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從清朝開始納入版圖的嗎?

回憶還是要忘記


西藏是從清朝開始納入版圖的嗎?當然不是,西藏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是在公元13世紀,儘管後來也曾出現過一系列變故,但總體上,西藏在元朝之後一直沒有真正脫離中原王朝的管轄。


涼州會盟的來龍去脈

涼州會盟是西藏被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最直接的淵源。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蒙古帝國在公元13世紀是一個開掛的存在。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蒙古騎兵縱橫歐亞,征服了大片土地。

而在蒙古騎兵滅亡西夏和西遼等王國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到了藏族和藏傳佛教。公元1220年前後,蒙古軍隊在滅亡花刺子模王國的過程中有很多軍隊為追擊花刺子模王子扎蘭丁而抵達了印度西北部地區。後來蒙古軍隊撤軍時,佔領了西藏的阿里地區,並設立了都元帥。

而到公元1235年,蒙軍在分兵進攻南宋時,當時蒙古大汗窩闊臺的兒子闊端在率軍途經甘肅、青海一帶的藏區時,招降了相當一部分當地藏族首領。4年之後,闊端又派部將多達那波率軍從甘肅、青海出發進入藏區,開始征服西藏。而當時四分五裂的藏區哪是縱橫歐亞的蒙古騎兵的對手?所以蒙軍很快就打到了拉薩附近。

涼州會盟紀念雕塑

但多達那波此後卻沒有一味用武,而是和當地重要的佛教領袖扎巴迥乃取得了聯繫,要求他臣服蒙古帝國。扎巴迥乃向多達那波獻上了西藏的戶籍,後來又聯繫另外一個佛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請他去涼州和蒙古帝國會盟。

公元1246年8月,在廣泛聯絡了藏區各地首領之後,薩迦班智達一行抵達位於今天甘肅境內的涼州和闊端會盟,代表藏區各僧俗首領承認藏區僧俗均為蒙古帝國臣民,並接受其統治。西藏地區自此成為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元明清對西藏的管理

而在公元1251年蒙哥繼承汗位之後,曾在蒙古帝國全國進行過人口普查,當時西藏地區也進行這戶口清查。之後蒙哥將藏區分封給了自己和自己的幾個兄弟,包括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等。後來忽必烈南征時,曾經聯絡當時薩迦班智達的繼承人八思巴為其提供協助,在此過程中和八思巴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後來甚至和忽必烈一同回到其本部,成為其重要幕僚。

元朝版圖

而在蒙哥死後,忽必烈通過和阿里不哥的內戰,成為大汗。但他的大汗地位卻得不到其它幾個蒙古汗國的承認,蒙古帝國正式分裂,隨後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並把元朝完全定位成了中原王朝。而在此期間,忽必烈將八思巴封為國師,並讓其總領藏地和元朝全國的佛教事務。到公元1288年,忽必烈還在元朝中央設立了總制院,後改名宣政院,由八思巴總領,繼續負責西藏地區和全國佛教事務。

明朝版圖

公元1280年前後,元朝在八思巴去世之後,又在西藏設立了烏思藏宣慰司,此後元朝就一直對西藏行使主權,並長期在西藏駐軍。後來明朝建立後,也通過在西藏設立宣慰司和招討司等機構,冊封當地官員維持在西藏的主權。但明朝卻始終沒能在西藏駐軍。後來西藏先後被蒙古瓦刺部的和碩特汗國和準噶爾汗國佔領。

(清朝版圖)

而到公元1720年,康熙帝派大軍從西寧入藏,直搗拉薩,驅逐準噶爾勢力,此後長期派兵駐藏,強化了對西藏的統治。


所以綜合來說,西藏在元朝時就已經被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中間雖然明朝和清前期統治一度弱化,但在清朝時又重新得到穩固和強化。說西藏是清朝時才被納入版圖是不準確的。


桃花石雜談


西藏是蒙古汗國時期納入中原王朝版圖的。

不是元朝也不是清朝。

蒙古汗國時期:

1244年,西藏各教派公推薩迦·班智達作為西藏各教派的代表,從後藏不遠千里來到涼州商談西藏歸屬問題。

此時的薩迦·班智達深知,從吐蕃帝國瓦解後的青藏高原已經持續了400多年的分裂割據,根本就武力對抗日益強大的蒙古汗國。再加上薩迦·班智達對蒙古在西夏以及金國等地區實施的大屠殺等早有耳聞,所以薩迦·班智達為了西藏的前途,決定歸附蒙古。

