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刘备到死给赵云说的什么话才真相大白?

乡村播报橙二狗


赵云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武将。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后来的长坂坡单骑救主,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汉先锋,阵前力斩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但在《三国志》中,赵云仅以机智、忠义、勇敢来概述,并未提及他是武将;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也是位列文臣。另外,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

而且,后主刘禅先追谥的是关张马黄,关羽被追谥为壮缪侯,张飞被追谥为桓侯,马超被追谥为威侯,黄忠被追谥为刚侯,唯独没有赵云,后来姜维等人素来民怨,后主刘禅这才追谥赵云封为顺平侯。

彼此间还有这样一段对话,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由此可见,顺平二字的由来是因为柔贤慈惠、执事有班,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性格温和又贤能,做事井井有条,按部就班。

最重要的一点,《三国演义》中赵云位列五虎上将,可《三国志》中并没有五虎上将这一说话,刘备称帝时,只封四名“名号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

对比之下,赵云仅仅是杂号将军,长坂坡之后被封为牙门将军,入川时授予赵云翊军将军,刘禅时封赵云为中护军与征南将军,后来又迁赵云为镇东将军。尽管蜀汉时期,官职与权利不成正比,比如赵云担任翊军将军时,征西将军黄忠在汉水之战中需要赵云授予兵马。

但赵云作为民间的“常胜将军”,受到如此“不公正待遇”,自然有很多人为他喊冤,为何赵云没有得到刘备的重视?

其一,历史上真实的赵云非《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阐述,赵云是不是武将有待商榷。如果赵云没有演义中的一身是胆,只身一人在敌军阵营中如入无人之境,起到力缆狂澜的作用,那么赵云的杂号将军也许就是刘备对他的合理任用。

其二,从蜀汉政权的官员任用制度来看。

蜀汉灭亡的原因之中就有派系斗争,蜀汉政权分为三大派系,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和中原集团(老班底),赵云明显属于中原集团,可赵云在中原集团中的地位似乎不高,毕竟赵云先侍公孙瓒,后跟随刘备。

除了派系斗争,还有刘备的官员任用方式。

法正是这样劝说刘备的,天下有的是博得虚名而无真正德才之人,像许靖就是如此。然而今日主公起手开创大业,天下之人又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去作说明,而许靖的虚名,已传播天下,如果对他不能待之以礼,天下之人则会因此说主公在轻贱贤才。所以对许靖应该敬重以待,以此昭示远近,您是在追效古代燕昭王厚待郭隗的作法。

言外之意就是,虽然许靖徒有虚名,而且无真才实学,但毕竟他名声在外,如果不用他,会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用才,比如魏延与黄忠,魏延同于禁、乐进一样,都是出身行伍,刘备占领汉中后,准备选派一将作为汉中太守,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张飞,结果却是魏延,消息一出,《三国志》记载:一军尽惊。魏延的确没辜负刘备的期望,他以“实兵错守诸围”的办法守备汉中,使汉中城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后来王平抵御曹爽,也是学习魏延的方法。

用德,其实赵云也有才,但刘备任用赵云的真正原因应该是赵云有德。赵云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后来关于赵云义拒赵范、退还民田、谏主东征的典故,都能看出他具有不谋私,识大局的美德。而且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据《云别传》记载:“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三国志》中,陈寿曾把诸葛亮比喻成萧何,把赵云比喻成夏侯婴。

所以说,认为赵云没有得到刘备重视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国演义》神化了赵云的形象所致。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赵云说的话,也足以看出刘备对赵云的信任。

刘备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言外之意就是说,我走以后,你要为我看护好儿子,如果有人胆敢推翻后主,你赵云就完全可以替我将他除掉。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一、刘备深知刘禅的能力有限,无法驾驭国家社稷,必然需要诸葛亮的辅佐。

二、蜀汉先人及嫡系均已先刘备而去,蜀汉政权完全交由诸葛亮一人,刘备又有些不放心,于是托孤时特意将尚书令李严叫到床前与诸葛共受嘱托,其用意就是让李严成为诸葛的掣肘。(后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

