显学,为当时的中国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只有老子堪与之媲美。他提出了一套以“孝悌”为起点的修身为君子的伦理方法,以“仁、义、礼、智、信”为圣贤标准的基本社会价值观,并提出了民本主义的治理哲学。《大学》中记录了孔子所述的一个人从平凡至圣贤的大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中记载了孔子论述大道即中庸之道,也即对相对的对立面兼容并包。孔子在《易传》中详细阐述了事物运动变化中变与不变的根本道理,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再次指出对立面的互生变化是宇宙中一切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他还在各种言说中,比较广泛系统地论述了所谓的文武周公之道,并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整理而保存典籍的伟大学术家。他汇编整理的书籍有所谓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中国当时文化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

孔子还是一个伟大的和平主义者,他的反战思想是坚决的。同时孔子还是一个大一统主义者,他希望诸侯各国能走向一统,消弭纷争,而解决和平的问题。

孔子还是一个宗教色彩不浓厚的宗教家。他以修身自强的理念来指导人们通过自省、修学来改变自己,从小人变成君子,从凡夫成为圣贤,但完全不借助于神教,而是立足于人本身。因此之故,儒家在中国,起到了宗教在其他国家的功能,可谓是中国的国教,但却没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教化,从总体而言,既有一般宗教之利却无一般宗教之弊端。

孔孟所创立的儒家,有着强烈的开放包容色彩,在历史上,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进行了很好的交融,使进入中国的其他宗教都具有了世俗主义与温良恭俭让的儒家色彩。更重要的是,儒家是不反现代性的,也能与科学主义天然相容。可以说,儒家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哲学、科学思想都能高度相容而不害。

由此可见,孔子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被后人称为“素王”及“至圣先师”是毫不为过的。

朱熹记录唐人子西所录赞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毫不夸张的。如果没有孔子,中华文明是不会成为如此有自觉性的文明。

孔子是那种能打开人们内心中暗夜的明光!他也是世界历史上堪与佛陀、耶稣相媲美的人类的精神导师。


建章看世界


黑夜里挣扎的孔子与阳光下励志的圣贤

(个人评价,个人立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黑夜里,他苦苦思索如何成就名利,阳光下,他在绝望后开始以身授教,实现蒲公英式的报国梦。

颠沛流离的孔子,是最早的背包客

孔子的一生,是坎坷无奈的一生:颠沛流离,仕途暗淡。

孔子的一生是辉煌传奇的一生:首开教育先河,桃李满天下,

孔子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身已无声,死而成圣。

如此高的评价,还有谁?

可是,真如你想象的那么完美吗?

教科书里,论语中的孔子,与其他历史书籍总的孔子是一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固有缺点,人人如是。

历史长河中,

不能因为那些英雄圣贤的伟大功绩,而神话其无所不能,忽略其缺失过错;

回到现实,

也不能因为一个普通平凡,或者略显猥琐的人曾犯过错误,而否定其一切。

冷静与理性永远是值得赞赏的高贵品质。放在现实中尤其可贵。

孔子心中的小恶魔:仕途失意,无奈改办教育培训班

年轻时的孔子,很是骄傲。因为在那个时代,除了老子。似乎没有比他更多才多艺的人了。所以孔子很二。晚年的孔子,很谦虚。因为没有比他更郁郁不得志的人了。透过历史,去还原一个真正的孔子。

孔子一生,做的做多的两件事情,是关心政治,和从事教育。一者,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想让动乱的国家像曾经的周朝那样井然有序的得到治理而后安定。二者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那是一位教育者不可缺少的条件。政治与教育。后者他做的比较成功。

孔子一生,六十多岁任壮心不已。在各国之间,如他自己所说,像丧家之犬一样,带着徒儿们颠沛流离。少数时候,有人懂他,多数时候没人用它。他一生想要做官,哪怕从事教育,也是为了徒儿们能够做官。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孔子,也热衷与功名富贵。他只是个人。孔子最最得意弟子颜回死了。颜回的父亲想让孔子把他的车子卖了,为颜回买一副好棺材。孔子说,出门不能没有车啊,我还和政府官员有来往。两个老头子于是抱头痛哭。他爱弟子,也爱面子。两者取其一的话,面子更重要些吧。功名利禄,在追求不到的时候,于他,真的如浮云。

身逢乱世,讲仁义者少,行不义者多。孔子想以仁治乱,把天下诸侯贵族推上不仁不义的风口浪尖,却是万万不能。没有大海的能量,就掀不起大海的波浪。

而他所谓的仁,并不是纯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他为了做官,而与百姓渐行渐远的时候。他的仁,是变了味的假仁假义,是向统治者曲意逢迎的谄媚。人民群众。才是最大的政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若没有一点贪心,不可以做官。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野心家,权谋家,才是真正的枭雄,那些志向远大的正义之士,都是必将牺牲的棋子。人若不贪,不可做官。人心如此。人若太贪,必有大难。世道如此。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偶像派。我很好奇的是,当年,他的女性粉丝会有多少。

晚年的孔子,终于死心,开始更多的关心教育。

此图是用来搞笑的,嘎嘎

孔子死的时候,留下一曲绝唱。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一天早晨,寒冬已过,春天来临。孔府庭院里绽开了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的桃花。温暖的阳光,透过松柏枝叶洒在庭院里。蝴蝶在花间飞舞,喜鹊在枝头喳喳欢鸣……拄着拐杖的孔子走到庭院的一棵桧树下立了下来,像是等待什么人。突然间他觉得心悸气短,头冒虚汗,眼前一黑,险些跌倒。他忙用手扶住大树。这时,子贡来了。“赐啊,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孔子说道,“……唉,天气虽然美好,可是我的大限却将到了,不得不走了……”遥望着北方高高的泰山,孔子只觉得巍峨的泰山像要倾倒一样,于是情不自禁唱了起来:

泰山其颓乎! (泰山要倒了),

梁木其坏乎! (梁柱要断了),

哲人其萎乎! (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了、烂了)!

