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說起東北人一定逃不掉那讓人印象深刻極具傳染力的滿口茬子味的東北話,有這麼一種說法,宿舍裡只要有個東北人,那其他地區的什麼重慶湖南廣東的普通話統統站一邊去,一個學期下來個個嘴裡說的都會是東北普通話。東北話影響力這麼大,還有“東北十怪”也很引人注目。

1、火盆熱炕烤爺太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爺太”是一種泛指,即指上了年齡的老年人。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有時甚至能達到零下四十多度,在還沒有暖氣之前,東北地區普通人家的取暖方式主要是火炕。寒冷季節,一家人圍坐在熱炕上,最冷季節再在熱炕上放置一泥盆放入熱灰或碳火,火盆內還可烤地瓜、生苞米棒,整個屋子都會有暖暖的香味兒。這種情景在南方可是完全見不到的。

2、反穿皮毛襖在外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舊時人們穿羊皮大衣時,往往反穿即毛朝外皮朝裡。既可以抖掉雪花,而且更抗寒且耐磨。現在有了羽絨大衣之後就很少見了,在林區、礦區等偏僻地區還偶可看到。

3、不吃鮮菜吃酸菜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東北地區天氣寒冷,結冰時間長,冬天是沒有新鮮蔬菜吃的。於是,為了能在冬天也吃上白菜,聰明的東北人便發明了用新鮮大白菜漬酸菜的辦法,醃漬好的酸菜既酸脆可口,又可使大白菜保存越冬。先將大白菜洗淨層層擺放在大缸內壓實,注滿水後,再用石塊壓住,放置屋內陰涼處,待其自然發酵適度即可食用。

4、“嘎哈啦”人人愛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嘎拉哈”是用狍子、羊、豬等小牲畜的膝蓋骨做成的一種原始玩具。如今會玩“嘎拉哈”的人已不多見,“嘎拉哈”更成稀罕物,有的地區已將玩“嘎拉哈”列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姑娘叼個大煙袋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舊時,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不過她們不是抽捲菸,而是使用菸袋杆抽自己家種植的旱菸,菸袋杆上多繫有玉、瑪瑙等菸袋墜兒。抽旱菸既可以在勞動中抽菸燻蚊蟲,又可以在晚間勞動之餘抽菸解乏度過漫漫長夜。

6、四塊瓦片頭上戴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這指的就是普通人防寒的皮帽子。這“瓦片”既形容是戴在頭上的皮帽子的外形,也形容其防寒的效用。

7、煙筒砌在山牆外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主要是指茅草房或土坯房的取暖方式——火炕。人們將火炕砌成連二大炕、連三大炕(兩間或三間房子砌成相連的大炕),然後將煙筒砌在房山,用於取暖的煙在大炕煙道盤旋後從煙筒直接排出,既通風好燒又排煙順暢。這種取暖方式既可取暖,又可利用熱炕烘乾糧食、菸葉等食品和日用品。“煙筒砌在山牆外”除上述所指外,也指存放未脫粒的玉米棒的“苞米樓子”即糧食囤子,“苞米樓子”外形極似既粗又高的大煙筒。

8、冬包豆包講鬼怪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粘豆包為東北地區傳統食品之一,有很長的歷史。包粘豆包時,首先將大黃米碾成粉和成粘米麵,烀熟芸豆搗成糊狀做餡,包成團狀蒸熟即可。粘豆包柔軟又筋道,又好吃又耐餓,吃不完也可凍起來。這一“怪事”說的就是人們邊包粘豆包邊講一些鬼怪故事、家長裡短、閒說話、閒嘮嗑。

9、養活孩子吊起來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這是受滿族生活習俗的影響之一。舊時,東北地區人家的住房多為茅草房,沒有灰棚,房檁、椽子裸露在外。婦女將嬰兒平放在搖籃(育兒工具之一,也稱悠車、晃車)內,再將搖籃用皮條或繩子掛在屋內的檁子或椽子上。孩子的母親坐在熱炕上,一邊做針線活,一邊搖動搖籃使孩子睡覺。

10、窗戶紙糊在外

東北人除了滿口茬子味兒的“嘎哈”,還有這引人注目的東北十怪?

窗戶紙是一種用蘆葦、蒲棒草、線麻等製成的質地很薄又柔軟、發黃的紙,再加上膠油、桐油、蘇子油加鹽水噴塗,既防潮且因薄而略微透光,但拉力不強,東北歇後語“窗戶紙糊玻璃 —— 一捅就破”說的就是這種現象。舊時東北人家貼窗戶紙習慣將窗戶紙貼在窗戶外面而不是貼在裡面,這是因為將窗戶紙貼在外一是防潮即防止室內潮氣侵蝕窗戶紙,二是防止大風吹破窗戶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