三、万一出现最坏的结局,就是诸葛亮篡汉,那么赵云是拯救蜀汉的唯一人选。

也许信任未必就会重用,有些重要的小角色,就好像机器上的螺丝钉,需要无非信任的人才能担任。


五味社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武艺绝伦的赵云本在公孙瓒麾下为将,当公孙瓒派遣刘备协助田楷抵御袁绍之时,赵云受命跟随刘备,从此他执鞭坠镫,甘心为刘效劳,成了刘备的心腹爱将。当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时,竟丢下妻小,自顾自往南逃命去也。当时赵云在乱军中抱着年幼的刘禅左冲右突,他孤身舍命浴血拼杀,并奋力保护甘夫人母子脱离险境。正是由于赵云的义烈与奋不顾身,才使甘氏母子幸免罹难。于是,他被刘皇叔攫升为牙门将军。

刘备取益州(四川)时,赵云先留守荆州,后随诸葛亮溯江西援,屡立战功,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赵云不光武艺超群,能征善战,而且人品很好、思想境界更是超拔流俗,因此获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位居“五虎上将”序列,按关、张、赵、马、黄的位置排序,赵云仅次于关羽、张飞,高于马超、黄忠,地位和官阶都很高。

然而,在正史记载中,赵云并没有被刘备封为上将,而只被任为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一类的裨将职位。上将属于元帅级别,而将军之职与之相比落差很大。在真实的历史中,赵云的排位不仅不如马超、黄忠,就连晚于他投奔刘备、起于卒伍的新秀魏延都比他高。

赵云的能力、品格在蜀军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但他的官阶和待遇却不如关、张、马、黄、魏,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解甚至为其愤愤不平。劳苦功高、忠心耿耿的赵云因何不被刘备重用?一直以来有如下几个较具代表性的观点:

赵云虽然武功盖世,但刘备却长期让他负责保卫工作,把他当保镖用,因此很少有机会像其他人那样指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很难建功立业。

赵云虽然能力过人,为人却特立独行,不喜欢拉帮结派。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当初刘备与曹将夏侯惇激战博望坡时,赵云曾经生擒敌将夏侯兰。夏侯兰也是真定人,和赵云是旧交,赵因此替他在刘备面前求情,后夏侯兰归降了刘备。但事后赵云一直与同乡发小夏侯兰保持距离,只维持一般普通同事的关系。他领兵镇守桂阳时,太守赵范有一寡嫂樊氏长得颇有姿色,赵范想将她嫁给赵云,赵云再三婉拒。以此可以看出,赵云为人谨守本分,不喜搞派系倾轧,厌恶山头主义。

赵云社会关系简单,没有帮派背景,在蜀汉政权中形单影只,显得有些不合群,领导虽然对他很放心,但关键时刻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不敢让他放手去干。

刘备刚平定益州时,诸将都在兴奋地热议如何瓜分成都的房舍、田产。赵云却不识趣,建议刘备学学西汉名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精神,说如今曹操占据中原,虎视眈眈,远比当年的匈奴更凶狠,还远未到贪图安逸享乐的时候。况且益州饱经战乱,应该把田宅发还给百姓,使其能更好的休养生息。刘备听后觉得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如此一来,本无私心的他却无意间得罪了一大帮急欲升官发财之人。

赵云这人忠肝义胆,性格耿直,经常慷慨仗义直言,惹得领导很不高兴。当初孙权派吕蒙偷袭大举北进的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刘备大怒,准备兴兵讨伐孙吴,想复夺荆州,同时报关羽被杀之仇。赵云再次不合时宜地拔起了逆鳞,极力劝阻说:“当今的国贼是曹操而非孙权。如果能击灭曹魏,孙权必然屈服。因此不应该因小失大,与盟友孙吴交恶,鹬蚌相争,让曹操得利”。刘备拒听忠言,执意兴兵伐吴。

虽然事后的结果证实了赵云的真知灼见,但领导决定并执意要干的事情,身为部属的你却偏偏再三阻拦,事情的结果正又如你所料,显得你比领导英明,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刘备身为蜀汉一哥,自然需要部下对他顺从和亦步亦趋,赵云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常提一些刘领导不喜欢听的意见、建议,还被屡次证明他比领导高明、有远见,这样的人是干才而非奴才。自古以来,类似于赵云这样的人都不被领导所喜,即便能力出众,品格高贵磊落,也一定不会得到重用的。

