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無度不丈夫的度念什麼?

問:無度不丈夫的度念什麼?

我們現在有句俗語叫:“無毒不丈夫”,意思是說,想成大事者必須手段毒辣。長久以來,這句話成為一些人粉飾自己的說辭,實際上,這種理解實在謬矣!

“無毒不丈夫”其實是訛傳,這句話的本來面貌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此語出自元代的各部雜劇中。據說,關漢卿在《望江亭》的第二折中最先使用,由於元雜劇的盛行,這句話也廣為流傳。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兩句俗語成對聯式,前句與後句一一對仗,意為君子、大丈夫不可缺少“度量”,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大丈夫和君子。

後來,這句話訛變為“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經推測大概是一些人為了讀起來更順口,便根據平仄把“度”改為“毒”,這兩句話便流傳更廣了。實際上,如果按照平仄來讀,“度”字也可讀為duó,意思為“計算、推測”,指審時度勢的能力。

再後來,這句話又進一步訛變,成為“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一些野心家和陰謀家,持這種論調,為自己的毒辣行徑找說辭,讓世人曲解這句話的意思為不能心狠手辣便不能成為大丈夫,實在是大錯特錯!

馬致遠在《漢宮秋》中也寫道:“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語義與上述論調實不相同。在古漢語裡,“恨”並非仇恨之意,而是遺憾之意,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經歷人生的磨難與遺憾,就難成大丈夫。這與孟子所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異曲同工。

其實仔細想來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流傳甚廣的俗語、民諺,大多都是教人向善的,而鼓吹惡行的句子難服人心。

不管是“無度不丈夫”還是“無毒不丈夫”,都是要求人要有度量。我們要對他人有度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雖然這句話已經顯得俗套,但確是簡明真實的道理;我們還要對生活有度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遇見一點挫折、失敗、遺憾,便懷疑人生、喪氣滿滿,實在是浪費光陰。人生在世能幾時,如果用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的苦難,還會得到另一番樂趣,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將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而大丈夫究竟需不需要“毒”呢?這要看是“毒”自己還是“毒”他人。如果是“毒”他人,萬萬要不得!而“毒”自己,其實有時很必要。古代人說的這句“無毒不丈夫”,我們現代人剛好有句話可以與之相配,那就是——男人就該對自己狠一點。

問:無度不丈夫的度念什麼?

心志苦,筋骨勞,體膚餓,身空乏,所為行弗亂,才能動心忍性,成為一個君子大丈夫。

問:無度不丈夫的度念什麼?

下期預告:以毒攻毒

誰說“毒”一定有害?有時,以毒攻毒是個妙法!

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