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故事 讓你了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上個世紀,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社會學研究時,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即在公元前500年前後這一時間內,全世界各個文明都出現了一批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且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他們塑造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之處。

“公元前500年”,如同一個軸心,把前人的思想成果一筐而盡,也深深影響後人至今。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卡爾·雅斯貝爾斯將這一奇特的現象命名為“軸心時代”,成為之後研究東西方史學、人類學和哲學等學科一個無法繞過的課題。

那個著名的“軸心時代”,在華夏大地上出現了“百家爭鳴”,成為中國文化中奏起的最輝煌的樂章。在眾多學者的研究中,都認為周文化是諸子百家的源頭,亦是中華文化之源。那麼,這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從西周歷史和發展的“大事件”中,我們或許可窺一斑。

鳳鳴岐山

殷商末年,紂王無道,西伯侯姬昌在岐山善施仁德,西岐大地河清雲慶、物阜民熙。時日,有鳳來儀,聲聞於天,拉開了一個偉大王朝的序幕……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文王訪賢

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據《史記》記載,他是“東海上人”,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水有大功,其出生時家境已衰。

雖然生活困窮,但他卻不失“貴族氣質”,精通軍事謀略和治國安邦之道。此時殷紂無道,而西伯侯姬昌卻賢名在外。於是,姜子牙以72歲高齡垂釣於渭水之濱的磻溪,想借釣魚的機會接近西伯侯姬昌。

有一晚,姬昌夜夢有“飛熊入懷”,認為是吉兆。次日,春光明媚,風和日麗,姬昌外出踏青。至渭水河畔,見一白髮老者在河畔垂釣,奇怪的是那釣竿之上是直鉤,無食無餌,且離水三寸。姬昌非常詫異,這樣釣法千古未聞,焉能得魚?正在此時,只見水面微蕩,老者釣竿一甩,一尾錦鱗被釣了上來。姬昌大驚失色:此人定非凡品!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與他談論後,姬昌大喜,認為姜子牙是個奇才,且子牙號飛熊,正應“飛熊入懷”之夢兆,便請他一同乘車而歸,尊為太師。

也有傳說認為,姬昌還親自為姜子牙拉車,走了八百步,留下了“文王拉車八百步,當有天下八百年”的佳話。

呂尚歸周後,積極幫助西伯侯推行德政,並策劃何如推翻商紂暴政,並獻出了很多用兵的權謀和奇計,之後西伯伐崇、密須、犬夷,大作豐邑。司馬遷在《史記》認為,當時能形成“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形勢,多半是姜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

武王伐紂

文王死,武王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姬發謹遵父親遺命,在姜太公的輔佐下,與周公、召公一班兄弟齊心協力,勵精圖治,西岐國力越來越強盛。

繼位九年後,姬發決定檢驗軍隊的實戰能力,搞了一次大型的軍事演習。他親率大軍向東進發,來到了黃河南岸的盟津,在那裡舉行了誓師大會,史稱“盟津之誓”。這次到會的諸侯和部落首領有八百人,聲勢浩大,他們紛紛建議馬上討伐紂王,但武王認為時機還未成熟,所以暫且回師。

又過了近兩年,商紂王更加暴虐昏聵,殺害王叔比干,囚禁賢臣箕子,荒淫無度,日夜作樂,任由佞臣把持朝政,忠良紛紛逃亡,朝綱一片混亂。姬發感到時機已經來臨,於是決定出兵伐紂。

公元前1046年,姬發親率戰車300乘、虎賁之師3000人、甲士45000人東進伐紂,同時招集眾諸侯再次會師於盟津,組成聯軍殺奔朝歌。開至距朝歌城外七十里的牧野時,在那裡召開誓師大會,弔民伐罪,歷數商紂王“自絕於天”的種種罪行,鼓舞軍隊和商紂王決戰。

而此時,商紂王的主力部隊還在東夷平叛,一時調不回來,無奈之下,他只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虜武裝起來,湊了七十萬人開向牧野。

