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2006年第一次踏入東北,去了瀋陽,通化,白山,延吉,2018年第二次來東北,到了吉林,哈爾濱,黑河。

投資不出山海關,考研不去東三省,說東北經濟靠什麼振興?借一網絡流行語回答:輕工業靠喊麥,重工業靠燒烤。好像整個中國除了東三省揭不開鍋,全都在吃山珍海味似的。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鐵路旁的扶余市村莊

吃瓜的珠三角,京津冀非要拿數據說東北窮,當然我也不能打臉,但至少使勁擠擠,東三省也能排進班裡的中游水平吧。去東北之前,我以為那的家庭都失業、酗酒、被呼吸道疾病折磨,沒有解藥只能忍耐,離開東北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

刻板印象

何謂東北?通俗說,出了山海關就算進東北了,因此東北原來叫關外,是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的聚集區,流動性大,沒有關內人民的穩定性,缺少秩序,沒有社會管理,窮的概念大多來自於這裡。

身處陌生環境,第一感知一定是貼標籤。對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對地,是貧窮富裕還是天冷地熱。

在公眾認知中,沿海是富裕的,西部就應該是最貧窮的。因為提到沿海,關注的是進出口貿易這類聽起來就很有錢的詞語,西部呢,無非就是開發和支持,而東北,大家聽到最多的可能就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關外的大哥,關內的小弟

各種帶有不同意思的符號和詞語給各個地區都貼上一個標籤,這就是我們公眾對於每個地區的認識。

新聞媒體

天涯小文《嫁給東北人的辛酸史》,還有年初哈爾濱松花江打人,東北導遊強制售票,雪鄉亞布力事件等等,無不刺激吃瓜群眾的神經,引起了全國人對於東北以及東北人的討論。

鬧得最歡實的定屬雪鄉事件,當地官員表示,已經對這個事件進行處理,仍需要經過聽證等後續程序,總之這個處理程序是非常多的。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雪鄉

一個關乎自己省份和硃砂帽利益的事情,不趕緊找套路,反而等程序,可以看出當地的官員思維還是停留在上世紀。這種突發事件,不特事特辦,提高效率,效率之低確實在全國數得著。真應該跟明星們學學公關。

這麼說,承包吉林霧凇島的吳老闆還算仁義,至少修了個走一趟“才”收80塊的小橋。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霧凇島曾通屯

自己個作

東北人制多於法制是衰落的重要原因,在東北就算你手續齊全,找人辦證也會卡你兩條煙。

你問為什麼這麼說?遇上個膀大腰圓,或者瘦成魚刺,髮型一般為炮子頭(半寸、圓寸、蓋兒頭、禿頭),頸部有飾物多為金鍊子(特別粗大的那種)、玉墜,胳膊上帶著紋身的大哥,你敢說一個不?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瞅啥瞅,瞅你咋地

但其實細一打聽,很多大哥根本不是黑社會或者混混,也許就是倒騰蔬菜的、開牙診所的、五金店的、廚子、修車的、買衣服的、剪頭的……他們就是喜歡整成這個造型,覺得這種形象比較狠,比較霸道,比較有範兒,你可以理解為一種變種cosplay。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動一下,削死你

隨著影視作品的層出不窮,對東北人的形象爭議也越來越烈。如果把東北看作一個企業,每個東北人都是一個產品,那麼誰正在擔當著形象代言人呢?還不是東北人自己塑造的。

在視聽感覺先入為主的時代裡,不妨先看看那首具有濃厚特徵的歌《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歌中的“喝的少了他不幹”、“高麗參”、“豬肉粉條”,都無疑成為了典型的東北特色。再看看影視作品,以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為例,好面子的大爺、咋咋呼呼的大媽、好吃懶做的兒子、虎愣憨直的兒媳、遊手好閒的女兒、自以為是的姑爺……

似乎沒有東北方言,就沒有幽默,沒有東北人就不成為喜劇,所以,影視劇中東北人形象就是這樣“深入人心”了。

東北人到底窮不窮?

有趣的是,東北,尤其是遼寧,是國內城鎮化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和屏幕上氾濫的東北農村喜劇相映成趣,究其根源,無非是東北這些個有影響力的笑星們自己丑化的結果。

天冷貓冬

不爭暖氣的重要性,就知道三九天你去東北闖闖,在哈爾濱正午最高氣溫也才零下35度,一個個裹的跟熊一樣,讓他工作?基本上公交車20點30末班,這對於一個省會城市確實早了點,可是大馬路上真沒人了。

高緯度禍害全球,為啥修建長城,還不是因為關外人群搶著進中原內陸,除非地球反過來轉,高緯度才有救。

不能說的秘密

貴州江西的窮是影響河蟹穩定的窮,光電局子不讓播的窮,而東北無非就是在轉移視野中,意外成為炮灰,然後將錯就錯的窮,其實哪裡在裸泳都懂的。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