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事件——英雄值得赞颂,更要注重安全

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迫降,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情况下,依靠20多年的飞行经验,手动操纵,成功备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据统计,2013-2017年,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均为0。可以看出碰到这种安全隐患的概率本来就是少数,刘传健能在海拔近万米速度350码左右、零下四十多度这些恶劣的条件下,临危不乱,这样的英雄值得大力赞扬。在之后的采访中,刘传健的妻子邹函说:“记得很多年前一位资深机长跟她说‘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完全正确,民航需要英雄,更要安全。

回顾事件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为什么风挡会突然脱落?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分析,风挡突然破裂脱落原因可能有四个:外部物体碰撞;玻璃防结冰系统故障导致破裂;安全维修保障不到位;玻璃本身质量问题。左丘明说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那么试想一下如果能够加强系统故障的检测,如果安全维护能够保障到位,如果在玻璃安装时能够检查出飞机玻璃的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是不是可以不发生的。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想到这些如果,是不是也为时已晚了。这个事故最后没有人员死亡,但是如果这128人在此事件中死去,那么谁来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呢?

同样是飞机事故,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5390号班机,在飞行高度达到17300英尺时,位于驾驶室左侧方向的挡风玻璃脱落,在艾可森进行紧急着陆程序后,飞机开始了暂时失效的自动驾驶系统,最后事故无人死亡。在事故发生后,经调查是因飞机出事前27小时曾被更换过挡风玻璃,但是安装了不合格的螺丝钉,同时也发现英航的维修程序也存在缺点,飞机维修完毕后,英航没有一个独立部门负责检验及确认。最后,调查局也谴责伯明翰国际机场管理层没有好好监督维修部门的工作制度。

相比之下,这次事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18年5月19日,客机坠毁造成超过100人死亡,事故原因还在调查,古巴救援队前去救援。

一次次的飞机事故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飞行安全的重视,英航在事故之后,快速对相关责任人,责任部门进行问责。而本次事故已发生十天,还没有得出玻璃破碎的原因。一个小小的疏忽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极其严重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英航5390同样,因为小小的螺丝钉失事。

古巴此次飞机失事仍没有得出最终答复,但造成的100多人遇难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希望各个维修员,各个维修检修部门,每个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飞行安全关系着每个飞在空中的人的生命,要为飞行负责,为飞在空中的人保驾护航。

我们期待着飞行事故中能够英雄的出现,期待着他们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可是谁能确定下次再发生飞行事故时一定会有英雄出现,我们的安全又能由谁来保护呢?所以,请认真对待飞行安全,让飞行事故不要在发生。

川航事件——英雄值得赞颂,更要注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