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立春甫過,春寒料峭,迎面微風仍帶寒意。時值雨水,風漸漸酥軟,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懷裡鑽了。春雨潤物,大地回春之時,萌動的生機應時而綻放。

抬頭看柳枝,已由枯褐生出一層籠沙的翠色;閒情賞杏花,團團白雪、點點硃紅,枝頭春意更盎然。河開雁來時,天漸暖,雨潛催,草木萌,詩意生。

一、晴耕雨讀初落成

唐乾元元年(758),時任左拾遺之職的詩人杜甫,直言觸怒唐肅宗,貶至華州(今陝西省華縣)。而司功參軍的貶所,給杜甫帶來的只是憂心和苦惱,安史之亂更是難以治癒的心靈之痛。

加之七月關內饑荒、家徒四壁,翌年他被迫棄官遠遊,流離轉徙,挈家先赴秦州,輾轉同谷(甘肅成縣),跋涉蜀道,終在歲暮到達成都。眼見華屋疊城,笙簫不絕,喜悅中間雜著對故鄉的眷戀。

次年暮春,浣花溪畔,草堂落成,榿木成蔭,綿竹成海。四年流徙告一段落,暫得一處棲息之所。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杜甫入蜀路線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作此詩時,詩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晴時耕作,種蔬伐竹,浣溪泛舟,悠閒喜悅。他細緻觀察著春雨如期而至,伴隨和風,悄入夜幕。灑在陌上小路、點綴江船燈火,滋潤萬物萌生,寫就了這篇淡雅清幽的詠雨佳作。

從地理角度,杜甫一生建有三座草堂,都在巴蜀大地,分別是成都浣花草堂、梓州三臺草堂和夔州瀼西草堂,其中以成都草堂構築最早、規模最大、最為知名。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杜甫草堂

夔州瀼西草堂現已無處憑弔,僅知道在長江支流西瀼水的西畔。南宋狀元王十朋(號梅溪)奉旨任職夔州,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西瀼水改名為梅溪河。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二、細雨潤澤遊意興

來成都的第五個年頭,杜甫憑樓遠望,看到滔滔錦江水蘊涵著蓬勃的春色,無限眷戀成都的溫馨時光。

時過境遷,晚唐詩人張籍來到蜀境,順錦江西望,見新雨初霽,綠水煙波,慢看山頭嶺畔,荔枝垂紅,四野飄溢清香,記錄了流連忘返的成都美景。

成都曲

錦江近西煙水綠,

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

遊人愛向誰家宿?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成都萬里橋

張籍不但和成都有緣,還是杜甫的忠實粉絲。《雲仙散錄》中記載,他曾把杜詩一件件燒掉,紙灰拌上蜂蜜送服,以期能有老杜詩才。

除卻追星杜甫的軼事,最讓後世傳頌的,是他和韓愈的師生情誼。貞元十四年(798年),張籍北遊,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從此便開始了長達二十八年的親密情誼,終生不渝。

韓愈引薦張籍進士及第,後又推薦他出任水部郎中、國子司業。韓愈並不以張籍的老師和恩人自居,而是視張籍為知己。

長慶三年(823年)早春,長安城春雨瀝瀝,細滑潤澤,朦朧清新,一城煙柳含青,生機盎然。冪冪斂輕塵,濛濛見野春。

一雨成春的景象著實讓韓愈心中愉悅之至。韓愈邀張籍(張水部)遊曲江,陶醉早春細雨,抒懷踏春興致。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曲江水滿花千樹,登閱江樓,憑眺曲江池,讓人浮想聯翩。大唐昔日的繁華如浮光掠影,千年古都遺韻已深深融入曲江的歷史變遷。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曲江遺址公園

三、身孤地遠聽雨聲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六十二歲的陸游,已在家鄉山陰賦閒五年。“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盛年壯志,都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消磨。

萬里入蜀的羈旅之愁,韶華易逝壯志難酬之恨,使作者雙鬢頻添銀絲。而當局卻以偏安江南的軟弱姿態,為志士們劃了一道請纓無路、報國無門的鴻溝。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赴任嚴州路線圖

這年春天,作者奉詔入京,接受嚴州知州的職務。赴任之前,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裡聽候召見。

雖在繁榮帝都,卻獨坐驛館,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詩人流露出“世味薄似紗”的感傷之情和“閒作草”“戲分茶”的無聊之緒。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次日清晨,小巷傳出的賣花聲,穿透皇城的明媚春色,卻喚不醒官僚們的偏安一隅,朝廷的昏聵黯弱,寂寥落寞中消散著未酬壯志。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四、笳聲胡語入愁城

宋元交替之際,詩人劉辰翁親眼見證神州陸沉,暮年詩詞句句皆史。他出生在廬陵須溪裡(今吉安縣梅塘鎮),和文天祥是廬陵同鄉,又是白鷺洲書院的同窗。

因不滿賈似道專權,他以侍奉母親為由,去贛州做了濂溪書院的山長。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白鷺洲書院

濂溪書院的院址設在水東玉虛觀邊(今水東小學內),是周敦頤(字濂溪)任虔州通判時與程顥、程頤等弟子講學之處。元朝末年書院毀於戰爭,後在鬱孤臺下復建。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雨水節氣:新春聽雨故園情

贛州濂溪書院

鹹淳七年(1271),忽必烈舉兵南下,席捲華夏。國難當頭,文天祥捧到詔書,在江西贛州變賣家產,招募義兵,組織武裝,劉辰翁一度擔任其幕僚。

可是江山飄搖,大廈已頃,崖山海戰兵敗,苟延殘喘的南宋,最終以文天祥被俘、陸秀夫投海而終結,宋王朝在刀劍的寒光裡匆匆謝幕。

在元軍攻佔臨安的前一年(1275),雨水時節恰逢上元,但再也不見“月滿蓬壺燦爛燈”,異域鐵騎似黑雲壓城,殘山剩水無燈看,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減字木蘭花

無燈可看。雨水從教正月半。

探繭推盤。探得千秋字字看。

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滿耳盡是笳聲胡語,故國淪亡咫尺,神傷高臺月明,宋朝繁華的燈節只留在故園夢中。

關注“發現中國”,看精彩知識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