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享汇”带来肖克莱的复仇——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局及突破

“科技创享汇”带来肖克莱的复仇——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局及突破

龚轶,东微半导体创办人,曾在美国超微半导体、德国英飞凌科技从事存储器、汽车电子研发工作10多年,2008年回国联合创办东微半导体,致力于半导体器件创新和产业化。经过10年的努力,东微半导体已是国内高性能功率器件fabless公司的领导者,其主力产品之一的GreenMOS已在国内大量充电桩中得到应用。同时,团队积累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专利技术,使得国产功率器件在工业及汽车级应用上打开了一片天地。

活动以“肖克莱的复仇——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局及突破”为主题。龚轶从半导体的来源入手,浅显易懂地分析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困局和突破,并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验,剖析苏州半导体产业的特点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给园区出谋划策,对苏州本地半导体的发展提出重要的指导和建议。

“科技创享汇”带来肖克莱的复仇——中国半导体产业困局及突破

半导体被称为国家工业的明珠,亦即信息产业的“心脏”。半导体发展史就是现代物理学发展史,而作为半导体晶管领域的集大成者肖克莱便为今天的讲座写下最接地气的注脚。

现代半导体制造便集各学科之极限,1000步以上的工序,涉及物理、化学、基础材料、机械、控制、电子、信息化等全方位基础知识。半导体技术是人类一个多世纪的智慧结晶,即便是美国也无法独立完成半导体制造。尽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凭借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生产群体,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

半导体产业给先驱者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繁荣,铸就了当今世界以美日为首的科技强权。然而,龚轶特别指出,随着能量的加持,成本也会增加,但是半导体≠高毛利。半导体产业已成为基础架构,其发展红利已成为过去。少数公司仍可维持高毛利,这些公司往往拥有了独特制造技术和不可取代性。

而中国如何摆脱困局的突破口,是值得业界人思考的一件事,这个突破口也是龚轶和他团队在做的事——功率半导体就是中国最好的突破口。龚轶指出,当下发展大热的人工智能不能救国产半导体,因为它不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技术,同时算法+EDA≠半导体。而新能源汽车是功率半导体需求最大的增长点。

就东微为例,东微半导体是国内第一个产充电桩核心功率器件的设计公司,也是最早进入工业及汽车级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公司,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垄断。产品全面进入日本、韩国、台湾、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客户群体包括三星、创维、艾默生、ABB在内的国际一线厂商。公司自2016年以来每年产值增长300%,目前在国内高性能功率半导体领域已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苏州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步早、人才储备多,但产业链本地化程度不高。对此,龚轶表示:“我建议重点扶持已在苏州落地超过一年、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把资金和政策放在重点企业上可产生倍增效果,更好地抓住国家政策红利地窗口期,增加本地半导体公司的数量。”活动中龚轶继续直击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痛点,为与会人员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