1247年,薩迦·班智達和蒙古宗王闊端在兩州舉行會晤,二人就西藏歸屬蒙古等關鍵性問題達成共識。會談後,產生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這一歷史性文件。

《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一出“衛、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眾生閱讀了此信件後,無不歡欣鼓舞”。闊端以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問題,標誌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西藏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後,後世將這一成果繼續鞏固,並取得了重大成果。

元朝時期: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而在其建立元朝前,就對西藏開始了有效治理。具體表現為:實施帝師制度、宣政院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

其中,帝師制度是指忽必烈委任吐蕃薩迦派的八思巴喇嘛為“帝師”,這一制度在其後的元朝皇帝身上得到了繼承,密切了元朝和西藏的關係。

1264年,他建立總制院,管理吐蕃事務,並監督政府與僧人之間的關係。八思巴喇嘛成了這個新機構的總領。

1288年,總制院改稱宣政院,管理青藏高原全境。

另外,通過對藏傳佛教的扶持,忽必烈開始接受佛教,元朝開始走向“政教合一”,忽必烈得到了西藏宗教界的衷心擁護,元朝對西藏的統治更加深入。

忽必烈時期,在青藏地區進行人口普查,建立站赤系統,為青藏地區設計了一個稅收體系和兵役體系。並且在西藏駐軍和派駐官員。

可以說元朝對西藏的統治是有效而深刻的!

明朝時期:

明朝驅逐元朝後,繼承了對西藏的統治權,但很遺憾,明朝沒有對西藏進行實質上的統治。

朱元璋時期,在西藏地區設置了烏斯藏都司以及朵甘都司統治西藏地區,下設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等一系列機構,還通過封西藏宗教領袖的形式籠絡西藏上層人士。

但是明朝所設立的一系列職位,授予對象都是西藏本地人,明朝自始自終沒有在西藏駐軍,這意味著西藏自始至終都只是名義上臣服於明朝,明朝並沒有實際統治西藏。

這種狀況導致明朝後期蒙古和西藏關係再次密切起來!如達賴三世和韃靼部俺答汗彼此互贈尊號。俺答汗之曾孫竟然成為西藏達賴四世。

1639年,蒙古的顧實汗進軍西藏,消滅了藏巴汗,建立了統治青藏高原的和碩特汗廷,此時的明朝泥菩薩過河,對西藏選擇了忽視。

西藏重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是在清朝時期!

清朝時期:

1716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聲以保護西藏黃教的名義,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6000人自新疆南下進攻西藏。很快佔領拉薩,和碩特部首領拉藏汗戰死。

接到情報的康熙皇帝隨即派出軍隊進入西藏,但很快遭遇敗績。

1718年,康熙派皇十四子胤禵帶兵進藏,於1722年成功驅逐準噶爾,收復西藏。

清朝收復西藏後,採取“收民心”、“派駐軍”、“該制度”等多種形式,恢復了達賴和班禪制度,確立了清朝對西藏的統治。

1724年,雍正皇帝收復青海。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標誌著清朝在西藏統治的加強。

1792年,乾隆皇帝在西藏設置“金瓶掣籤”制度,西藏的統治和管理更加完善。

1792年,清軍反擊廓爾喀入侵,維護了西藏的領土完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西藏什麼時候納入中國版圖,這個歷來存在爭議,特別是西方的一些國家和媒體別有用心的曲解中國歷史,甚至聲稱西藏一直都沒有納入中國版圖,唯恐中國不亂。而國內關於西藏何時納入中國版圖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多數人認為是元代,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清代。當然,兩種觀點都不無道理,一個是納入中國版圖的時間,一個是直接加強管理的時間。

巴斯巴的國師印璽

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應該從元朝時開始算。1239年,窩闊臺次子闊端派道爾率軍進入吐蕃,1247年,喇嘛教薩迦派領袖薩班與闊端協商,蒙古與西藏建立了宗藩關係,西藏正式歸蒙古國管轄。元代宣政院轄地

