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500年: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

佛教2500年: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

原始佛教的教义是佛教徒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系统学说,内容极其丰富,不权概括了宇宙万物理论,又追求了人生解脱的主张与途径,既有哲学问题,又有伦理与社会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四谛、八正道、缘起法与十二因缘、五蕴、三法印等。

(1)四谛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条真理,可谓佛教教义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观察人生的基本指导思想与价值判断标准。佛教所说的苦,不仅是肉体之痛苦,也包括精神上的苦恼与不安,认为现实世界就是由各种苦所构成。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四种苦,还有怨憎会苦(指与怨家对头和所憎恶之人和事物相会之痛苦)、爱别离苦(指与所爱的事物和人的离别之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指一切身心的痛苦)。

这8 种苦构成了人生的总合,亦即" 苦海无边"。总之,佛教认为人生是由各种苦组成,全无欢乐可言," 苦" 实际上是指精神上的期望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产生,是因为人具有不断的占有欲望,这种欲望统称为" 爱" ,这种爱欲为自我意识的来源,时时事事要求得到自我满足,而且永无止境,所以佛教认为人生是一切苦的大聚集。由此观之,佛教所说的" 苦" 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 苦" 非一人之苦,亦非一部分人之苦,而是一切人共有之苦,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苦" 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认识和出发点,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抽掉种姓与阶级内容而谈全人类之苦,显然抽掉了其阶级内容而有利于统治阶级,例如" 求不得苦" ,不同种姓的人" 求不得" 的内容即有天壤之别,一方面争权夺势,利欲熏心,一方面是饥饿与被奴役。其二,这种苦非神或他人所强加,而是由个人前生之" 业" 所决定。它继承了婆罗门教轮回业报的思想,前生之业决定今生,今生之业决定来生。

集谛是佛教对苦谛的原因和依据的解释。" 集" 为聚合之意,苦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集中一点即在于人有欲望,由于欲望而产生行动,从而造成各种苦。

灭谛," 苦" 既然是由欲望而生,所以只有彻底灭除人世间的各种欲望,方能达到免除轮回,使烦恼、痛苦从根本上无从生起,则可达到佛教之最高境界"涅槃" 寂静,亦即彻底的精神解脱的无苦世界。因此,灭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涅槃或解脱、超脱之意。

道谛是说明通向苦灭解脱的涅槃境界的积极的、所必须遵循的道路与方法,亦即修道。实现这一道路有8 种途径,称为"八正道"。依佛教之观点,四谛概括了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关系,集谛是苦谛之因,苦谛是集谛之果,所谈内容为现实世界的因果关系。道谛是灭谛之因,灭谛是道谛之果,是讲达到出世的因果关系。四谛的宗旨是要求信徒" 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从而达到解脱。

佛教2500年: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

(2)八正道

八正道是达到涅槃寂静的积极修道方法和途径,同时又是原始佛教的社会伦理思想,其内容与四谛相联系。

正见,即正确的认识,要求正确认识与掌握"四谛" 等佛教基本教义,不可偏离最终的目标。

正思,即正确的思维,佛教徒需不贪欲、不瞋恚(不发怒忌恨)、不邪见,保持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正语,即正确的语言,说话要求"不虚言" (不说假话)、"不恶口" (不恶语伤人)"不两舌" (不搬弄是非),"不绮语" (不说废话)等。

正业,指正确的行为,包括不偷盗,不奸淫、不杀生、保持身心的高尚与善良。

正命,即正当的生活,要求信徒过符合戒律的生活。

正勤,意为正确的努力,要求坚持正确的修道方法,努力精进,不停顿不作坏事,行善事。

正念,即正确的信念,指远离贪欲妄想,坚信佛教信仰的正确性。

正定,指清除一切杂念,定身心于一境,以修习佛教教理。

此八正道均为道谛之深入要求,既不允许享乐,亦不主张苦行,而取其中道,故称为正道。八正道可归纳为三部分,称为" 三学" ,即"戒""定""慧"。这三方面概括了佛学的主要内容。

"戒" 即戒律,为佛教徒动作行为的规范。佛教徒需遵守的戒律有: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十善,即正思、正语、正业的十项内容。对比丘(和尚)有250 戒,比丘尼(尼姑)有348 戒。佛教认为,遵守戒律即可在现世修炼功德。

"定" 即禅定,包括八正道中"正念"、"正定" 的内容。要求心定于一,清除一切轻浮杂念,以深入思考修习佛法。

"慧"包括前述之正见、正思维、正勤的内容,以达排除一切烦恼,增强断惑解脱之至高深奥的智慧,得致修行之成果。

佛教2500年: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1

(3)缘起法与十二因缘

缘起法又称"因缘论" ,因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变化都依因缘而决定。"因" 为内因,"缘" 为外因,有时因、缘亦通用。它是佛教的世界观和哲学基础之一,也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陀以此方法观察宇宙与人生,此说既否认了婆罗门教的神创说,又批判了其它沙门派别的世界观。

佛陀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产生,均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之关系或条件,离开这些联系与条件,任何事物均无生灭变化。佛曾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此" 与"彼" 的相互联系、依存的表现。如父子关系,有父才有子,有子始有父,无父则无子,无子亦无父,二者相互联系、依存,互为因果,才构成父子。佛教对自然界的观察亦应用此法,认为宇宙万物之存在乃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彼此相依、相联系的结果,离开主客观的联系便无世界。缘起法说明一切事物均依各种联系而存在,所有关系组成一个总的链条,无一事一物不在此链条中,世上无绝对的事物,一切皆随缘而起。原始佛教依此法规观察人生,把人生分为彼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12个环节,即" 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 十二缘起"。它是对人类生死业报轮回的原因与过程,以及如何脱离轮回所作的系统说明,也是佛教的人生观。这12个环节相互联系并循环,它们是:老死,代表苦,对许多人来说人生最大的烦恼是老死,而任何人又不可避免,人之所以有老死,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生" ,无"生" 则无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