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期末

原創:期末


每至學期結束,無論師生,便覺得空氣裡總泛著股激動夾些惶恐的味道。放假了,解脫了,循規蹈矩的刻板生活就要告一段落,是該鬆鬆筋骨的時候了。學生們走在馬路上,手中總在不停地扣著手機,不全在續接著遊戲,多數是與家人聯繫“脫韁”的時間與相聚的地點,許多人需要預定車機票,儘快地與外地的家人團聚。老師們也不例外,在得知放假的第一時間裡,都會匆匆趕回來告知一聲,似乎,放假是我們人生裡值得慶賀的一件大事,走起路來也格外的精神似的。 說到惶恐,似乎有些為過,激動唄。

原創:期末​於學生來說,一年一個交代,學了一個學期,得有點成績交付,總不能老是像《童年》裡唱的那樣:總是等到考試後,才覺得該讀的書還沒有唸吧。於是,加班加點,突擊惡補。對老師來說,學期末了,該完成的有沒有完成,該總結的得好好整理整理,有許多人需要安排假期行程了。總之,似乎一切比開學還要忙亂些。 與此同時,學校會接二連三地收到教育行政部門一系列的紅頭文件:第一要著是嚴控有償補課活動,防溺水安全,然後是具體到假期裡每天的諸如教師進修,新課改培訓之類,沒完沒了,基本上整個七月份就要在這系列安排中度過了。國家法定七八兩月放假,可是真正屬於放假的也不過四十來天吧,外界炒作教師假多,真是睜著眼亂說話。

原創:期末​ 這幾年,教師隊伍不穩定事故高頻萌發,又是討薪,又是府門前靜坐,甚至驚悚成了影響“社會秩序”維穩的大事件。政府似乎總是不把教師這個弱勢群體放到心上,工資發放是能拖則拖,能少給就不會多給。由於基層教育行政部門不作為,導致了教師直接與政府槓上的事頻頻發生。可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給你塌塌嘴(我們這兒方言,即給點甜頭)了事。教師恐怕是天底下最為善良的職業了,因為有那麼一大群善良的人的維繫,因此,不管是收到捱打,辱罵,恐嚇,甚至是被迫辭職,但更多人為了生存——當然,也不乏死心塌地獻身本職的——自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可不覺間,教師又成了一種高危職業。學生不上課是你的錯,學生校外休息時間裡猝死,你要負全責;上課學生玩手機被制止,結果去跳了樓,那你必死無疑——不僅要丟了飯碗,還得賠你傾家蕩產,容顏掃地…… 你說我好不容易安全地撐到放假,我能不舒心吐口濁氣麼!安全著陸,學校放心,教師安心。 以往此時,大家還有股小激動。因為每屆帶畢業班的老師,會有一次短距離少時間的旅遊安排,即便其他年級的老師,也可以乘這東風之便,出些小錢,蹭點光,跟著去旅行一回。可是,眼下這種“小令人激動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了!原因很簡單,一是安全第一啊,老師多金貴,出了安全事故,誰能負責得了?再說,出去多燒錢啊,經費你給啊?還有那麼多假期排列,得要完成!於是,政府一紙呵令:禁止公款旅遊!媽呀,嚇死寶寶了。

原創:期末​ 期末了,我們還有激動麼? 可是,身為教師,不能不激動。沒有激動的教師產生不了激情,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一泓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沒有漣漪的教育教學收不到絲毫的效果!有人說,一個發達的國家最顯著的特徵是對教育的尊重,對教育的尊重首先體現在對教師的尊重上!教師能夠吃苦耐勞,我們並不缺那點小錢,旅不旅行也無關緊要(我們自行組織的已經越來越好),關鍵我們要的是一種態度,一種起碼的尊重。尊師重教,是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基石,我們不可偏廢,也不能偏廢。


原創:期末

教師是服務者也是獨行客,他需要有強大的內心支撐才能寂寞地行走在這繁華滋擾,喧鬧浸染的街市裡,沒有一顆靜的靈魂,做教師是不夠格的。 我忽然想起詩人席慕蓉在《獨白》裡講過: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周遭的人對我滿意而已。為了搏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發現,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對於教師來說,我想這一條“不能回頭的路”恐怕就是我們心底裡那份對職業的無限虔誠與心靈守望! 其實,在這種開放的大時代,觀念重組,倫理更迭,道德革新,定有一場必然的社會分娩前的陣痛。


原創:期末

好在你我身為教師,自我修養,人格魅力,應是人前表率,人後楷模!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種閒適,邊走邊看是一種優雅,邊走邊忘,才是一種豁達。何必總是把自己弄得那麼累,埋著頭趕路呢?路到盡頭,往往錯過了樂趣,錯過了精彩。還不如我們一邊行走,一邊享受。因為看過的風景多了,遇見的人事複雜了,不也是一種歷練麼。總會有一些不願想起,邊走邊忘;總會有一些美好,邊走邊儲存。有人說,把頹廢清空,人生的餐桌上,惟有幸福才是珍饈! 期末到了,這次要求我們7月14日才能放假。社會轉型,教改也一直處於茫然無措之中,身為教師,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責任與義務,擔當與守成,進取與摸索,努力與創新……我們雖然微詞喋喋,但任重道遠的守望還是不會缺失的! 期末,但願只是學期的末尾,而不是期望的結束!

2018年7月1日於嚴橋中學
原創:期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