1264年,總制院設立,國師八思巴任長官,宣政院地位與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相等,任免官員,處理大小事務不必經過中書省,直接奏報皇帝批准。由此可見,元代時西藏就已經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明朝初年,朱元璋派遣使節入藏令其酋長推薦官員到京受職,1373年,攝地勢喃加巴藏卜來朝,被冊封為“熾盛佛寶國師”。

明代烏斯藏

萬曆九年(1581年),三世達賴在甘州上書內閣首輔張居正,請求承認他在西藏所得的地位並如期進貢,明政府準求了他的請求。隨著明朝對西藏的加強,西藏與內地的聯繫更加密切。

但是不得不說,元明時期,西藏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更多是宗屬關係,中央政府冊封當地選出的官員。到了清代,中央政府對西藏全面加強的控制。金瓶掣籤

駐藏大臣

隨著金瓶掣籤制度的確定,以及駐藏大臣的設置,清代的西藏有效的納入中央政府的控制,新中國建立後,西藏設立自治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自治區

西藏雖然地理環境惡劣,經濟發展落後,但是潛力非常巨大。並且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亞洲多條大河的起源地,因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維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根本手段是民族平等,區域協調發展,祖國復興指日可待。


徽南城意


遠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時候,根據西藏地方信史記載,漢藏人民在經濟、文化上就有了密切的聯繫。元朝時開始,西藏便正式歸入統一的版圖。到了清朝時期,在統一的祖國大家庭裡,西藏與內地的聯繫有了更進一步的加強。在中央的直接管理下,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推動了西藏社會的發展。

十六世紀後期,西藏的喇嘛教傳到蒙古,西藏與新疆、青海、蒙古等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有了進一步的加強。明朝末年,蒙古顧實汗的力量進入西藏,清朝通過蒙古與西藏發生聯繫。1637年,西藏派人到盛京會見皇太極。隨後,皇太極向達賴五世宣佈了清朝崇敬佛教的政策。1652年,達賴親自到北京朝見順治帝,受到清朝的隆重款待,專門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黃寺,作為達賴在京期間的住所。第二年,清朝封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達賴喇嘛”,頒賜金冊金印。1713年,清朝又封駐在日喀則的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這就是“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稱號的由來。

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去世,第巴桑結匿喪不報,並盜用達賴的名義胡作非為。他一面支持噶爾丹與清朝作戰,一面請求清朝封他為土伯特國王。

1705年,桑結企圖毒死顧實汗的孫子拉藏汗,驅逐蒙古在西藏的勢力,結果被拉藏汗打敗處死。康熙封拉藏汗為“翊法恭順汗”。

1717年,桑結的部屬勾結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引兵進藏,殺死拉藏汗,西藏陷入混亂。為了安定西藏局勢,清朝調撥大軍入藏。1720年,清軍驅逐了侵藏的準噶爾兵,護送六世達賴喇嘛從青海進藏“坐床”,封拉藏汗的部屬康濟鼐為貝勒,管理前藏;頗羅鼐為臺吉,管理後藏。恢復了西藏的社會秩序,鞏固了西南邊疆。

1727年,西藏封建主殺死康濟鼐,發動叛亂清朝再次發兵平叛。在清朝大軍到達前,頗羅鼐已調集後藏兵和阿里兵殲滅叛亂集團。清朝封頗羅鼐為郡王,管理全藏政務。清朝還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辦事衙門,派遣兩名大臣長期駐藏,協助地方政府處理藏務。頗羅鼐執政二十年,完全接受清政府管轄,努力維護祖國統一。

頗羅鼐死後,次子珠爾默特那木札勒襲封郡王爵位,進行割據西藏的叛亂活動。駐藏大臣傅清等設計殺死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但自己也被叛兵殺害。在清朝第三次派兵進藏前,達賴和西藏地方政府已將叛亂平定。

平叛之後,為了防止貴族擅權,清朝決定改革西藏行政體制,廢除郡王、貝勒掌權的制度,規定凡是西藏事務,都由駐藏大臣和達賴裁決。下設“噶廈”作為地方政府,由四個地位平等的噶布倫在駐藏大臣和達賴領導下管理西藏事務,提高了達賴的政治地位,確定了駐藏大臣的職權,並派兵長期駐藏,加強清朝對西藏的統治。

