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今天是3月10日,1個月前的2月1日-8日,美股經歷兩次千點大跌。

和A股只能做多賺錢不同,美股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兩次千點大跌的時候,就意味著有人通過有意識地做空掙到了很大一筆錢。尤其是,做空者還不是直接做空美股,而是通過做多波動率實現了賺大錢的目標。

(波動率交易的基礎知識,請互聯網搜索文章:市場越動盪,賺錢越容易?)

現在,我們似乎很有必要總結1個月前的這場投資對決中:

1)雙方的交易邏輯是什麼?

2)誰賺得盆滿缽滿?

3)誰虧得底褲都不剩?

4)為什麼會這樣?

--------------

波動率,簡單來說就是衡量資產價格變化快慢的變量,如果資產價格發生大幅度變化,那就是波動率高;如果資產價格變化平穩,那麼我們就說波動率低;極端情況下,資產價格絲毫不變化,那說明波動率是零。

199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始編制市場波動率指數(Volatility Index,VIX),用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隱含波動率來衡量整個市場波動,代表市場對未來30天市場波動的預期——指數高,顯示投資者預期未來股價指數波動性劇烈,反之則代表投資者認為未來的股價波動趨於緩和。

因為VIX通常會在市場大跌的時候迅速飆升,因此也被稱為“恐慌指數”,下圖即為2008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期權波動率變化圖。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2004年以前,VIX指數僅僅反映了標普指數買賣期權的成本,其本身不能交易;

2004年,VIX期貨合約出現,於是開始允許投資者直接交易VIX期貨。

2009年VIX期貨市場開始出現ETF(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這意味著普通散戶也可以參與專業的波動率交易,看多的、看空的紛紛加入進來,這導致了VIX合約量的迅速飆升。

2013年以後,VIX的交易量越來越龐大,已經成為美國ETF市場最重要的品種之一,其中基本的VIX futures交易基金有3個:

VXX - iPath S&P 500 VIX Short Term Futures TM ETN;

VIXY - ProShares ETFs: VIX Short-Term Futures ETF;

VIIX - VelocityShares VIX Short Term ETN

這仨基金沒啥大的區別,就是跟隨VIX指數,其中VXX是市場上交易最多的,由它又衍生出幾個交易基金,最主要的是以下4個:

UVXY - ProShares ETFs: Ultra VIX Short-Term Futures ETF;

SVXY - ProShares ETFs: Short VIX Short-Term Futures ETF;

TVIX - VelocityShares Daily 2x VIX Short Term ETN;

XIV - VelocityShares Daily Inverse VIX Short Term ETN。

其中,UVXY和TVIX是2倍看多VIX交易基金,而SVXY和XIV是1倍看空VIX交易基金。

觀察VIX指數的歷史數據,你會發現VIX的平均值大約是20左右,遇到市場大的波動,會飆升到30、40,在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VIX甚至飆升到超過70,這說明當時市場極度恐慌。然而,每次恐慌過後,市場終歸會迴歸到平靜狀態(人性就是這樣,再大的恐慌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得到平復),由此導致了VIX指數迅速下降。

因為VIX指數會在市場大跌的時候暴漲,所以許多股票基金為了避免股票大跌的時候損失,就會定期購買VIX來做對沖,因為相當於花錢買心安——這就俗稱“買保險”。

由此就衍生了一種波動率交易策略——俗稱“賣保險”,也就是賣空波動率。

實質就是拿出一定量的保證金(比方10萬美元),得到保險金(比方6000美元),隨著時間流逝(比方1個月過去),只要市場風平浪靜,時間已過,保險金穩穩地賺到,1個月之後,你的10萬美元就變為10.6萬美元……

