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有“内斗”!“来电”要告“街电”侵犯其核心专利

共享充电宝有“内斗”!“来电”要告“街电”侵犯其核心专利

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共享充电宝应运而生,高频出现在各大商场、餐馆、咖啡厅,给“手机族”们续航电量,满血复活。在需求的刺激和资本的不断猛砸下,共享充电宝经过1年多行业洗牌,“来电”和“街电”已经形成了瓜分共享充电宝市场的格局。

共享充电宝有“内斗”!“来电”要告“街电”侵犯其核心专利

(街电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有“内斗”!“来电”要告“街电”侵犯其核心专利

(来电共享充电宝)

事实上,专利大战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常态。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有关专利纠纷的案件已经达到45起之多,诉讼最为频繁的当属来电。其中,来电对街电发起了24起专利诉讼案,对有电、租电等品牌也先后提起了多起诉讼案。

共享充电宝有“内斗”!“来电”要告“街电”侵犯其核心专利

表面是专利厮杀,实质是市场额争夺战

从去年开始,一场长达一年的专利拉锯战在“来电”和“街电”展开,2017年3月起,来电科技就有关6项专利技术对街电发起了累计24件诉讼,涉及赔偿金额6600万元。

当然,“礼尚往来”,2017年5月,街电宣布以1亿元的价格购买了有关共享充电宝的3项专利,并在2017年7月,对来电提起了的知识产权诉讼,涉及赔偿金额300万元。目前案件还在审理当中。

看似平淡无奇的专利厮杀,实质上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共享充电宝领域在共享经济的大盘中,已经算是相对边缘的市场,互联网业界人士认为,共享充电宝以目前的盈利模式和移动充电技术的可见冲击,将面临严峻的行业困境。所以在有限的市场中,有电和街电的专利厮杀,实际上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话说回来,专利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行业垄断生产。专利作为企业的免死金牌,在市场惨烈的竞争中异常重要,一个企业的发展,近者在国内,相互厮杀,小打小闹;远者在国外,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中兴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