六世班禪死後,財產被他的哥哥仲巴胡圖克圖吞沒,弟弟舍瑪爾巴一無所得,便勾結廓爾喀入侵西藏。1791年廓爾喀侵略軍一直攻到日喀則,把歷代班禪住地扎什侖布寺的金銀財寶搶劫一空。清政府又一次派福康安率兵進藏,在藏族人民的支持下,驅逐了廓爾喀軍,鞏固了祖國的西南邊疆。

清朝擊退廓爾喀的入侵之後,進一步改革了西藏的政治機構。1793年,頒佈了《欽定西藏章程》,1795年,又批准了十項撫卹節目等一系列規定,對西藏地方的管理制度進行重要的改革。

其內容主要包括:在政治上駐藏大臣督辦西藏事務,地位與達賴、班禪平等。噶布倫以下的僧俗官員都是屬員,大小事務都要報告駐藏大臣後辦理。

達賴、班禪和各地呼圖克圖的轉世,一定要由駐藏大臣監督履行“金瓶掣籤”的手續。噶布倫以下僧俗文武官員的人選,由駐藏大臣和達賴決定,其升黜賞罰,由駐藏大臣全權主持。達賴和班禪的親屬不得干預政治事務。

達賴喇嘛管轄的大小廟宇的名目數字,管家、貴族、寺院所屬範圍內的村落戶籍,一律造花名清冊,在駐藏大臣衙門和達賴喇嘛處各存一份,以備稽查。


苦茶庵


首先要說明下,西藏是從元朝時期納入中國版圖的,而不是滿清。而明朝承認了元朝的統治,於是繼承了對西的控制。滿清時期,繼承了明朝的統治,也就接收了對西藏的控制。


元朝時期,蒙古東征西討,相比於宋朝,那時候的西藏也就是吐蕃還是先被蒙古征服的,吐蕃被納入蒙古控制之下還在宋朝和遼國之前。

元朝設立了宣政院,管理西藏一應事務。元朝滅亡以後,明朝繼承了元朝對西藏的管理制度,經濟上按戶征馬,加強稅收管控,政治上對西藏的土司進行冊封,加強法理上的控制。三百年後,西藏對中央的地位承認變得非常認同。



後來滿清入主中原,也繼承了明朝的這一套,併成立了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務。並設立了駐藏衙門,也派了駐藏大臣。


夜月下鳴蟬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設置了管轄西藏地區的中央和地方機構在中央,設宣政院,,執掌全國的佛教和西藏地區的政教事務,其地位與樞密院、御史臺並列,皆為從一品的高級官員。在藏族地區設立三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在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下面還要分設若干宣撫、安撫等司以及元帥府、總管府、萬戶府和千戶府等。所以這些機構的首要官員一般由當地僧俗封建主擔任,但是需要經過元朝政府的任命。各級官員,都必須遵守元朝法令,並接受考核。忽必烈還在西藏地區調查戶口、確定賦稅,建立驛站,並屯駐蒙古軍隊。這樣,西藏正是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此後明清繼承了元朝在西藏的主權。

清朝時期是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順治時期冊封西藏宗教首領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冊封另外一位西藏宗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此後,歷代達賴和班禪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93年,清朝頒佈《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範了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標誌著中央政權對西藏地方行使主權達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清朝明確規定駐藏大臣代表朝廷,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朝廷批准。


戴你看歷史


西藏曆史上確實是在元朝納入版圖。

但是在元朝對於西藏掌控力度並不強。

元朝以來,西藏事務俱是由西藏宗教上層和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王公以及西藏的大貴族操持。

至於看有回答說明朝,真是可笑至極。

明朝就知道西藏一部分烏斯藏,還是羈糜。

並且羈糜都沒能羈糜幾年。

就又是你宇宙帝國明朝的了?

明朝除了兩京十三布政使司300多萬領土以外控制不了任何地方,並且就這些地方還有羈糜,都沒能完全掌控。

首先明朝領土。

明朝永樂巔峰時期才600多萬不到700萬。

還絕大部分都是羈糜,名義上的。

比如明粉皇漢意淫實際控制的遼東,遼東女真人與明朝時戰時和,但一直都是羈糜。

一沒能由朝廷委派官員直接管理地方政務,二沒能駐兵。

以至於明朝無論官民人等都不敢隨意出關,這就是明朝所謂的:“政令不出山海關”

永樂之後一直保持300萬左右的領土。

終明一朝,明朝的正式行政區只有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即京師(北京)、南京,十三個布政使司是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滿算350多萬並且雲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大部分都是土司羈糜。

