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超級連接 精彩紛呈

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北京通過網絡“鏈接”帶動博物館連接,不再單設主會場,上線啟動“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北京各大博物館推出93項主題活動,其中展覽46項、講座5項、活動42項。在5月18日當天,99家博物館將免費向市民開放。

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故宮博物院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觀眾與博物館有效“連接”。包括系列宣教活、開啟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推出紀錄片《故宮新事》第二集、升級發佈《紫禁城祥瑞PRO》以及“玩轉故宮”小程序等等,當天故宮內還有多個大展開幕,以諸多“新方法”連接“新公眾”。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院長表示,一座博物館要想向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打開塵封的歷史,解讀經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動的、喜聞樂見的“新方法”來加以表達,採取新穎的形式、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傳遞出社會“正能量”,這些方法恰恰是講好文物藏品故事的重要元素。

博物館熱度上升,發展趨勢明顯

跨界傳播成為趨勢。無論是博物館日前夕的抖音短視頻,還是這兩年火爆熒屏的《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文物藝術品與視頻的結合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瞭解,有數據顯示,自2017年12月初《國家寶藏》節目開播以來,通過“博物館”搜索中國國內旅遊產品的數據上升了50%。博物館不僅有收藏、展覽、研究功能,它還兼具公共教育、文化傳播等作用,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眾對博物館的興趣,對文化歷史的興趣。

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拓展新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成為博物館未來的目標。單霽翔說:“長期以來,我們只把走進博物館的人們視為觀眾,而今天‘超級連接的博物館’,通過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可以使更多沒有機會走進博物館的人們,也成為博物館的忠實‘新公眾’,享受博物館文化。如此,博物館的服務對象將從‘千萬觀眾’,擴大為‘億萬觀眾’,這是新的機遇與挑戰,也是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職責所在、目標所在。”無論是跨界發展,還是高科技的應用,博物館近年來圈了眾多年輕“粉”,並且讓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讓更多的人關注文物,參與博物館的發展進程。

今年的“5.18”已經過去,但博物館熱卻還沒有散去,展覽依舊火熱,論壇也在持續開展。與抖音的跨界傳播或許將會成為我們國內博物館日曆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對於新方式的探索、對於新受眾的挖掘來說,這僅僅是一個起點。同時我們也希望博物館能夠真正地走進千家萬戶,藝術能夠融入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


原文:《超級連接的博物館》-魏妍

資源出處:《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6月刊179

超級連接的博物館(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