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工不满意薪酬,绩效激励不够大,怎么办?

员工关注的绩效模式,才是老板真正想要的模式!

前言:很多人认为马云把阿里巴巴送上市了,马云就会退休下来好好歇歇。事实上,我告诉你,你太小看马云了,因为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股份只有区区不到8%,阿里巴巴只是马云实现个人帝国的一个跳板。大家都知道,日前成立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是马云个人控股,并非巴巴控股。而马云投资的恒生电子,这个掌控着金融数据命门的公司如今也受控于马云。

此外,最重要的一个产品支付宝也非阿里巴巴控股,马云个人控股也超过50%。

阿里巴巴只是成为马云的一个跳板,马云通过借助阿里巴巴的财力和自己的影响力,如今它的个人金融帝国梦正在开始形成雏形。马云这只“小蚂蚁”叫板传统金融这头“大象”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抱怨领导瞎指挥,外行指挥内行,不懂瞎说,然后我们内心总是很气愤地骂领导几句。从某种角度来看,外行确实不应该插手内行的事,不应该对于内行所做的事指手画脚。但是,从真实情况来看,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并不少见。

那么,外行真的能指挥内行吗?或者说外行能不能领导内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发表了他的看法。首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马云(尽管马云很出名,但也有部分人不知道他,所以照顾一下那些并不了解的朋友)。马云高考考上了一所并不算太出名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互联网,然后,他开始了踏上互联网的征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严格意义上说,马云就是一个互联网的门外汉,那么,关于,外行能不能领导内行这件事,马云最有发言权。当然,马云也对此发表了看法

马云曾经在公众场合这样说:当时王石说我不懂技术,能管理好网络团队吗?马云当时直接开怼王石:你也不懂建房子,不一样把房地产做的很大吗?这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关键是要尊重内行。

马云就开始聊他的亲身经历,因为不懂技术,所以,我当年是公司产品的唯一检测者,我来检测这个东西是不是管用?是不是好用?如果连我马云都不会用,那么这事再好也是瞎掰。

在企业管理方面,马云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案

为何阿里巴巴员工的人效如此之高?

马云的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问题: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说来简单的一句话透露出了一个道理:加活=加薪,提升价值=提升薪酬。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多劳多得不应该停留在思维上,还要看企业让员工劳什么,得什么,设计好劳的内容和得的机制,才会看到机制的成效。多劳多得不应仅停留在底薪和提成结构上,需要更精细的分工和分配。

很多成功的企业及企业家,对薪酬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1) 松下幸之助 :高薪带来高效率;

(2) 史玉柱 :给员工付高工资没有错,错在给不合格的员工发工资;

(3) 马云 :加工资是公司对你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4) 董明珠 :不要等员工要求涨工资,而要主动给员工加工资,超越员工的期望,让员工更有干劲;

(5) 任正非

:高薪酬,高要求,高产出。

点评:工资不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回报,而是员工因为自己的价值而得到的收益。凡是能将工资与价值进行更大幅度融合的,一定是最有驱动力的,而员工一定是最有创造力的!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员工为什么喜欢在企业混日子?

对于员工自身来说,是因为缺乏“目标”的驱动;

对于企业老板来说,是因为缺乏“激励”的管理。

那么,针对员工,如何做目标管理更加合理呢?今天分享二个实用性强的目标管理方法,希望帮助到更多正苦恼的朋友。

方法一:对赌法

这是一种可以针对某个项目,或某个月度的目标激励上。具备特殊性、高激励性的目标管理方式。

公司设定一个目标值,该目标值有一点的挑战难度,但为整体的布局,必须要完成这目标。

员工投入对赌金,参与目标对赌,按照完成情况,公司给到一定倍数给予激励。若是未完成,对赌金归公司所有。

操作案例:

公司目标:利润额85万

业务团队投入对赌金总额:5000 元

利润额达成目标,业务团队获得投入对赌金的3倍奖励;达到目标值的95%,业务团队获得1倍奖励;达到目标值的 90%以下,业务团队对赌金归公司所有。

说明:业务团队根据业务人员数量、可以做团队内部的二次分配激励。

方法二:三线法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三线原理:平衡线、激励线、挑战线

平衡线:以过去数据的平均值或预算数据的基础值作为参照,定出一个企业和员工之间比较接受的数据,但业绩达到该线时,不做奖励和扣罚,超出平衡线有奖励。

激励线:当目标完成超过平衡线数据的20%,奖励力度将做为一个级别的上升。

挑战线:当目标完成超过平衡线数据的50%,奖励力度上升另一个级别。

操作案例:

平衡线:利润额50万;低于50万无奖励,超过50万,按超额利润额的5%做奖励。

激励线:利润额60万;50万-60万之间按利润额的5%做奖励,超过60万,按超额利润额的8%做奖励。

挑战线:利润额75万;50万-60万之间按利润额的5%做奖励,60万-75万之间按利润额的8%做奖励;超过75万,按超额利润额的12%做奖励。

三线目标管理,相似与阶梯式目标管理。但企业在做阶梯式管理的时候,建议台阶数量不要过多。一般分三线目标已经可以了。对于目标数据的增长比例,每个公司需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做好测算设定。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阿里巴巴只是马云的跳板,马云的帝国之行才刚刚开始!

总结:

对于员工,企业的激励性一定是需要丰富化!只有利益趋同,利益分配合理到位,企业才能真正打造一支狼性团队!老板也不再为目标达成而苦恼!

未来不再有公司,而是讲平台!如何留住优秀的人才,共同搭建一个生存的平台,是每个企业老板的应该努力的方向!老板的思维没给改变,企业绩效管理不能升级,你永远只是一位帮别人家公司培养人才的“好人”!用好的机制,让你的员工员工一起分享成果、一起创业,一起共赢发展吧!

  • 分享是一种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也期待你的转发,谢谢!
  • 更多行业案例内容,欢迎关注“企业主之家”,持续分享更多干货!
  • 如您正面临企业识人用人、薪酬绩效以及合伙人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和我私信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