然而,刘备惨败彝陵后逃回白帝城,悔愧交加的他不久即病殁。临终前,刘备托孤诸葛亮、李严二臣辅佐刘禅,然后屏退众人,独留赵云一人在病榻前,对赵说:“我死后,如果有人胆敢篡逆,图谋不轨,你就代表我将其诛杀(大意,并非原文)” 。刘备留密诏给赵云,明显针对的是诸葛亮(刘备一直对他有所猜忌)。将如此重要的使命托付给赵云,说赵云不受其重用似乎又没有道理,或许刘备深谙赵云忠肝义胆,心细如发,是值得托付之人,他并非不重用赵云,只是用的地方与诸将不同罢了。

奇怪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似乎也不倚重智勇双全的宿将赵云。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时驻军汉中,赵云随征。次年,诸葛亮出师,故意扬言蜀军要经斜谷道(陕西郿县西南)攻击关中,魏大将军曹真信以为真,就派大军前来抵御。诸葛亮命赵云、邓芝率偏师作疑兵去斜谷对抗,他自己率主力出其不意地攻打祁山(甘肃和县西北)。由于赵云的兵力薄弱,魏军却人多势众,因此在箕谷(陕西褒城)被曹真击败。但赵云沉着冷静,他聚集军队,扎营坚守,后来又亲自断后,掩护蜀军缓缓撤退,所以损失在诸路北伐蜀军中最为轻微。

马谡失街亭后,蜀国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大军撤回汉中后,损失最小的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赵云以寡敌众,并没有大败,还吸引了魏军主力很长时间,诸葛亮却有功不赏,还加以惩罚,确实令人不解。赵云一贯谦虚隐忍,不抢不争,他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仍旧安安静静的做他的镇东将军。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蜀后主刘禅即位后,追谥他为顺平侯。赵云勇冠三军,对刘汉从无二心,他虽然一生不被刘备重用,仕途并不得意,但好在上天大体是公平的,他活了将近80岁,是蜀汉诸多名将中寿命最长的一位。虽然赵云活着时屡受刘备、诸葛亮打压,不得重用,但后世史家与民间对他的评价却非常崇高,也算光耀千秋了!这一切,恐怕就连当初不重用他的刘备、诸葛亮也始料未及吧?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成熟政治人物的标志就是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经过精心谋划涉及的表达,也就是普通人口中常说的套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刘备作为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十分契合这样的特点。

就拿刘备曾经在赵云面前演的一出戏来说,当时赵云血呲呼拉的背着阿斗,赵云身上的血主要是别人的,曹操手底下好几员大将,像淳于导、夏侯恩这些人的,来到刘备面前。

当时的刘备不问甘、糜二夫人情况,拎起阿斗就往地上摔,这种不管家人,体恤大将的态度,虽然阿斗吃点亏,但却为刘备赢得了惜才的美名,如果说护短是自私自利的表现,那么刘备的这种举动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政治资本沉淀下来。

其实刘备不重用赵云,也是在讲政治,从赵云的使用上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自打长坂坡一战,赵云一直就留在刘备身边,成了刘备的贴身保镖,不可谓不信任赵云。

但却很少让赵云在大场面大场合下抛头露面,为什么?把赵云再支出去,自己身边就没有得利的保镖了,这个保镖还非赵云莫属,其他人不行。


因为赵云背景最浅,而最讲原则,是最笃信刘备可以兴复汉室的那个人,至于其他人,人常谓好男儿志在四方,作为武将,在战场上厮杀,建功立业才是真男儿。

因此他不可能叫关羽、张飞二人当保镖,远亲近臭,作为刘备的铁杆粉丝,这两人必须给他们安排相对重要的活路,显得自己够哥们。

再就是马超,此人在西边的部落里面,威王颇高,刘备也不可能把他留在身边当家臣,太屈才。还有就是魏延、黄忠,这些都是死人堆里拉出来的打出来的老将。

刘备兴复汉室的口号固然有忽悠的一面,但手里面还是需要几个撑场面的人物,总不能把这两人栓在身边,那就真的没人可用了。

张飞看着骁勇,咋咋呼呼哪都有他,但其实极缺乏脑子,属于脑壳里脑浆不看的那种,从他的死相就可以看出来,喝醉酒被人一刀捅死了,这死法只有晕人蠢才才能遇到。

再说关羽,唯一的一次重任守荆州还给丢了,还与对家曹操眉来眼去,勾三搭四,说道不清,除了几次装逼事件比较成功,其实多赖曹操成全,要不然五关六将就是关羽的死地。


但那俩人心气高,看着跟刘备称兄道弟,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危险分子。

只有赵云,可留在身边,保安全,保无虞!