領土來說遠遠談不上遼闊,

不說跟元清比,就是跟宋朝比也沒大多少。

還明朝把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痴人說夢。

中國是直到清朝時期,才加強了對西藏的直接控制。

元清兩朝對比而言確實是在大清時期對於西藏掌控更為牢固。

駐兵並且直接由朝廷委派大臣(駐藏大臣)參與管理地方政務。

駐藏大臣(藏文:བོད་བཞུགས་ཨམ་བན[1]):特指中國清代中央政府定製式派駐西藏並參與西藏和清朝交流的駐紮大臣,由非定製式留守大臣演變而來。

早期稱“欽差駐藏辦事大臣”,簡稱西藏辦事大臣,後提高職權而全稱為“欽命總理西藏事務大臣”,對外也是外交長官。

正副各一員,副職稱幫辦大臣,還有助手們。

雍正六年(1728)始置,至宣統三年(1911)改任西藏辦事長官,歷一百八十三年。

1709年康熙帝派臨時大臣赫壽赴拉薩監理青藏高原屬國和碩特汗國的政務,1720年清軍赴拉薩趕跑準噶爾軍後嶽鍾琪—延信等大臣先後留守,1728年變為定製。

清朝統治西藏的體制因勢而變:

早期冊封汗王和宗教領袖;

後廢止汗王制(不同意固始汗之孫羅卜藏丹津稱汗要求)又廢除達賴管家管政務的第巴制,而設諸噶倫集體領導,繼而在頗羅鼐父子時期實行首席噶倫帶郡王爵位制,最後設噶廈配套強化型駐藏大臣。

駐藏大臣的職權因時勢變化而階段性加強:早期(郡王頗羅鼐父子掌政時期)是監管;

乾隆十五年(1750)不再設郡王爵位,頒佈《酌定西藏善後章程》規定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共治,配四噶倫分管前後藏,駐藏大臣直轄達木蒙古和霍爾三十九族;

最後是統管,打敗廓爾喀之後,乾隆五十八年出臺全面管理西藏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加強辦事大臣對噶廈的管理、整頓封建領主關係減輕其剝削程度,益於社會安定。

並且駐藏大臣還代表大清皇帝奉命節制西藏周邊三個小王國不丹、錫金、拉達克。

乾隆時期廓爾喀入侵西藏,奉乾隆皇帝旨意,福康安率領八旗勁旅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直搗黃龍攻破廓爾喀首都,迫使廓爾喀徹底臣服。

之後福康安回藏善後,制定種種約束更是奉乾隆皇帝聖旨設立金瓶掣籤制度,大清進一步完全掌控西藏。

沒有大清皇帝的首肯認可,西藏轉世活佛都不得轉世冊封。

金瓶掣籤(藏文:གསེར་བུམ་སྐྲུག་པ,威利:gser bum skrug pa),又稱為金瓶鑑別,是藏族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設立的制度。自清朝以來,藏傳佛教活佛達賴和班禪轉世靈童需在中央代表監督下,經金瓶掣籤認定。歷史上,第十世、十一世、十二世達賴喇嘛和第八世、九世、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以及第五世、六世、七世、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經由該儀式產生。 按歷史定製,藏傳佛教大活佛的轉世靈童須經金瓶掣籤認定,唯獨噶瑪噶舉派的活佛噶瑪巴例外,其轉世靈童主要是由上一世噶瑪巴的遺囑來認定,但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批准。 自清王朝至今的200多年間,僅西藏一地,就有格魯、噶舉、寧瑪三派的39個活佛轉世系統70餘名活佛通過金瓶掣籤認定。


實施金瓶掣籤,把認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和大呼圖克圖、大活佛等轉世呼畢勒罕的權力,從西藏地方集中到清朝中央,以防止蒙藏上層貴族奪取宗教權力,造成地方勢力的膨脹,避免了歷史上教派內部、教派與世俗貴族勢力之間爭奪轉世呼畢勒罕的矛盾鬥爭乃至戰亂的發生,有利於蒙藏社會的長期相對穩定。 金瓶掣籤制度是清朝中央政府整飭、改革西藏行政管理體制,確立系統治藏法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管理大活佛的一項關鍵措施。它既符合政治手續、法律手續,也符合宗教手續;既體現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又體現了西藏地方隸屬於中央政府管轄的歷史事實;有利於維護和穩定蒙藏地區的社會局勢,安定邊疆,團結宗教上層人物和廣大僧俗群眾。金瓶掣籤制度的設置和實施,它的立法思想是正確的,具體操作是可行的。經過百餘年的實踐證明,它是一個創造,積累了豐富經驗,給後人以啟迪。

