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比利時爲什麼足球人才這麼多?

法國比利時為什麼足球人才這麼多?

法國和比利時在世界盃半決賽相遇,這兩支備受注目的球隊已經在世界盃賽場獲得成功。德尚率領的法國青年軍早已是世界盃的奪冠熱門球隊,而比利時這支歐洲紅魔早在兩年前的歐洲盃上就備受看好,這屆世界盃果然不負眾望,殺入半決賽。兩支球隊之所以能有好的表現,主要原因就在於人才輩出,甚至“奢侈”到敢於捨棄本澤馬、納因格蘭這樣的名將。那麼,他們是怎樣迎來人才井噴的時代呢?

精英計劃·法國

除了克萊楓丹 還有完善體系

本屆進入世界盃4強的歐洲球隊,無一例外地是在青訓當中做出了長期的堅持並且最終成功。法國、比利時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青訓道路,但成功的方式總是相似,這得益於他們確立的精英計劃。

法國的精英計劃應該聚焦於巴黎郊區的一個小鎮,這裡有聞名遐邇的“克萊楓丹基地”。姆巴佩、博格巴、登貝萊、勒馬爾,這些年輕球星的共同點就是都出自克萊楓丹。

以本屆盃賽大放異彩的姆巴佩為例,在他該接受中學教育那年,他父親覺得自己所掌握的足球知識已經不足以指導他了,他應該去接受更優質的教育。於是,2011年,12歲的姆巴佩被送到了克萊楓丹青訓營。在克萊楓丹青訓營,姆巴佩上午學習文化知識,下午練球,並在隨後兩年進入了上升軌道。從那裡畢業時,他被評為優秀畢業生,並在2013年加入了摩納哥青訓營,走上了新星之路。

克萊楓丹基地是法國“舉國體制”的一個典型,這個基地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建造,法國足協會定期在這裡挑選資質好的小球員進行集訓,但這是精英教育,每年從2500名小球員中選拔出25名受訓。當他們畢業之後,其中的佼佼者多數都會加入法甲各隊的青訓體系之中。

克萊楓丹基地的成功在很早前就得到體驗,並且造就出了法國在世紀之交的黃金一代。當時從克萊楓丹走出的明星包括齊達內、亨利、阿內爾卡、皮雷、圖拉姆、利扎拉祖等。

克萊楓丹基地只是法國青訓的一個部分。事實上,法國青訓在整個歐洲地區都處於領先地位,例如在歐洲最好的十大足球訓練營中,法國獨佔5席,包括里昂、雷恩、圖盧茲、波爾多等俱樂部的青訓體系都在歐洲享有盛譽。而且法國的足球人口還在不斷擴大,每年組織的足球比賽數量超過100萬場,註冊球員數量則超過220萬,這些數字都在快速增長。

法國強大的青訓能力和龐大的足球人口,保證了法國隊儘管可能遭遇低谷,也能很快復甦。例如2010年世界盃上,法國隊連小組賽都未能出線,但在2013年的U-20世界盃和三年之後的U-19歐錦賽上,法國隊連續登頂。這些青年隊員很快幫助法國隊走出低谷,不僅在2016年歐洲盃上闖進決賽,也在本屆世界盃上進入4強。

精英計劃·比利時

練內功借外力 批量打造新星

和法國的集中培訓有所不同的是,比利時沒有像克萊楓丹基地這樣的“造星工廠”,採取的是多點開花的戰略。比利時足協花費500萬歐元在首都布魯塞爾附近建立了國家訓練中心,其重要的用途是免費培養青訓教練。與此同時,比利時足協在全國建立了8個精英青訓營,匯聚國內最有天賦的年輕球員,用最好的教練重點培養14歲~18歲年齡段的小球員。而且比利時的教育部門要求學校每週多設立足球訓練課,確保足球小將們在學校每週能接受20小時的足球訓練,與此同時,他們的學業也不會被耽誤。這種制度、組織結構、生活方式在足球學院中推廣,起到很好的作用。

受限於經濟及其他因素,比利時聯賽和歐洲五大聯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但比利時的豪門俱樂部在青訓的投入上可不比五大聯賽的球隊少。比利時所轄的各個州都會提供資金給轄區俱樂部作為青訓扶持資金。而比甲豪門每年也會斥資千萬歐元巨資用於青訓培養,這在整個歐洲比起來也是很大手筆。另外,比利時俱樂部還儘可能多地為年輕人創造機會。以安德萊赫特俱樂部為例,近幾個賽季安德萊赫特每一年都會有幾名自家青訓營出品的學員晉升到一隊。標準烈日、布魯日等俱樂部每年也都會大力提拔精英學員到一線隊進行培養。

除了大力發展青訓,比利時足協還歡迎年輕人“走出去”,甚至不惜由足協擔負球員的部分轉會費用。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孔帕尼,比利時足協付出了他1/3轉會費的代價,將他送到了漢堡。在這種模式的促動下,法甲青訓幫比利時培養出了阿扎爾、卡拉斯科,荷甲聯賽則培養出了維爾通亨、查德利、登貝萊等球星。因此有人將比利時足球的青訓總結為“五成靠荷蘭,兩成在法國,自己培養三成”。在本屆世界盃的比利時名單中,23名球員中的22人都在海外效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