历史三日谈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去回答,而应分开看:一方面,与关张马黄四位相比赵云的军职确实偏低,这是历史事实,不需要再分辨;另一方面,造成赵云军职偏低是有历史原因的,不能因此说刘备或诸葛亮不重用赵云。



赵云一生军职偏低是历史事实,不能否认这一点,也不需要去辩解

赵云与刘备相识,是在他们共同依附于公孙瓒期间,那时刘备的军职是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史书没有说关羽、张飞当时的具体军职,估计属于营长、连长一类,赵云的军职也没说,关张赵大约同级。

刘备当上徐州刺史后地位实现了首次飞跃,关、张职务随之提高,关羽甚至代理过郡太守。刘备不久后投奔曹操,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他为左将军,相当于朝廷的大军区司令,任命关羽为偏将军,相当于副军长;任命张飞为中郎将,相当于师长。赵云因不在刘备身边,没有军职。


官渡之战期间赵云复归,但没有说他的具体军职。赤壁之战前的长坂坡一战赵云表现英勇,

刘备临阵提拔他为“牙门将军”,但此职应为“牙门将”之误,因为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派赵云收服荆州江南四郡,职务才是偏将军,相当于副军长,而这时关、张已是将军。

刘备占据成都,赵云被提拔为翊军将军,相当于军长,追上了关、张二人。


刘备汉中称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以上是
“四方将军”,相当于东西南北四大战区司令,但赵云仍为翊军将军。

刘备成都称帝,拜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以上二人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关羽已故,赵云的军职还是翊军将军,地位低于军界新星、镇北将军魏延。

后主继位后赵云的军职才有所上升,先后任征南将军、镇东将军,相当于战区副司令,低于四方将军,也低于当时的骠骑将军李严、车骑将军刘琰、左将军吴壹、征西大将军魏延等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赵云负责由秦岭栈道发起佯攻,不利,被贬为镇军将军,又当了一名军长,直至去世。

赵云军职偏低是有历史原因的,不是刘备或诸葛亮刻意打压的结果

从以上赵云军职变化可以看出,与“五虎上将”中的其它几人相比他的军职的确很低,甚至与一些后起之秀相比也是偏低的,但这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分前后两个时期分别看。


从前期看,赵云结识刘备较早,比诸葛亮早了十几年,在刘备集团可以称为老资格,但中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赵云离开了刘备,原因是他兄长去世,要回家乡料理丧事,这段时间大约有七、八年,而在这段时间里关、张一直追随刘备,去平原、战郯城、守小沛、镇徐州,军功不断增多,军职不断上升,等赵云以布衣百姓的身份再次回归于刘备时,关、张已是副军长、师长这个级别了,他们之间军职有悬殊自然可以理解。

从后期看,刘备称王称帝时赵云的军职刚刚“一路小跑”地追上关、张,四方将军的人选中马超无论如何算一个,他早已是天下名将,关、张当然也得算,剩下一个位置可以给赵云,但他刚刚被提升为翊军将军,不宜再升,恰恰有一位汉中之战中大放异彩的黄忠在那里,于是给了黄忠。


诸葛亮主持蜀汉军政后对赵云十分倚重,赵云的军职立即得到提升,但由于赵云起点偏低,不益越级提拔,只能一级一级来,只可惜赵云去世又有些太早。

赵云军职虽然不算很高,但他在刘备和诸葛亮心中的分量却一点儿都不低

刘备对赵云非常欣赏,在这方面丝毫不亚于关、张。赵云与刘备第一次分别,以后还能不能相见难以预料,刘备对赵云依依不舍,“捉手而别”,赵云深受感动,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

赵云再次回归,刘备特别高兴,一刻都舍不得离开赵云,怕他再走,“与云同床眠卧”。


长坂坡之战,刘备与赵云走失,刘备身边有人说赵云投降敌人了,刘备听完很生气,用手戟敲打说话的那个人:
“子龙不弃我走也!”