並且直到現在中國仍然延續清朝的這一制度,所以說清朝把西藏納入中國版圖也沒有錯。

畢竟歷史上直到清朝才能妥善解決西藏宗教問題,完全掌控西藏。

並且直到清末愛新覺羅和平退位留下1140多萬領土中就包括這世界最後的淨土“西藏”


一壺濁酒半盞茶


公元1246年,蒙古國招降吐蕃。吐蕃薩斯迦派首領薩班到涼州拜會窩闊臺之子闊端,薩班與闊端議定了歸附條款 ,烏思藏、納裡等地歸附了蒙古。由於吐蕃政治上分散,蒙古征服和招降吐蕃一直持續到元世祖忽必烈時期。

忽必烈對吐蕃實行因俗而治的政策。他封八思巴為國師,在西藏設立宣政院。宣政院相當於行省,其下瞎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簡稱宣慰司,行政區劃上為“道”。宣慰司之下設元帥府、宣撫司、安撫司、召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 ,鄰近內地的葬、漢等民族雜居地設置路、府、州、縣。

清朝的時候設立理藩院。清朝入關後理藩院主要管裡外交和蒙藏的事務,理藩院級別同六部 ,設尚書和侍郎各官。

因此,西藏不是從清朝而是從元朝開始納入中國的版圖的。問者不知看的是什麼歷史書(不知是不是高中教材?)


歷史軍魂


西藏,並非清朝開始納入中國版圖,而是在元朝初期,就已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華大家庭的成員。


西藏古政權吐蕃,在唐朝時國力強盛,唐朝採用和親政策聯繫吐蕃,先後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親吐蕃。 唐朝以後,吐蕃多次發生政權變動,但一般仍以吐蕃稱呼之。

元朝初期,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孫子、西涼王孛兒只斤.闊端,封地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內蒙南部、新疆東南部,駐屯甘肅涼州。


闊端致信西藏政權,商洽西藏歸屬問題,西藏的藏傳佛教宗教領袖薩加班智達,親往涼州,闊端與薩加班智達舉行會談,薩加班智達深明大意,同意歸屬元帝國,並致書西藏政權,達成和平統一西藏。

西藏,從此接受元朝中央政權領導,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元朝專設宣政院管理西藏;因闊端與薩加班智達於涼州會談,史稱“涼州會盟”。



z山海


西藏就是元朝開始納入的,而不是清朝。這是學術界的權威說法,也是官方說法,放心吧,沒有哪個教科書敢認定西藏是清朝開始納入中國版圖的。西藏在唐宋時期叫吐蕃,蒙古大軍當時是先滅掉吐蕃政權,再滅掉南宋。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在中央設置了宣政院(一開始叫總制院),這個機構除了管理佛教事務之外,還管理西藏地區。元朝在西藏地區設立了驛站,還徵收賦稅,任命官員,這不僅是名義上的統治,還是事實上的統治,所以元朝時期,西藏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元朝時期在內地實行的是行省制,如四川行省,湖廣行省,但在西藏地區並沒有設行省,現在一些元朝疆域圖將西藏地區標為“宣政院轄地”,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不甚詳細,其實當時西藏地區被分為三個區域,中央在此設置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注意,當時的西藏並非完全等同於今天的西藏自治區,而是還包括了今天的川西大部分地區、青海省一部分地區等),它們隸屬於宣政院管轄。

元朝疆域圖

明朝時期,對西藏地區是幾乎和平接收的,西藏仍然歸明朝管轄,中央在該地區實行僧官封授制度,這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制度,因俗而治,當地的官員多由僧俗首領擔任,但是任官、免官以及官員的升遷都是由中央決定的。清朝時期,西藏也屬於中央管轄,大多承襲明朝制度,不過清初皇帝與西藏地區的宗教領袖達賴、班禪關係較好,中央在此實行金瓶摯籤制度來選定宗教領袖。為了更好的管理西藏,雍正帝時期設立了駐藏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