七十萬眾,聽起來很強大,但其實這支奴隸和俘虜組成的軍隊毫無戰心,剛與討伐軍相遇,就發生了“倒戈”,即掉轉矛頭引導討伐軍殺向商紂王。結果,紂軍大敗,商紂王連夜逃回朝歌,眼見大勢已去,他登上平日飲酒享樂的鹿臺放火自焚。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700多年後,梁惠王與孟子談論此事,梁惠王問:“武王伐商,是以臣殺死君王,這是弒君啊!這符合仁義嗎?”孟子笑了一下,回答說:“我只聽說過誅殺了一個獨夫商紂王,沒聽說什麼弒君(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禮樂天下

西周初年,主少國疑。周公輔佐成王,排內憂、徵外患,天下遂興。時人久經戰亂,為安社會民心,周公制禮作樂,整肅綱紀,中國從此進入禮樂文明時代……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制禮作樂

周公姬旦為周文王第四子,因其采邑在周,故稱周公。“周”是哪裡呢?《史記•魯周公世家索引》解釋:周,地名,在岐山之陽,本太王所居。錢穆先生指出:“其地在今陝西省岐山縣。”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周公輔佐周武王伐紂滅殷,武王死後,又輔佐其子成王治理國家。此時,西周初定,為了鞏固政權,教化社會民心,周公“制禮作樂”,即在政治及文化方面制定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

周公制禮,是他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功績,也是其一生中最亮的閃光點。周公對夏商之禮積極改造,形成了全新的、系統的宗法制度,涉及朝堂、社會、人性倫理綱常諸多規矩,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井田制等,這一系列宗法制度對中國古代社會影響極其深遠,下至清朝滅亡,近三千年時間裡,很多思想制度仍秉承於周公。

與“禮”相輔相成的“樂”,即西周的雅樂,是各種禮儀所用的音樂。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記》所謂:“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單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即從音樂當中可以體察到世事人心的變化,瞭解到民心民意,好的音樂可以教化人心,靡靡之音則禍國亂政。所以孟子才會說:“齊王如果真的愛好‘樂’,那麼齊國也就治理的差不多了!(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周公制禮作樂,對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後世,孔子提到周公制禮作樂的事,還讚賞不絕。如今,岐山周公廟還有樂樓等存焉,為紀念週公制禮作樂這一壯舉。

值得一提的是,周禮的禮並不是我們今天認為的儀式或者禮節。周禮之大用,在於調節各階層政治秩序,安定世道民心,往往是與“善政”聯繫在一起的。《左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可引發我們的思考:公元前537年,魯昭公去晉國參加外事活動,從郊勞至饋贈各種外交儀式,魯昭公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晉國大夫女叔齊卻說:“魯昭公只是擅長儀式,而不是周禮(是儀也,不可謂禮)。”因為周禮是要“守其國,行其政令,無所失其民”,但現在魯國大權旁落大臣手中,國政被三大家把持,老百姓境況堪憂,這哪裡算得上是知禮!

周公吐哺

成王年幼,處理朝廷大事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輔政大臣周公的肩上。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據說周公有一天吃飯時,菜剛放進嘴裡還沒嚼,來了位重臣求見。周公立刻把菜吐出來去會客。經常一頓飯要會客好幾次,把菜吐出來好幾次。

不光飯吃不好,洗頭也不消停,有一次周公要洗頭,剛把頭髮散開,就有人上門求見。沒等頭髮洗完,用手挽著頭髮,先去會客。所謂“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正因為有周公這樣國家級勞模宵衣旰食的勤政,建立不久的周朝政局才穩定下來。後世曹操在詩中評價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分陝而治

五個故事 讓你瞭解周文化如何形成

成王年幼,便由周公和召公輔政。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周公和召公二人遂決定分陝而治。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剛剛講了周公的故事,那麼召公是怎樣的人呢?據記載,召公也非常勤政愛民,經常深入基層察訪,問政於阡陌之間,訣訟於甘棠樹下,寧勞一身而不

百姓。每每輕車簡從,粗茶淡飯,處理政務公道正派,為人和藹可親,百姓非常感動,特別敬仰,於是編了首民歌來贊,就是《詩經·召南》中收錄的那首《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憩”,百姓對甘棠樹的一枝一葉都不砍伐折壞,可謂愛之有加,這種愛源於對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如今,岐山周公廟還有“甘棠重陰”的石碑,亦為懷念召公之德。(寶雞新聞網記者 黃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