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就在江蘇省各地紛紛舉兵反抗清朝剃髮的劣政下,在浙江地區的百姓及一些有識之士也不甘寂寞,起兵呼應江南各地的起義軍。很快長江以下安徽,江蘇,浙江一帶的起義軍幾乎連成一線,在西北李自成和張獻忠二人雖然已死,但手下的實力並未減弱。也在西北起義。李自成的手下稱夔東十三家,由郝搖棋,李過和高一功等人帶領,這些人抗清的事蹟之後會提到,他們積極的與南明的另外幾個政權合作。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張獻忠的人馬更是傑出,領頭的人是四大天王:安東將軍孫可望,徵西將軍李定國,平南將軍劉文秀,定北將軍艾能奇。還有何騰蛟等人。

這些人日後是永曆政權的嫡系。以後也會陸續提到。這些起義給清朝統治者多爾袞等人帶來了很大麻煩。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就在清軍四處救火的時候,在浙江西部又出現了一些前明的舊臣,他們之中有弘光政權的舊臣,有明朝滅亡就寓居於浙江的大臣。比如弘光政權中被馬士英等人欺負走的兵部侍郎張國維,有詩人兼官員張煌言,有大臣錢肅樂以及朱大典等人。這些人覺得浙江地區的起義固然活躍但若是沒有一個零頭的朱氏子孫來撐門面。有可能時間一長久像嘉定和江陰城一樣被鎮壓下去且沒有人支援。決定選一個諸王子孫來擔當人脈召集的風向標。找來找去都沒有太好的,很多在浙江一帶的明藩王都在南京弘光覆滅後被一窩端了。找了很多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明朝朱元璋的兒子封藩在山東兗州地區的魯王朱檀後裔朱以海。朱以海在血緣上和崇禎關係很遠,但是實在沒有的情況一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朱以海為甚麼會在浙江呢,此時的他在浙江台州躲避,之前清軍招降諸王,朱以海假借生病為由躲避不出。這次張國維,朱大典,錢肅樂等人一起去台州把魯王朱以海請出來,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朱以海就答應了,這時候的杭州已經在清朝的控制範圍之內,張國維等人就把朱以海安頓在了紹興。魯王心知自己和崇禎皇帝關係遠,不如朱由崧。於是拒絕稱帝只願意做監國。但是頗為重視張國維等人。委派了張國維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做大學士兼都督軍政大權,其餘鄭遵謙,朱大典,錢肅樂等人也都相繼入閣。魯王朱以海比朱由崧來說要靠點譜,但是能力和他不相上下,而且也容易被擺佈。還好沒有像弘光皇帝那樣不著四六。而且魯王監國政權裡沒有太無恥的人。魯王監國也有自己的王牌就是手握重兵的軍官方國安和王之仁。加上錢塘江天險。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還是很客觀的。但是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政權還沒開始多久就遇見了大麻煩,而這大麻煩又恰恰是自己人造成的。

首先是軍官的跋扈,方國安,王之仁能力雖強但喜歡攬權,做事自私特別看不上其他浙江的義軍。雖說合作但總是掣肘。讓大家都很不滿意。但還不算過分。對魯王監國政權來說算是疥癬之疾。厲害的在後面。就在魯王朱以海和張國維等人準備路起袖子要大幹一場的時候,接到了一封特別的來信。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說是信件其實是詔書,誰來的詔書呢,大家都很納悶。一開始以為是清朝來的呢,是勸他們投降的。再自己一看不是是從浙江來的。詔書上說藩王唐王朱聿建在福建省福州市已經定都了,並且正式確立了政權叫隆武。讓魯王朱以海有點大局觀念,去掉監國名號歸福建政府管轄。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這封信如同一顆石頭砸進了安靜的水中,泛起了一片漣漪。當時魯王監國內部發生了分歧。一派人以錢肅樂為首贊成去掉監國號從大局著想歸唐王管。但是另一派以張國維為首的就反對。張國維是弘光政權的兵部尚書,被馬士英氣走了。如今他在魯王監國裡是等同於馬士英和史可法的合體。他之所以反對並非是為自己。如果為了他自己他完全沒必要反對,因為他被隆武政權委任為大學士。但是他義正言辭的回答使者說:如果你唐王要提兵北上,去攻打清朝。那我張國維一定首當其衝。但如果你只想固守的話,那我就沒法接受你的意見。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魯王朱以海本就坐的有點心虛但是時間長了也不想讓出位置。受別人牽制畢竟不舒服。他以前受了太多罪也該享受一下了。至少是自由的呼吸空氣。一旦服從了隆武帝,那徹底就落下去了。最後一權衡還是拒絕去掉監國位置。而且福建政權想要控制浙江的兵力。也確實是過分。於是兩邊的關係就越發緊張了。一直演變到後來雙方相互反目成仇。互相斬殺來使。就差互相攻打了。就在魯王監國政權執政一個月之後,清軍就打到了錢塘江。找了個不錯的地方就過江了。方國安等人忙著內鬥沒懶得記抵抗就失敗了。張國維英勇就義。清軍攻下了紹興。但是如果你們以為首都沒了,這個政權就沒了那你們就低估了魯王監國政權了。尤其是南明政權活到最後的人。而且是病逝了。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魯王之所以可以活那麼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隊友都比較給力,積極的想各種辦法保證他的安全。張國維去世後,南明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湖三傑之一詩人張煌言。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張蒼水

