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視爲偶像的日本將軍,戰後親自下令就他的雕像不能拆

近代日本史就是一本侵略史,也是日本週邊的苦難史,但實事求是的說在日本崛起的過程中的確誕生了一大批名將,日本的崛起離不開這些運籌帷幄殺伐果斷的將軍們,這些名將帶領日本從一個弱小的封建島國,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一直以來作為學習對象的清國,之後又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有“歐洲憲兵”之稱的傳統列強沙皇俄國,創造了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奇蹟。


這兩場戰爭中日軍均是賭上了國運投入到戰爭中,四處貸款借債投入到軍隊建設中,如果失敗整個日本的經濟將陷入崩潰,日本將徹底失去崛起的機會,正如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喊到的“皇國興廢在此一戰”,伊東祐亨,桂太郎,山縣有朋,兒玉源太郎,乃木希典等一大批日軍將領傾盡全力,最終帶領日本走向崛起躋身列強。在這些將領中有一位以低調聞名,兩場戰爭都是作為主要指揮官,功勞卻都願意讓給自己下級,作為明治“九元老”之一卻無心政治,只想做一個純粹的軍人投入到軍隊建設之中,他就是外號“遲鈍的大山”,卻在日後成為軍人典型的日本元帥陸軍大將大山岩

麥克阿瑟視為偶像的日本將軍,戰後親自下令就他的雕像不能拆

大山岩出生於四強藩之一的薩摩藩的一個武士家庭,早年和日後同為九元老的黑田清隆一同學習西方的火炮技術,並在倒幕戰爭中親自設計了火炮,1870年被派往歐洲學習軍事知識,在歐洲期間作為觀察員經歷了普法戰爭,見證了當時日本學習對象法國被普魯士的職業軍隊打的一敗塗地,老毛奇的以炮兵為核心的戰法讓他打開眼界,決心回國以後以普魯士為模板建立一支現代化陸軍,這也成為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麥克阿瑟視為偶像的日本將軍,戰後親自下令就他的雕像不能拆

在歐洲學習回國後大山岩一路飛黃騰達,1880年任陸軍卿,1885年任日本帝國首任陸相,1891年晉升陸軍大將。出任陸相後將主張學習法國建設軍隊的大批將領清洗出軍隊,日本陸軍在大山岩的帶領下逐漸走向現代化,成為了和普魯士軍隊一樣的高度職業化的精銳部隊。苦心經營陸軍多年之後,大山岩認識到日本軍隊已有一戰之力,日本應當爭取與軍隊實力相當的國際地位。便開始積極籌備對外侵略戰爭。

麥克阿瑟視為偶像的日本將軍,戰後親自下令就他的雕像不能拆

1894年藉助朝鮮動盪,策劃發動了甲午戰爭,首先將日本擴張的目標指向腐朽無能的清帝國,戰爭爆發後大山岩親自指揮日軍第二軍,指揮日軍在花園口登陸,攻佔金州、旅順,圍攻威海衛,為戰爭勝利立下頭功,並在威海衛接受了北洋水師的投降,中國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日本獲得了朝鮮臺灣澎湖列島,和相當於4年財政收入的賠款,在大山岩的帶領下踩著清朝的屍體崛起。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大山岩由於穩重的作風深得天皇信任,取代了呼聲極高的山縣有朋出任滿洲軍總司令,山縣有朋也自知軍事才能不如大山岩,甘心在後方活動為他提供支持。大山岩也在日俄戰爭中回報了同僚的信任,將自己多年對戰爭兵法的研究發揮的淋漓精緻。遼陽會戰率領13.5萬日軍將22萬俄軍逐出遼陽,為日軍拿下首勝。沙河會戰在此以13萬對抗22萬,用一半的傷亡擋住了俄軍的攻勢。旅順口攻堅戰在乃木希典肉彈戰術死傷慘重之時派遣兒玉源太郎按他的戰術指揮,5天時間即攻下203高地,迫使俄軍投降。最後的巔峰決戰奉天會戰,大山岩統帥日軍精華5個軍27萬軍隊大戰35萬俄軍,身兼總司令參謀長,效仿毛奇在色當戰役的指揮,聲東擊西,一舉突破俄軍防線包圍俄軍,俄軍無奈敗走突圍,日軍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麥克阿瑟視為偶像的日本將軍,戰後親自下令就他的雕像不能拆

大山岩是日本歷史上少數對政治毫無興趣的純粹軍人,從來沒有藉助自己在軍隊中的威望干涉政務。一生為日本軍隊鞠躬盡瘁,1916年參觀日軍陸軍特別大演習後突發膽囊炎,1916年12月10日在《雪地行軍》的音樂中去世,當時日本軍界要員幾乎都守候在他病床邊直至其去世。去世後日本為他於1916年12月17日舉行國葬,駐日俄羅斯大使即武官代表全體俄羅斯陸軍向他致悼詞並供奉花圈,他是日本陸軍唯一一位受到敵國鄭重悼念的將軍。

日本政府在他死後將他的銅像立於九段板公園,這也是日本軍人的最高榮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九段板的軍人雕像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象徵被盟軍司令部下令大批量銷燬。只有騎馬的大山岩雕像被當時的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親自命令保存,麥克阿瑟表示,大山岩是與拿破崙並列的英雄,自己書房裡掛著的英雄畫像裡就有大山岩的肖像畫。大山岩用自己的行動和其他嗜殺成性醉心權力的日軍將領形成了鮮明對比,真正的軍人無論國籍都將贏得世人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