這個描述還是略略有點複雜,對於一般散戶來說,操作上來說,其實購買SVXY或XIV這兩個波動率反向指標就可以了。

2012年以來,VIX總體持續下降,隨著時間流逝,波動率越來越低,這意味著2012年以來“賣保險”的人都賺了大錢,而“買保險”的人都在持續失血。

從2017年開始,隨著美股持續5年多地穩定上漲,波動率指數居然經常破天荒地跌到10以下的水平——這正是太多投資者參與到“賣保險”活動中的結果。

市場新聞中,一個超市管理員模仿這個華爾街的熱門交易,在5年內不斷花式賣空波動率策略。他用50萬美元賺到了1200萬, 後來還自己成立了基金,成了紐約時報筆下的“網紅”。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因為大量投資者的湧入,瑞士信貸所管理XIV市值在2017年底到達8億美金,而這隻基金只是反向波動率單一產品的市值。

不要說什麼一般散戶了,市場連續5年上漲,足以改變人們的信仰,包括投行、對沖基金、公募基金、養老金機構的銷售部門,都在給投資者拼命兜售推薦賣空波動率的交易策略,不信——

你看看我們這支基金過去5年的收益(反正表現不好的他們從來不告訴你)?

你看看收益與風險的回測比較?

嗯,正因為大家都覺得“賣保險”穩賺不賠,於是爭著搶著賣保險,競相壓低保險價格,導致賣空波動率交易變成美國資本市場最擁擠的交易之一。

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投資最擁擠的地方往往就是萬丈懸崖!

有人也嗅到了市場潛伏的血腥味。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從2016年年底VIX低至12開始,一位神秘買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50美分上下的價格買入VIX指數看漲期權,因為價格每次都定在50美分,人們送給這位神秘投資者一個外號:“50美分先生”

“50美分先生”把VIX行權價格定在了美股VIX的長期均值——20左右。一旦VIX在行權日到來前反彈至目標價格,他就可以50美分的成本價行權,繼而持有實際價值遠高於50美分的期貨品種,以此從中大賺。

反過來,如果錯判,他會損失所有的期權費。

截至2017年6月,“50美分先生”已經買入價值1.4億美元的看漲期權,但由於持續低迷的市場波動性,他的大部分期權在到期前並沒有達到過行權價格,但這位“50美分先生”仍堅持著,一見到行權價格在20左右的期權價格跌到50美分,不論期限一律買入。

2018年1月底,“50美分先生”繼續行動,分兩筆以54美分和48美分價格買入總計近10萬手的3月28日到期的VIX指數看漲期權。截至此時,他“買保險”的總損失已經高達2億美元左右。

“50美分先生”並不孤獨。

2017年年中又有一位VIX大玩家進入市場,開始在12左右持續買入VIX,押注其反彈。

根據華爾街見聞上資深交易員付鵬先生的分析,這位交易員每次花費1000萬美元來做多VIX,每2個月移倉一次,算下來,如果市場持續保持歲月靜好狀態,這位交易員半年將損失4000萬美元(下圖紅色箭頭是這位交易員入市時間)。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由於這位交易員押注規模龐大,其一旦參與進來,VIX期權交易量會比平日交易量暴漲3倍,因此他被稱為“大象交易員”。

這位“大象交易員”的4000萬美元是怎麼來押注的呢?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換句話說,這位老兄用半年4000萬美元在賭美股2年內會有一波大跌,VIX有機會回到20-35之間,這位老兄就能大賺2.6億美元。

嗯,沒錯,又是一個看到20的人。

2016年下半年以來,無論是美股標普指數,或者港股的恆生指數,再到我們大A股的上證指數,均未經歷過一次向下10%以上的調整——美股甚至連5%以上的調整都沒有過……

但是,市場雪崩的力量正在積累,而且逐漸到達極限。

——人們會問,是什麼引發市場調整?

——市場的調整根本不需要什麼觸發因素,泡沫本身就會讓它們最終走向終結!

2018年1月26日,正當市場上的財經媒體都在討論美股將上漲到什麼點位的時候,我寫了“股市大跌,不需要任何徵兆”一文。

市場就在1月底和2月初突然轉向!一開始跌了2%左右,但到2月5日和2月8日,美股開始加速下跌,美股一週內遭遇兩次千點大跌!

