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女性2000年的第一本教科书:这两点,教你处理好婚姻关系

影响中国女性2000年的第一本教科书:这两点,教你处理好婚姻关系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女人,历史上亦有专门为女人的量身定做的规矩——《女诫》。

《女诫》是班昭当时写给未出嫁女儿的妇女经,后被广泛流传,束缚了女性2000年时间。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只看章节名字,就知道当时社会需要女性做出巨大的牺牲。

女子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要求极为苛刻。

那这样一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呢?

是一位被称作“曹大家”的才女——班昭。

班昭文采斐然,善政交。汉和帝永元12年,她哥哥因壮年出塞后,一直住在异地他乡,年近七十,望月思乡,想请命回到故土,她见哥哥年老,心生怜爱,上疏汉和帝王,其中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当初随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已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回国。”

这一番话,看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际对于汉和帝来说,他没有其它选择。

自古帝王无情,如若有一点惦记,班超都无需七十岁还要自己请命回国;班昭上疏,一方面恭维帝王,一方面暗示帝王,人家为你皇家鞠躬尽瘁,你不让回国,功臣一旦死于异域,你让百姓怎么看你皇帝?再说了人都七十岁了,对你没什么威胁。

聪明如她,一己之力,巧胜皇权。

2

后人评价她是一位政治家,可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善于政交的女性,为什么要写的《女诫》呢?这似乎有些不符合她的智慧。

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可以准确地概括《女诫》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这样一个为现代女性所不能理解的价值观,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被传播出来的呢?

这要从班昭的性格说起,班昭确实在政治、文化上表现极好,但她没有武则天一般的野心,班昭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服从君权,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最不容易改变。

而且,有父亲和两个哥哥的保护,她的生活自然没有多少坎坷,只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就会得到大量的好名声,对她来说,家族的名望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在自己的女儿们临近婚配的年纪,班昭觉着她们没有受过好的教诲,不懂嫁人做妇的礼仪。担心她们以后会令夫家失面子,更辱没了自己家族,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她们各自抄写研学,能够所有帮助。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家后院都掀起了抄写《女诫》的狂潮。男人们,自然是双手赞成,谁都希望家中一切以自己为天,说一不二。

可见当时《女诫》的影响之大。

《女诫》也一度成为古代教育女子的楷模,几乎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女子观,即使到新中国成立,也有很大数量的裹脚女人依然信奉,嫁夫随夫、三从四德。

所以,近代以来,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提升,女性思想的解放,《女诫》受到了不少抨击,甚至被称为男尊女卑的祸首,班昭更被斥为“女子之大贼”。

其实,客观来看,这本书并没有什么错,它的内容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那么,这本书对于今天的我们,完全没有指导意义吗?

答案并不是。

3

《女诫》中有两点,依旧对现在处理好婚姻关系有着巨大的帮助。

首先是“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夫妇之好,终身不离”,大致意思是认为夫妻本应以礼义相互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以敬来修身,以顺来避强。

现如今,女性不需要做到逆来顺受,但相互理解、相互尊敬依旧重要;夫妻间应对对方多一些宽容,多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一味地争吵只会为以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隐患。

对女人来说,护肤品、衣服必不可缺,男人们偶尔买这类礼物送给妻子是表达对她的认可;这也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润滑剂;而男人们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一旦彼此能各取所取,能感受到对方的认可,那么这一段感情就不会差。

其次是“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意思是妇功不一定要技艺精巧,但能谨守节操,有羞耻之心,举止言行都有规矩,做到妇德。言辞和内容都要有所选择,不说恶劣粗俗的语言,说话选择时机而说,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延用到现在的夫妻之间,就是说在言行上,说话讲求时机,无论是谁,在公共的场合都应该有基本的礼仪。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都是夫妻之间应该培养的默契。

不因为和对方某次不合而在公共场合肆意发泄,也不因在外遇到困难而伤害对方,每一次歇斯底里的争吵,伴随而来的是心口上的新伤痕。

无论是在酒场、会场,夫妻代表的都是彼此,只有目标一致,培养成心有灵犀,夫妻之间才会自然的由爱情过渡到亲情,从而白头偕老。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生夫妻一场,不知是用尽了多少缘分,所以两个人在一起一定要在思想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言行上内外一致,培养默契。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夫妻间举案齐眉,拥有让人羡慕的婚姻生活就不是难题。

最后,祝天下间所有的夫妻都能同心同德,相互依靠,相互陪伴,一起走过人世间的无常,抵达幸福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