刘备率兵入益州,考虑到后方需要有个持重、靠得住的人协助诸葛亮,所以特意把赵云留了下来。刘备后来东征孙权也没有带赵云,有人认为这是对赵云不信任,其实不对,刘备安排赵云镇守江州,等于把自己的退路交给了赵云,事实证明这一安排非常及时重要。

诸葛亮对赵云更是看中,设立四方将军时诸葛亮曾委婉地为赵云争取了一下,他提出如果选了黄忠,关羽会不高兴,其实关羽不高兴是次要的,诸葛亮想把剩下的一个位子给赵云,但黄忠在汉中之战中功劳实在太突出,他本人的资历也不低,多方权衡后,刘备仍给了黄忠。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让赵云佯攻,并非信不过他,而正是觉得把有勇有谋的赵云留在汉中他才放心。至于兵败贬职,更不是诸葛亮对赵云有意见,而是形势使然,在那样的情况下需要有人担负政治责任,诸葛亮当时也自贬了三级。


南门太守


赵云是民间最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在《三国演义》里给我们上演了无数的传奇,单骑救主更是深入人心,使得赵云名扬古今。可是实际正史中,赵云的确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只是官拜翊军将军而已。那么如此猛将,如何不得刘备重用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功劳不显

和刘备帐下其他的虎将相比较,赵云的功劳其实并不算高。

先说关羽,是蜀国集团最为重要的一员大将,每次刘备分兵,关羽总是要独自带领一支人马的,后来又镇守荆州,独当一面,被封为前将军是名副其实的。

然后是张飞,作为蜀国集团次于关羽的大将,张飞也是经常独自作战的,进益州所向披靡,后又打败名将张郃,功劳也是甚大, 所以被封为右将军。

马超的话,对于刘备集团的作用也不是很大,也就威慑了一下刘璋,而且也不得刘备的重用。但是马超在加入刘备集团以前便已经是威震西凉,名扬天下,又是世代公侯的出身,封为左将军也是合理。

另一位则是黄忠,虽然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在汉中大战里立下了大功,不能不封为后将军。

反观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却一直是从战,也就是跟在刘备,要么诸葛亮的身边打仗,很少有机会去单独作战,更别说独当一面了。虽然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是功劳却不及其他四位,所以只得被封为翊军将军。

二.能力不足

很多人可能会不太认可这个说法,毕竟赵云的名头这么响亮。可是刘备素有知人之名,在赵云长期跟随刘备的过程中,如果赵云真的有关羽的能力的话,刘备肯定会委以重任的。比如说魏延当汉中太守的事。虽然魏延跟随时间不长,名声也不显,刘备还是没有选择张飞,选择了魏延,刘备的识人之明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赵云的综合全面作战能力肯定是不足的,否则刘备不可能不重要赵云的,刘备也是很缺人的。

所以说,赵云不得重用的原因,还是带兵打仗的能力不足,也没有机会立下什么大功。以其胆气勇猛,封为翊军将军其实也是很合理的。至于刘备临终说的什么话,我没找到什么相关的史料,这里不做分析。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说到“常胜将军”赵云,通晓三国历史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晓。

单从他跟随刘备近三十年里,所参加过的诸多战役,并取得非常好的战果就能看出,赵云是位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将士。

比如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等,还有他独自指挥过的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而且他也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等。

可以说,那些年在战场上的赵云真的是骁勇善战、威风凛凛、气壮山河、势气吓破了敌人胆!

可题目说刘备不重用赵云,这话不知从何说起的!

虽然赵云在当时的官职,不如同在刘备麾下的“名号将军” 关张马黄高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但这并不能说明刘备不重用赵云,这其中是有根源的。

相反,刘备很珍惜赵云这位忠义仁兄,他视赵云如家臣。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临终前在白帝城托孤时写道:

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由此可见,赵云在刘备的心里有多重要了。

那赵云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高,为什么官职却不高呢?

