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麼了,央行焦慮富豪焦慮百姓也焦慮

上世紀90年代,全額存款中籤打新股,投資者抱著現金在不同城市流竄,差點造成城市銀行擠兌。2015年股災後,股民紛紛質疑繳款打新會是從股市吸血,後來改成根據持有股票市值打新,後繳款。但是,今時今日,沒想到出了房子搖號這個抽血機,像杭州兩個樓盤凍結的資金就達到300億。

不過,雖然股市短期波動影響因素眾多,但是這次明顯是資金面緊張,去槓桿是主因,樓市打新凍資抽血也有所影響,股民再次被收割了一把。而近期上海一些P2P崩盤或許就是房子打新凍結資金給帶崩的,任何動作的蝴蝶效應傳導到最後都是“房子所至,寸草不生”。

年輕時都覺得自己會生猛下去,直到遇到房價這個鐵錘,才發現自己是那頭“捱了錘的牛”。

而一些人從一開始與宏觀政策對賭,房子自然成了對賭的賭具,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緊縮-寬鬆-緊縮-寬鬆循環後,屢屢對賭成功,實現了階層躍遷,但是等攀爬到上面時,發現不知何去何從,而理想已變為不求增值只求保值,最後只能不得不把自身利益綁定在房子上。

突然,整個時代出現了這樣一幅場景:央行很焦慮,富豪也很焦慮,百姓也很焦慮……世間已無商品房,有的只是一個所有參與者都認可的賭具。

這是怎麼了,央行焦慮富豪焦慮百姓也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