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在广东江门鹤山市西江边的古劳水乡,至今还遗存一些石板桥,其中不泛较为完好的保留原貌的,以“点天灯”石板桥最负盛名。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点天灯石板桥为清代梁式石板桥。据说,原桥从升平通往新社村直至新和村,呈人字形,长达数千米。现存这一段平面略呈S形,南北走向,42跨梁,长83米,各跨长度不一,最长跨度3.02米,最短跨度1.82米,桥面宽0.43—0.86米。是古劳水乡独特的人文建筑。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点天灯桥也叫天灯桥,位于洛社村和新和村交界的一口鱼塘中间。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水乡百姓大多外出谋生,受限于当时交通通讯落后,亲人之间基本处于失联状态。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在月上中天,夜色已深的佳节,水乡人就会聚集到两村交界的这个地方放孔明灯,借灯寄情,互报平安。后来乡人为连接两村交通架起了石板桥,就被人称为天灯桥。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点天灯桥还有一个传说,古时曾有一个遗祸乡间的大贼被百姓捉拿,村民认为其恶贯满盈,必须用酷刑才能解心头之恨,于是采用了“点天灯”刑,即绑起贼人,在其双肩各挖一个洞,洞内装满香油,放一根灯芯在内点燃,令其受尽折磨而死。后来乡人为连接两村的交通架起了石板桥,就被人称为点天灯桥。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过去的古劳水乡,以石板桥为纽带,内联乡里,外联世界,以鱼米为生,以龙舟为乐,形成具有水乡特质的人文风情。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近年来,古劳水乡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各处尚未完全坍塌的石板桥得以复修重生,与水乡的其他人文风情一道构成独特的风景。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游走水乡,住在画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堪比世外。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昔日熙熙攘攘人来船往 如今羞羞答答人去桥空

星移斗换,世易时移,古劳水乡的石板桥已完成了历史使命,虽然人去桥空,但正以新时代赋予的正能量延续生命的人文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