其实,赵云最早和刘备同在公孙瓒麾下并肩作战,但因为赵云兄长去世,要回乡料理家事,便从此归隐,而这一归就是8年之多。

在这8年的时间里,刘备积极扩充实力,四处征战,与结义两兄弟关羽张飞,丞相诸葛亮等共创蜀汉大绩。而这时的赵云才要出山,追随刘备,想一想职位也不能爬的太高了,但也绝对不低。

另外,赵云为人忠厚憨诚,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不强烈,不计较,这应该也是刘备最欣赏他的地方之一吧!

说到底,赵云凭借自己的实力一路扶摇直上,虽然中间被落下了8年之久,官职也不是最高,但他不在乎,能英勇杀敌,效忠主公对赵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这种高尚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之至。

蜀汉名将,常胜将军赵子龙,果然名不虚传!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赵云不受重用,这是个老话题了,但真相君认为,赵云不受重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角色能力。赵云跟随刘备,从始至终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最为出色的就是长坂坡救主。倒是一个贴心的保镖,而关羽张飞则都能独当一面。赵云自然官位低。



二是,创业班底。刘备集团最核心的班底就是关羽,张飞这第一批元老。如果算是创业,那么这是原始股东,而赵云,是从公孙瓒那跳槽来的,而且前一个单位还垮了,即使是现在,这样的人就算有能力,也进不了第一个圈子,顶多就是创业伙伴,因此,刘备也从来没有给予赵云更多的表现机会,官位自然上不来。



第三,资源背景都没有。刘备手下,官职高的将军,可谓个个都有资源,有背景。张飞有钱,关羽忠义之名。马超更是官二代,能够收复羌人,黄忠可以收服荆州人心,以及老将的忠心。而赵云除了在公孙瓒那的打工经验,是一点价值也没有,自然官位比不过前面几位。



第四,诸葛亮的关系。诸葛亮虽然深受刘备信任,但是,刘备从托孤就可以看出来,对诸葛亮并不放心。而诸葛亮的才干和威望又那么牛,而其很跟赵云还是联姻关系,一旦赵云官位过大,最牛的文臣武将,即使刘备也不好控制和制衡。因此,刘备只能用诸葛亮的智慧,而不能让其做大,托孤的安排就可以看出,安排李严制衡诸葛亮。所以,赵云官位低那是必然。



历史真相背后


刘备一辈子识人用人几乎没出过错。所以他对赵云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所以长坂坡逃跑时,让赵云保护家小。当逃回来的人说赵云叛逃了,连张飞都信了。唯独刘备不信,还用手橶掷人。果真赵云不负使命带着阿斗回来了。

赵云虽然英勇忠义,但这个河北汉子,也有重大缺陷,就是心气很高,情商不高。经常自以为英勇,说错话,让领导下不来台。因而很难得到领导重用。第一个领导公孙瓒就十分讨厌他。但刘大耳朵情商过人,赵云很吃他这一套。刘大耳朵放得下架子(其实自己也出身寒微)同榻而眠,刘备经常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赵云甚是感动。

后来两人都脱离了公孙瓒各奔前途,却在两人都重新落魄的时候,偶遇于邺城。那是刘备虽落魄,但名气已经如日中天了。赵云义不容辞地归了刘备帐下,成了刘备最基础的创业力量之一。

但赵云几乎没有像关羽和张飞一样独挡一面去带兵打仗。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保护主公以及主公的家眷。包括后面截江救阿斗。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镖。很多人会遗憾,那么英勇无敌的赵云,竟然只做了个保镖。其实八十万曹军中七进七出的那个桥段是罗贯中老爷子杜撰的。但描写得太精彩,深得人心了。

刘备永安托孤的时候,给赵云的遗言是,保护阿斗。后世很多人根据这个遗言,认为赵云有密诏,防止诸葛亮反。是不是真的如此,历史书没交代,诸葛亮对待刘禅虽然耳提面命,但仍尊其为国主。所以赵云也几乎没有所谓的作为了。


炒米视角


看看赵云的战斗历程:

