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在股市里,人性决定了财富

性格决定命运!在股市里,人性决定了财富

都说炒股能不能赚钱,和经验,性格,运气相关。

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善于总结的人总是能从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运气嘛,多做点好事,多扶老太太过几次马路,也许有帮助。

性格,这个可以好好聊聊。

场景1

先做个小测试:

问题一:违章处罚

假如你交通违章了,警察叔叔给你两个选项:

1、罚款100元

2、扔硬币,正面朝上就批评教育一下让你走人。反面朝上就罚200,你选哪个?

问题二:假如你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警察叔叔要奖励你,给你两个选项:

1、奖励100元

2、扔硬币,正面朝上就给你个微笑让你走人,反面朝上就奖励你200元。你怎么选?

如果样本数足够多,问题一绝大多数的人选择的应该是2, 而问题二绝大多数的人选择的是1。

人性如此,人本来就是对于惩罚追求不确定性,而对于奖励追求确定性。

但实际上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选项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面对奖励人性往往追求确定性,而面对损失和惩罚的时候,往往选择不确定性。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损失厌恶效应

场景2

假如 1)你10元买入一只股票,涨到20元卖出。

或者 2)你10元买入一只股票,先涨到40,你没卖,又跌回20,你卖出。

虽然1和2对于你来说获利是一样的,但做到1你是开心的,做到2你是非常沮丧的。因为在场景2里面,你会后悔不已,为什么40块钱没有卖掉。我们对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以为然,而失去的东西却格外在意。

在上面的例子里,20元卖出股票似乎成了一个锚点,低于20元卖出,你会觉得卖亏了。高于20元卖出,你才会觉得是赚了。而更普遍的情况是,买入股票的价格就是大家的锚点。无论天荒地老,一定要高于成本价卖才算赚了,低于就是赔了。

这个心理导致很多人在股市里一解套就走,一套就装死或者补仓。往往是赚小钱,亏大钱甚至于常年满仓被套。

这就是锚定效应。

除了那个买入股票时的成本价,其实你的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不能光看哪个成本价。因为坚守这个价格,白白损失了时间。

想想你开通账户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解套的吗?

再稍微引申一点。

你买了两只股票,一只赚30%,一只亏30%。刚好你急需要用钱,需要卖掉一只股票。你会选择卖出哪一只?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卖出赚钱的那只,而继续捂住那只亏钱的吧。

换个角度想问题,你是一个小公司的老板,公司有2名员工,一个特别能干,帮你赚了不少钱,一个能力有限,老是给你捅娄子,有一天你需要减员增效,你是裁掉合格能赚钱的还是那个捅娄子的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被逼到了一定的境地,让我们接受一个小损失或者赌一个翻盘的可能性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博一把。如果此时对方足够阴险,放大了你输的概率,或者放大了你输了需要承担的后果,那就万劫不复了。

“不能吃一点亏”的成本锚定心理最终导致的往往是吃大亏。交易如此,做人其实也是如此。

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许你在以后的交易中止损会痛快一些,回本了会淡定一些。

场景3

有一天你经过了一个餐馆,门口拍长队,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你肯定想着也去排一下。但你说你是个理智的人,不会去跟风。那很好,但你拍着良心告诉我,如果改天你经过了这家店铺,如果刚好人不多,同等条件下你是不是会优先选择这家餐厅。上次排大队已经在你的心理留下了印象。

股市里,如果哪只股票经常上头条,那稍有风吹草动大家跟风去炒作他的可能性就越大。换个说法就是关注溢价。

后知后觉或者远离市场的人往往是到涨幅很大人人津津乐道的时候才想起来要介入,这时候你不当韭菜谁当。所以,我向来不跟风,因为我知道自己在信息上没有优势,连我都看到是机会了,最肥的那段已经被别人吃掉了。

当大牛市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因为身边的人赚钱的故事广为流传,他能赚,我也可以。于是像一只羊群里盲目跟从的羊,跟着头羊一起跳下山谷……

总之,要想赚钱,就要做市场里的少数派,而这些少数派,注定是需要违背自己本性的。所谓舒服的交易不赚钱,赚钱的交易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