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在谈判的时候,很多人在与对手周旋、斗智斗勇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异常艰难。因为人们常常要面对异常固执的对手。无论人们用何种方式与他们谈话,这些人都能够巧妙应对,丝毫不露破绽,此时这场谈判似乎到了相持阶段,如果一方不肯认输,那么这个过程就要持续下去。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但是,那些谈判精英却不畏惧这样的对手,无论对手表现得多么镇静自若,这些谈判高手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向对方发起攻击,逼迫对方不得不就范。而在这种时候,拖延办法就是改变战局的最佳方法之一。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三分钟热度”是人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没错,无论人们做什么事情,最初的阶段都是人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如果人们长时间工作或学习,久而久之,最初的旺盛精力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殆尽,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如果你挑战一个刚刚开始某项学习或工作的人,那么你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可是, 如果你在一个人对 某项工作或学习失去热情的时候再去向他发起挑战,他就会很容易败在你的手下。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在很多时候,势头猛烈的攻击并不一定会让人们在言语交锋中胜出,而拖延在这时则是能够让人们胜出的技巧之一。

当你在谈判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固执的对手的时候,应该考虑“拖延办法”。遇到一个固执的对手并不意味着你在这场交锋中一定会失败,但是你一定要清楚,此时只有拖过三分钟热度,你才可以接近胜利。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人们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后,最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一心一意地想将这件事情做好。因而此时的人们斗志昂扬。可是,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们恰好遇到了另一件更着急的事情,就不得不将原本决定好的事情暂时搁置一边,一段时间过后,当人们再次着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热情,而这就意味着,人们此时已经过了“三分钟热度”。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而是利用拖延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拖延中不了了之的。例如,两个人之间因为一点小事情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人十分生气,信誓旦旦地要与另外一个人理论一番,给他一个教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怒气就会消失不见,而这个人的态度也会发生转变,“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这也许是大部分的结果。其实,这也是一种拖过了“三分钟热度”的表现。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三分钟热度”来形容一个没有恒心的人,此时“三分钟热度”是一个贬义词,而心理学家则从这句话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一个进攻他人心理的好办法,这就是拖过“三分钟热度”,其利用的就是人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的最初的热情。没错,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三分钟热度”,在这“三分钟热度”中,人们针对某件事情的想法和行为很主动,一旦过了“三分钟热度”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变得十分消极被动,而这时则是攻心的最佳时机。

谈判心理:拖过“三分钟热度”,也许才能接近胜利

通常来讲,人们提倡按时完成任务,绝不拖延,但是在善于运用心理战术的人看来,有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这种“拖延”并非是消极、被动的拖延,而是要利用拖延的时间搜集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然后仔细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战胜对手的方法。但是,如果在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消极等待,那么结果必然会是失败。

因此,当你最初与对手交锋的时候,都会遇上精力非常旺盛的对手,可是一旦你的对手失去了“三分钟热度”,你再对他发起攻击,对手则更容易屈服。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候,采用拖延办法让对手失老“三分钟热度”,也是一个制胜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