1 赵云出处山,战文丑救公孙瓒 2 随刘备救徐州 3 古城会最后刘备收赵云 4 蔡瑁发难,赵云护主(飞马越檀溪)。 5 火烧博望坡,枪挑韩浩 6 火烧新野,枪打许褚 7 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救少主。(同时枪挑54员将,钻打许褚、血喷 张辽、吓退曹洪) 8 火烧赤壁,赵云依计接诸葛 9 夺四郡,赵云取贵阳 10 赵云依计气周瑜(假途灭虢之际) 11 刘备招亲,赵云受锦囊 12 截江救阿斗 13 关羽坐镇荆州,诸葛、赵云 水路援刘备 14 马超大战葭萌关,赵云领命守后方 15 据汉水赵云依计败曹操 16 攻汉中赵子龙单骑救黄忠 17 攻汉中赵子龙蛇盘七探(蛇盘七探枪赵云的绝招)挑番将(救助心切,出 手杀将) 18 火烧连营,赵云单骑救主 19 诸葛北伐,赵子龙力斩五将 20 诸葛北伐,赵云年老败姜维 21 诸葛北伐,赵云病亡

普通人衡量职位的重要,是看官位大还是官位小,而不是看中实际的效用,比如皇帝身边的卫队长虽然官位小,但是重要程度超过一个将军。刘备最重用的就是赵云,除了关张之外,赵云是刘备的第四个兄弟。网上说赵云只是一个偏将军,就说刘备不重用赵云。这显然是愚蠢的罗辑,重用不是看官职大小,而是看所在的关键位置。举个例子来讲,御林军的统帅显然没有大将军的官位高,但是皇帝对御林军的统帅的信任重用程度,是超过大将军的。

赵云位列五虎上将之列,其他四个都是有名望出身,张飞关羽是刘备的把兄弟,马超是名门之后,黄忠本身就是一方霸主;五虎上将的其他四个,可以算得上一方总司令,尤其是关羽。但是对于关羽对于五虎上将的分封,讲的话是:赵云跟随兄长多年,即吾弟也,马超名门之后,黄忠是个老兵,大丈夫不与老卒为伍。关羽的这番话说明,赵云是在刘备权力核心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职责。

在分封四方将军的时候,刘备也是在笼络人心;分封的时候,东西南北四方将军各有各的效用,本来诸葛亮想为赵云争取,但是当时黄忠的功劳非常大,刘备就分封给了黄忠。赵云就没有封四方将军,而是被刘备当做一个藏在袖子里的杀手锏,留在了身边。

此外刘备托孤的时候,对赵云的嘱托,更显示了刘备对赵云的重用。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就是让赵云在守汉中,兵出斜谷做佯攻。佯攻这活不好干,如果能力太差,被对方识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就直接破产了,如果对方真的跟你打,你佯攻的兵力能否让对方感觉你是主力呢?这个人选还必须让人相信他是主力,不然一个无名小卒,谁相信你会带主力。显然,赵云做到了。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专门点名赵云,从那时候开始赵云就一直追随了刘备——担任刘备的护卫之责。这个职责,在此之前是关羽和张飞担任的,自从赵云跟随了刘备之后。张飞关羽 就开始去掌管其他要职,赵云担任了刘备的护卫以及关键时刻军事统帅的职责。

在新野,刘备去荆州见刘表的时候,每次带的都是赵云。去江东娶孙尚香的时候,带的也是赵云。在刘备入西川的时候,征战巴蜀的时候离它最近的将军就是赵云。而且,每次刘备用赵云都是当成杀手锏来用,比如在争夺汉中的时候,赵云大破曹军于汉水。

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让赵云担任的是援军的总指挥,保障的是刘备的退路,此时刘备带领的是两个侄子——张苞、关兴。赵云的一生中,在刘备身边担任的都是关键位置,可以说是深得刘备的信任。何来说刘备不重用赵云?


嘟嘟读读


赵云有勇有谋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何刘备不让他领兵打仗呢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1779398227877959136, "vname": "\\u8d75\\u4e91\\u6709\\u52c7\\u6709\\u8c0b\\u5bf9\\u5218\\u5907\\u5fe0\\u5fc3\\u803f\\u803f\\uff0c\\u4e3a\\u4f55\\u5218\\u5907\\u4e0d\\u8ba9\\u4ed6\\u9886\\u5175\\u6253\\u4ed7\\u5462.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