连死,都死的那么嚣张,不能低调点么。只因为,这就是圣人那。一代伟人去世,也确实悲壮。

他死后,不知多少年,儒家思想开始发扬光大。只因为,表面上的仁政与礼制可以更好的约束人民。也迎合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教育人民要听话。让秀才们,前仆后继的,像孔子一样,追求名利与富贵。得之者荣,不得者贱。如此传承,直至今日。

天降大任于孔丘:绝望之处,希望所在,坎坷失意成就教育界的珠穆朗玛峰

关于孔子一生的功绩,在下就不必和你一 一详说了,想必很多朋友知道的比我还多。笔者这里有几张很不错的思维导图,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学习一下别人的思维方式,未尝不是一种进一步。

总结孔子的心得体会

关于论语,孩子可能用得到

孔子的教案,很牛逼吧

孔子做人之道;吹牛逼时用得到


星趣树学科思维导图


一个统治阶级当中难得的清醒者。

当时是贵族政治时代。他知道,贵族占有了整个社会财富分配的制高点,但是如果任由贵族按照他们自己的欲望去占有社会财富的话,那么底层人民可能就会活不下去,反过来有可能会颠覆整个社会的结构。这样就会产生动乱,而这样的结果对于统治阶级也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他提出来的思想叫做“克己复礼”,叫做“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告诫统治者,不要让自己的欲望过于放飞,一切行事要在“礼”的框架内。这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安全线,在这个安全线之内,社会结构就可以保持相对的安定,贵族也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他的贵族,小民百姓也不至于被压迫得过于厉害。

他提倡的是“仁”,而“仁义”的道理就是“将心比心”,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忠恕而已”。忠者,中心;恕者,如心。说到底就是将心比心。这给他的思想蒙上了一层人性的光辉。他告诫统治者要讲仁义,要给底层百姓以生存的空间,这样说到底,对统治者也有好处。

他本来想将他的这套思想在各个诸侯国中推行,首先在他所在的鲁国推行,但是掌握权势的那些大贵族,根本不可能那样心甘情愿的克制自己,反而让他在权力的斗争当中落败。

于是他周游列国,到处去推销他的这套思想,处处碰壁,急急如丧家之犬。

游说诸侯不成,他就把希望放在了“关心下一代工程”。他著书立说,述而不作,招生办学,有教无类。他在重点培养“士”这个阶层。既然诸侯不愿意行他的道,那么他就培养一批能够行他道的诸侯辅助人员,由此曲线救国,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士”,本来是贵族的最低一等,并没有封地,但是又具有贵族精神,也就是“君子之道”。他们并不是owner,但是却能够帮助owner打理日常的政治事务。这是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群“职业经理人”。所以孔子实际上是2000多年来管理政权的职业经理人的大宗师。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

这个“师”,是帝王之师,也是士子之师。帝王本来不是非听他的不可,但是,在他那些优秀弟子的努力营销之下,那些有天下的帝王们逐渐认可了,他的这一套,在夺取天下的时候,可能不怎么管用,但是要治理天下,还非用这一套不可。这一切从汉朝开始。

虽然后世统治者推行的,或者传播的孔子思想,也许离孔子本来的原意已经离题万里,统治者都是拣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才大力提倡,但是他基本的思想还在。

通俗来讲,他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告诫大家,都不要玩得太过,要保持中庸,不然大家都没得玩儿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对统治阶级是一种约束。虽然每每这种约束并不能够抵抗得住权力的欲望,但是好歹聊胜于无吧。

以上算不得对孔子完整的评价,只能说从某一个角度说说我对它的理解罢了。希望能给大家开阔一下思路。


轩辕十四Rex


孔夫子对中国人的影响,从汉武帝那一朝开始可谓天下第一人了,孔子思想形成到成熟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到后来被后人推崇为儒家学说创立者,实则这一成功有叁方面推波助澜,第一当然是统治者,孔子的东西对统治一者太有用了,从做人,做事,经商做官无不有孔子理念,更重要的是统治者从孔子学说里找到治国安邦大政方针,所以天下皇帝对这现成的东西为何不用呢?汉武帝之前推崇道法治国,许多国家大政讲不精透,民众对国家向心力淡溥,孔子学说正好弥补了这以点。二是仕大夫们找到了庙堂内外发挥聪明才智的道路,相当长时期孔孟之道就是治国安邦之道。三是民众在对孔子学说的认可。从隋唐后国家选仕都两年小考三年大考,普通人家孩子通过考试可入仕,这条道路吸引了天下多少代寒门子弟,而国家所考大都与孔孟之道和儒家学说有关,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学说成就了无数报国志士。孔子在中华文化地位有自成,有给予,也有需要,孔夫子学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华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孔子在中国人心中就是文王,文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