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我国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最新出台的医疗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我国将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使更多的公民能够享受基本医疗,医药市场的容量将因此会有巨大的突破,使得未来几年我国医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998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增长率相当于同期GDP增长率的2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医药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约113倍,远高于美国同期的12.7倍和日本同期的6倍。中国近年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之一,中国药品市场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容量接近2,200亿美元。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基本情况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医药流通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近十年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适应市场发展和规模化的需要,开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一些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产业化升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自动化立体仓库储存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采用,一些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大大提高了医药物流的作业效率,降低了差错率,进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医药物流成本。

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流通行业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升级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0%,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2017年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有所放缓,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进一步提高,医药电商开启资源整合的平台化发展之路,医药物流市场竞争明显加剧。

《报告》预测,2018年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行业结构将加速调整分化,资本将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同时,医药电商发展模式日新月异,智慧供应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药品流通行业和企业软实力日益增强。

3 、行业的周期性、区 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和季节性

医药行业是民生基础行业,医药流通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子行业无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由于受每年一季度的春节长假影响,一季度的销售明显低于其他季度,因此医药商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季节性。

(2)区域性

医药流通企业经营受区域性影响较为显著,药品招标采购与配送管理制度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区域半径。现有已上市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区域分布如下:目前,我国执行以省级为单位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由于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供应保障的速度和质量事关重大,因此各省招标采购方案对中标药品的配送企业资质、配送时限等均有严格的限制。如某些省为保证药品配送及时性和服务质量,严格限定进入医疗机构的中标药品只能由生产厂家直接配送或由生产厂家委托注册在当地(地市级区域)的配送企业配送,且规定“接受中标生产企业委托配送的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在医疗机构发出购药计划后24小时内送达。省属医疗机构配送的,每周配送在5次之内;向市、县级医疗机构配送的,每周在3次之内;向乡镇医疗机构(社区)配送的,每周在2次之内。属疫情、灾情、突发性事件和急救及加急供货的药品应及时配送”等;此外,基层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两票制”的推行,对医药流通企业终端覆盖能力及配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药品招标采购与配送管理制度以及医改政策的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受限于配送时限、物流成本和终端覆盖能力等因素,只能在本企业服务的区域半径内进行药品配送,这决定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区域性特点。

在省级区域内覆盖面广、配送能力强的医药流通企业由于契合了行业政策并能较好满足上游供应商和终端客户对渠道的需求,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4 、行业进入壁垒

(1)行业准入壁垒

医药流通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特殊行业,国家药监部门为了加强对医药企业的经营监管,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企业要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这极大提高了行业进入的门槛。目前国家药品主管部门为严格控制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数量,对于新办医药流通企业在场地、设施、资金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批准十分严格。

(2)资金壁垒

医药流通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和购置运输设备以及投入相应的流动资金,才能完成日常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医药商业行业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行业,要做到“低成本、高利润”的经营,就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医药连锁经营普遍采用直营方式,因此要实现规模化经营,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目前为了规范医药经营企业,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对于新进入者的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进入者的资金是否雄厚成为了在医药商业行业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3)品牌壁垒

医药流通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往往取决于所拥有的知名度、信誉度,这便是品牌优势。由于医药消费关系到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医药消费具有较强的惯性。消费者会青睐于到熟悉的、有品牌信誉的医药终端消费、购药。当消费者对固定场所、购药服务对象形成习惯,在没有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或者负面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其原有的惯性行为。另一方面医药供应商也更愿意与具有品牌知名度和经营规模的企业合作。因此,先进入行业的医药流通企业将拥有熟悉稳定的供应商、拥有较强的客户吸引力,这对于后来进入者将形成品牌壁垒。

(4)专业人才壁垒

由于药品是特殊商品,品种规格众多,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对药品的运输、存储、管理、全程跟踪与监控等都有强制要求。所以医药流通企业不仅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而且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执业药师、有经验的业务管理人员、市场开发人员;有零售服务经验、批发服务经验、物流配送经验的物流人员等。但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需要时间的累积,因此,这对新进的医药商业进入者而言,很可能面临着缺少熟悉医药商业运作管理人才的风险,一旦负责人员对问题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危及整个企业的信誉和名声,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5、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呈现出整体分散,趋于集中的竞争格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批发企业数量总体依然偏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毛利率持续下降,行业的整合也不可避免,业务模式领先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面临整合行业资源的历史机遇。同时,越来越多的上游制药企业销售渠道扁平化,对分销商进行梳理,将没有网络终端优势的分销商进行清理,这也为行业整合提供了契机。以发达国家医药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的提升仍有巨大空间,在未来一段时间,行业集中度将会是一个加速形成期。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规模小、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逐步通过兼并重组、破产等方式退出市场,从而使医药行业的各种资源向优势商业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

(2)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6、行业竞争格局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全国性的医药商业企业有国药控股、华润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和九州通。国药控股营业收入已经突破千亿,成为国内第一个销售过千亿的医药商业公司,该公司利用原有计划体制时在相关省市建立的医药分销网点以及在有关省市通过收购兼并方式新增的地方性医药公司,建立起一个可以覆盖中国主要行政区域的医药分销网络;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销售规模不分上下,上海医药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华润医药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组安徽华源、华润三九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的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华润医药产品和服务遍及全国29个省(区、市),在药品制造和医药分销方面均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领先优势,并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