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有個「荊老衛」又在請客 等活兒的農民工赴「宴席」

郑州有个“荆老卫”又在请客 等活儿的农民工赴“宴席”

大河報 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通訊員 姜秋霞 文圖

“老衛哥來了,咱們排好隊按持續來,人人有份。”7月12日,鄭州的氣溫升至33度左右,雨水還沒有光臨綠城,但是空氣中則是高溫潮溼。徒步戶外,一會兒工夫讓人汗流浹背。

上午10點多鐘,在嵩山南路立交橋下,59歲的荊體運將他熬製好的一大鍋綠豆湯,以及購買的100多斤西瓜,運送到這兒“請客”——赴宴的人們,是環衛工和等活兒的農民工。

天氣炎熱,荊體運煮綠豆的時候,特意往裡面放些白糖,“大夥兒是下力氣的人出汗多,一旦缺水了,很容易中暑。”

郑州有个“荆老卫”又在请客 等活儿的农民工赴“宴席”

感動:“鄰家大哥”常做不平凡小事

今年59歲的荊體運,家住二七區嵩山路街道辦事處黃崗寺社區工人路小區,作為一名普通的當地居民,自家房子拆遷後,他分得了數百平米房子。與同村人相比,日子過得還可以。“我姊妹6個,從小家裡窮。吃的穿的非常匱乏,感受過餓肚子的難熬日子。”荊體運稱,幾十年過去,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住上了高樓、用上了高檔家電,但是自己從內心裡覺得,“不能丟掉艱苦樸素的本色。”

2009年,他在家門口的南三環一帶,當起了一名環衛工。整日裡和環衛工打交道,深知他們進城務工不易,而這個區域,又是農民工找零工活計的聚集處,日子久了,又感覺他們的艱辛,“看著他們,就像當年的自己。我有一點能力,就想幫一把。”從當年開始,荊體運每年為附近農民工提供冬被、棉大衣、衣服近百套,為需要回家的但是沒有路費的困難人員提供逾千元車費。起初,家裡人看到這麼大的開銷,也有些不同意,“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妻子後,他們贊同這個做法。”

“老荊比我大兩歲,我感覺他就像鄰家大哥,對我們非常熱心關照。”在現場,一位來自周口的李姓農民工喝著綠豆湯,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說,雖然天氣比較炎熱,暫時還沒有找到活幹,但是感受著荊體運的善行,心裡覺得一陣陣溫暖。

郑州有个“荆老卫”又在请客 等活儿的农民工赴“宴席”

說法:老荊熱心被人稱作“荊老衛”

7月12日,從天氣預報上獲知,當日氣溫依很高,且空氣溼度比較大,他二話沒說,立即購置了100多斤西瓜,並熬製好一鍋綠豆湯,像往常一樣給大家送來了,降溫防暑。

在他家裡,荊體運珍藏著農民工給他的感謝信,儘管過去多時,但是至今讀起來,依舊感人:“我們是河南省禹州市的民工,在黃崗寺附近打零工。由於工資收入不穩定,吃、住、行都十分困難,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在這萬分困難的情況下,荊老衛為我們提供許多幫助,送我們衣服,還為我們買好回家的車票,在外地打工,能受到這樣的幫助心裡真是太感激了……”

信裡的“荊老衛”,就是荊體運,因其從事環衛工作熱心助人,被大夥親切喚作此名號。 黃崗寺社區工作人員說,農民工、環衛工人都是“老衛”幫助的對象,酷暑送清涼,嚴寒送溫暖。

去年冬至,他自費2000多塊錢,購買了水餃、包子把它們做好後,送給大夥免費享用。平日裡,他也是常常把自家做的飯菜,提供給環衛工、農民工食用。和他們不相識,是什麼原因想幫助大家呢?“大部分人說這樣做不賴,但也有人說我傻,掏自己的錢白請客,划不來。”

荊體運動情地說,他是從苦日子走過來的人,這些年日子富足了,打心眼兒裡感謝好政策。馬上60歲的人了,錢多錢少對其來說,沒啥太大的意義,“只要身體健健康康,一家人開開心心,就非常滿意了。幫助他人,我很樂意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