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經濟發展平緩 「向東看」前景光明

俄羅斯政府和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經濟增長緩慢但總體形勢平穩,其內外部環境積極和消極因素並存。一方面,美歐持續制裁使俄經濟面臨挑戰;另一方面,中俄經貿合作穩步推進不斷惠及俄經濟。

增長平緩有隱憂

新華網報道,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達22.24萬億盧布(1美元約合63盧布)。今年1月至5月,俄工業生產同比增長3.2%,農業生產增長2.5%,貨運量增長3.1%,零售總額增長2.4%。

俄羅斯國民經濟和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謝爾蓋·海斯坦諾夫將今年上半年俄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總結為“低速增長,景氣度不甚理想”。海斯坦諾夫說,目前推動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俄政府部門通過大規模投資,支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例如架設跨海大橋、改擴建世界盃足球賽場館及配套設施等。這類大項目帶動了俄經濟領域的需求。

談及有利於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主要外部因素時,海斯坦諾夫表示,俄是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之一,當前國際石油價格維持較高位對俄利好。據俄官方數據,該國大約30%的經濟活動受國際油價影響。一些研究機構表示,如果算上與石油行業相關的經濟領域,該國約有60%的經濟活動受國際油價影響。

“對俄經濟增長不利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是西方繼續對俄製裁。”海斯坦諾夫說。他表示,2014年西方開始對俄經濟制裁後的一段時期,俄經濟並未受到嚴重影響。但美國今年4月份發起的新一輪制裁,可能會嚴重影響俄經濟利益。

海斯坦諾夫預計,今年下半年,當俄政府對基礎設施項目大規模投資的拉動效應釋放完後,俄經濟增速會有所下降。但總的來說,反映俄經濟形勢的大部分數據都顯示,目前俄經濟暫無嚴重問題。

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先前發佈的報告,2018年俄經濟增長率預計為1.9%,低於之前預測的2.1%;2019年經濟增長率為1.4%,也低於之前預測的2.2%。

“向東看”前景光明

隨著中俄兩國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對接,中俄經濟合作進入縱深發展的新階段,而俄羅斯大力實施的“向東看”政策,為中俄經貿進一步發展釋放更大合作潛力。

據中方數據,2017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840.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0.8%。今年1月至5月,雙邊貿易額同比增幅超過26%,預計全年貿易額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表示,當前中俄經貿關係正以貿易為基礎,投資為動力,大項目為重點,地方合作為支撐,加速提質升級。去年,中俄聯合研製遠程寬體客機項目的合資公司正式組建,中石油和絲路基金參股的亞馬爾液化氣項目一期順利投產。與此同時,能源、核能、航天、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戰略性大項目合作也取得重要進展。雙方還在積極推進數字經濟,著力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李輝說,俄羅斯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支持者和關鍵合作伙伴,中俄雙方啟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並取得了早期收穫。前不久,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中俄已啟動歐亞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以“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為主線的合作格局進一步鞏固。

觀察人士表示,中俄經貿合作內容豐富,領域廣闊,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俄東方經濟論壇、中俄博覽會等諸多平臺,將助力兩國地方和企業合作。從長遠看,兩國經貿合作穩步推進將惠及俄羅斯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