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撥備率下調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

卓屹金服副總裁 時誠

2018年新年伊始,金融部門去槓桿升級戰的號角已經吹響。央行和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針對同業業務、表外業務、債券交易等發出多個重磅政策,均旨在遏制金融市場高槓杆和防範金融風險。在“防風險”的監管基調下,自去年起金融部門去槓桿政策密集發佈,高槓杆亂象初步得到遏制。

與此同時,春節前“一行三會一局”聯合發佈了新規的徵求意見稿(《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從徵求意見看,以後小微企業的融資可能會更加困難,融資渠道會更少,融資成本也會提升。

3月6日,銀監會下發了《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明確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

所謂銀行撥備率,是指銀行要提前從利潤中預估一定比率,預備沖銷未來可能真實出現的壞賬。根據卓屹金服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末,我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0.55%。按此數據計算,如果產生1元不良貸款損失,商業銀行需要提取1.81元作為衝抵、核銷壞賬準備。因此,撥備率下調對銀行算是減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資本金壓力。

那麼,撥備率下調對民間借貸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實際上,撥備率下調彰顯了商業銀行目前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包含不良貸款率較高、資本金較為緊張等。圖1是2003-2016年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的總負債圖,從圖中可以看到,近年來大型商業銀行的總負債出現了增加的趨勢,也可以顯示出商業銀行轉型的壓力較大。

銀行撥備率下調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

圖1 2003-2016年大型商業銀行的總負債

雖然2018年我國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但是在金融去槓桿、資管新規等政策的影響下,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會越來越高,融資渠道也會越來越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