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最豐富的唐楷《大字陰符經》被講透了!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大字陰符經》筆勢縱橫清晰,天趣自然。其總體結構方中見扁,多見橫勢,寬綽而見虛靈之氣,此乃從隸書中來。此帖撇捺開張,線條對比強烈,時而纖巧,時而厚重,時而疏密有致,時而筆勢翻飛,波折起伏,巧於變化。其運筆牽絲暗連,速度極快,俯仰呼應,各有所據,氣息盈滿,妙筆生花。

由於是難得的褚字墨跡本,所以被歷代學習褚字的愛好者推崇,甚至有人稱臨寫此帖為學習褚書的一條入門捷徑。

橫 畫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陰符經》橫畫變化豐富,長短橫各具姿態,挺拔勁健。長橫略帶弧形。寫橫畫執筆手指須鬆緊適度,注意訓練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掌豎,腕發力沉著,腕平方能氣力勻平。若掌不豎,即使腕平,點畫無堅緊細密潤澤之力。若腕不平,點畫宜現欹側之勢。

撇 法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陰符經》撇畫具長短粗細變化,長者勁健舒展,短者挺拔遲重。寫撇畫,最忌斜拂,虛飄無力,筆鋒纖弱。寫撇法須懸肘腕,並運肘腕。若短撇用指無大礙,長撇必須用肘腕為之。

趯 鉤 法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陰符經》的趯鉤大部分寫得飽滿銳利,個別處理為芒刺鉤。寫趯鉤:作豎筆用努法,至趯處,攢鋒畜力,乘勢出之,出則有空回之勢,不得猛向前出,使筆鋒尖弱。

轉 筆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陰符經》的轉筆在“也”字有所體現,轉筆有換鐸和不換鐸兩種。不換鐸的彎轉處,圓轉如篆書筆意,如“也”的左下角寫法。轉筆彎轉處挺拔有力,如屈鐵之力,此處之力在於彎轉之前的畜力調鐸,也可以說是這一筆要意在筆先,寫時已想到後面的發力。

折 筆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陰符經》下筆藏鋒,有折鐸入紙用筆,又在橫折筆時多折鐸。折鐸即是換鐸,用筆須提筆折鐸。折筆換鐸是筆法很重要的內容之一,在轉折筆應有意練習折鐸手法。折鐸而出的筆畫會帶動整個結字挺拔開張。用到行草書中,易使結字章法清朗勁健。

笔法最丰富的唐楷《大字阴符经》被讲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