號蒼水,他寫了很多詩文,其中很多是諷刺清朝的,可以說是在輿論上佔領了制高點。雖然他寫的詩文不能算作歷史,但也在一定情況下給清朝統治者帶來了不少麻煩。他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西湖另外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于謙(明朝大臣,不是說相聲的)另一個是岳飛。他寫的諷刺的詩文中最有名的就要屬《建夷宮詞》了

上壽殤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宮昨日新儀注,大禮供奉太后婚。

描寫的是孝莊太后出嫁的事情。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這個人和魯王一樣也一直活躍在抗清第一線上。這個人在之後的日子裡四處聯絡抗清的隊伍,一直到最後被俘虜。不屈而死。也算是南明歷史中一顆璀璨的明星了。

但是在厲害的人也攔不住歷史的車輪,魯王朱以海沒有落腳之地了。北面是清朝,再南面是隆武政權。當年張國維給自己的計劃,聯合隆武抵抗清軍的計劃因為互相斬殺來使的事也擱淺了。只好四處躲避,躲藏到哪裡呢,一直在流亡。

魯王命運還不錯,因為有其餘的抗清勢力和隆武政權在吸收清軍的注意力,魯王和他的隊友們一時間算是安全了。就在他四處逃亡的時候,又出現了變故,原來替他吸引火力的隆武政權也垮臺了。手下人四分五裂。支持隆武帝的人也出現了轉變。他先是和張煌言等人一起在舟山群島借住了一段時間,隨後被鄭家軍的鄭彩打算擁立他。但是他的皇帝的生涯沒開始就結束了。鄭家軍的當家人鄭芝龍降清,少當家的鄭成功看不上沒地盤的魯王,二話不說把他們趕出來了。他之後繼續遊蕩。清軍也懶得理他,全部精力都在新崛起的另一個勢力南明永曆皇帝那裡。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魯王就在這樣流亡的路途上繼續走著,時不時的被擁立然後又被廢除好像一個橡皮圖章一樣。最後終於不堪折騰於1662年病死了。

他的手下雖然都是人才但是因為本身勢力太小又沒有可以依仗的兵馬,所以也都紛紛就義了。倒是那些擁兵自重的軍閥投降了清朝。可以說非常諷刺了。這就是朱以海的一生,顛沛流離。但是一直努力的奮鬥著。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魯王監國政權在南明史上名氣也不大,很多人都忽略這個人,但是歷史是不會忘記他的。後來他的墓地被金門島上的人發現了給他立了一個碑文。算是蓋棺論定了。魯王之所以這樣存在感薄弱主要是因為同時期的其他人太有名了。其中就要屬他的同族長輩隆武皇帝唐王朱聿建了。這個人算是南明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人,他很有才幹,但是命運不濟。攤上的人都是豬隊友,他空懷滿腔熱血卻無處發揮,最後被俘虜後自盡。

南明的悲歌系列(六)魯王朱以海的故事

詳情請繼續關注《南明的悲歌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