散戶投資者最集中的ETF指數——由瑞士信貸掌控的XIV,2月5日當天收盤時尚在99美元的高位,盤後卻加速下跌至5美元,跌幅高達95%以上,幾乎把參與這個基金的所有散戶給悶在裡面(因為是盤後下跌,大部分散戶逃都逃不出來)!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不管自己虧不虧,就盤後暴跌這一招來說,瑞士信貸這把可真夠黑的,把買這個基金的所有投資者結結實實坑了!無數人在Twitter和Raddit上罵娘,很多散戶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地就被XIV給一把收割了,一位交易員絕望的說: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與XIV基金8億美元一夜清盤所對應的是,無論是“50美分先生”或者是“大象交易員”(有人懷疑他們就是一個人或者一家機構兩個的賬戶),均實現了一夜暴賺。

50美分先生守候了1年多,終於雲開月明,包括前期的損失,市場預估“50美分先生”一夜獲利2億美金(見下圖);至於大象交易員,也在損失4500萬美元之後(後來估計),穩穩當當獲得了2.6億美元的大獎賞。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沒錯,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從來都是有人大賠有人暴賺,而一般來說,痛哭的人要遠遠多於能大笑而歸的人。

市場從不哄人——除非為了讓你虧一大筆錢!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一場交易對決的關鍵點在哪裡。

大家詳細看一下下圖最近一年來波動率的情況(歷史均值我用紫色線標註,2017年至2018年初的歷史低值我用紅色線標註),由於美股持續上漲,2018年1月初波動率指數被極度壓低至9.22的歷史低值,但隨著美國股市的快速上漲,1月底美股的波動率指數就上升到15左右的水平。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股票和商品的交易,可能會受到通貨膨脹或貨幣政策的影響而顯示某種長期趨勢,但作為衡量市場波動大小的波動率交易,並沒有什麼長期的趨勢,就最近20多年的情況來看:

波動率基本上在10-80之間變動,平均值大約20左右;

60-80的時間只有2個月(2008年10-11月),是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整個金融市場接近崩潰邊緣;

接近10的水平,只有2017年5月份以後才第一次出現並持續了大半年時間。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金融市場波動像一個彈簧,正常長度是20釐米,最極致的拉伸是60-80釐米,此時彈簧接近壞掉;最極限的壓縮是10釐米,這時候的金融市場則幾乎沒有什麼波動,沒有反對觀點,幾乎所有人一致認為市場會慢慢地漲漲漲……

無論是60-80或者10,都不可能持續很久,彈簧恢復正常長度20釐米都是極大概率事件。

1個月前,那場經典的投資對決,他們賺了多少錢?

可惜,那些參與“賣保險”交易的人(當時的市場)卻不這麼認為,VIX為10所隱含的期權價格顯示,市場認為彈簧從10變到20的概率只有1/5000!

這種市場的錯誤定價,遠遠低估了彈簧恢復正常的概率。

這也正是“50美分先生”和“大象交易員”2016年底開始持續買入VIX的基本交易邏輯,而最終,正如電影《大空頭》中的看空者一樣,市場證實了他們的先見之明並賦予了他們最豐厚的獎賞。

最後要說的是,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聲稱,“50美分先生”可能是位於英國倫敦的Ruffer LLP投資基金,創建者為金融城對沖基金大佬Jonathan Ruffer,其資管規模為200億美元,而Jonathan Ruffer也一直警告說美股過於昂貴,表示過對美股大幅調整的擔心,稱已買入市場波動性相關產品。有直接知悉Ruffer LLP基金投資策略執行事宜的匿名知情人士表示,這家基金前幾年就時不時地買入VIX看漲期權,以對沖美股風險。

本文邏輯分析中著重參考了以下兩篇文章:

1.付鵬的財經世界——大象交易員:“也許”有機會成為新的傳奇;

2.倫敦交易員——黑天鵝獵殺記: 紀念被打爆的對手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