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接洒谷子,这样产量高吗?

农夫也疯狂


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接撒谷子,这样产量高吗?

题主大概是想问水稻直播和播种插秧哪个产量更高吧?

水稻直播,这几年南方被炒得沸沸扬扬,搞得像什么高科技技术一样。平原地区或许能行得通,但是对于南方的梯田水稻直播一点君是不看好的。

南方梯田落差大,农田面积狭小。不但费事,还费种子。

在南方,主要以梯田为主,机械化推广很难进行。退而求其次,就算是用人工直播,也是和麻烦事,上面是田埂,下面也是田埂,只有中间一个“小水沟”样的是农田,一不小心就撒偏了。

南方梯田多依山傍水鼠害,鸟害,虫害不断。

南方田地多依山傍水而造,这样就为很多野生小动物祸害稻种提供了便利。有可能还没等水稻长成稻苗,直播的稻种就被它们祸祸光了!


田间管理难度增大

采用播种插秧的方式,在拔秧的时候有剔除稗草等杂草,在插秧的时候在挑选一遍,几乎就能排除干净了。等到农田里长出新杂草时,水稻已经长大了,能够压制住野草了。同时,过一段时间后,耘田除草可以根据行列关系,轻松去除杂草。

可是如果用直播方式的话,杂草和水稻同期生长,往往会杂草占据上风,再加上直播的与行列可循,除杂草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和水稻长得相似的稗草。更为困难的是水稻二次施肥和打药,疏密不均,施肥打药容易造成漏发打和重复打的情况。

抗倒伏能力降低

南方水田许多泥浆比较深,一般要经过晒两次田收水稻的时候田里才不至于有水。插秧可以轻松的控制晒田的水沟大小,一直播就比较难控制了。再加上直播的水稻疏密不均,更加增高了倒伏的风险。

题内话:一点君当地插秧背叫做“栽禾”,你那边叫什么呢?

——END——

有知有趣有味三农事,我是一点三农。感谢阅读,期待你的关注。一家之言,若有不对,欢迎朋友们指正,再次感谢!


一点三农


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接洒谷子,这样的产量高吗?

农村传统水稻种植,都是需要水稻育秧、插秧、耘田、水稻的水肥管理,传统水稻的种植方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水稻直播技术(也就是直接水稻直接洒谷子不插秧),在农村水稻种植还不是非常的普遍。水稻直播管理不善容易产量降低。

1、水稻直播没有专用的工具很难把控水稻播种的密度

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去年就有人使用的水稻直播技术,依靠人工撒种,很难把控水稻种植密度。

水稻是喜光农作物,密度过高,容易使水稻长得参差不齐。为了避免水稻长势参差不齐,需要更多的工作行对过密的水稻进行移栽,大大浪费水稻田的空间。如果有专用的机械设备,控制水稻播种的密度,那还是能推广。

2、 现在使用的化肥,容易使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对水稻直播的产量影响较大

传统的水稻种子中,会耘田。耘田的作用是水稻田除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疏松土壤增加水稻的透气性。现如今化肥的普遍使用,很多水稻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板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特别严重主要原因。以前育秧、插秧、耘田、使用农家肥肥田,病虫害相对较少,甚至很少有病虫害。但传统的水稻种植费时费力,现在都用抛秧、打除草剂、农药化肥,虽然省去了很多人工,现在的水稻品种更好,但病虫害却非常严重。

3、水稻直播除草较麻烦

水稻直播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杂草生长也非常迅速,一般水溶性除草剂要在水稻长到一尺,使用除草剂才不容易伤害水稻秧苗。如果在水稻播种时使用除草剂对水稻的育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水稻育秧20天后,打除草剂除草的效果却不是很好。


结束语:如果把水稻的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水稻田的除草等问题解决了,也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水稻直播技术就是大力推广的时候。


昕瑞生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旧的传统种田模式越来越受到新的技术挑战,水稻直播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家知道,传统的插秧种植水稻,费工,费时,大大的加大了生产成本的投入,很不适应当前农村缺少劳动力的形势。而水稻直播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适合当前农村的形势,可以说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新的水稻种植模式。

水稻直播,在麦收结束后,在麦茬上施上基肥后,用大型旋耕机对麦田进行旋耕平整,象种麦一样撒上优良的水稻种子,对播种好的田块每隔2一3米拆一条墒沟,有便于解决直播水稻的通风,透光,施肥,打药使用。

播种结束后对已种田块进行上水,浸泡7一8个小时后将水放掉,第二天再使用相应的除草剂进行喷雾,防止水稻杂草,保持田块湿润直至出苗,待秧苗长到1寸多高时就可进行水管了。

直播水稻的产量你不用但心,经过多年的种植,己得到证明,不但不会比插秧田块差,如精心管理还能超过插秧田块。






百花争春我为先


自从有稻谷,刚开始稻谷长在稻田里,并不是一开始就插秧的,那时人们的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只会刀耕火种。我们的祖先发现稻谷可以食用,只能在低洼湖区才能种植,就是等水退去后,在湖边撒上稻谷就等稻谷生长成熟了,再收割,望天收。这样的生产方式,产量比较低,也得不到保障。但到了宋朝,情况就发生了变法,大家应该知到宋朝的科技是比较发达的,四大发明就有几项是宋朝发明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在宋朝。秧苗移栽产量可以提高,这和宋朝的开国皇帝是有渊源的。那时朱元璋还是一个给财主放牛的放牛娃,一天朱元璋去放牛,小孩贪玩,牛吃了财主家的秧苗,被财主发现了,就对朱重八说:“这块地里的秧被你的牛吃,如果在一夜之间能长出来,今年的工钱一分不少的给你,要是长不出来,今年的工钱一个子你也别想要”。这下可难为了我们的朱重八了,他可只是个孩子。真不愧是当皇帝的料,这件事要是发生在现在,很多孩子也不会想到去移栽。朱重八把撒播稻苗密度大的地方移栽到被牛吃了的地方,不仅移栽的秧苗长势茂盛,收成还比其它的地方要多。移栽的秧苗比撒播的收成高,当时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的限制,无法解释其中原因。现在科学水平的提高,了解到为什么移栽的秧苗比撒播的产量高,因为有一些植物经过移栽,必须把主根截断,让其再重新生长腹根,农田施肥都是在农田的浅表,主根要是不截断,主根会继续往下生长,无法吸收到表层的养分,植物营养达不到也不会分蘖出更多的苗芽。油菜也和稻谷一样也需要移栽,截断主根产量会提高。而现在又回到了过去,又要去撒播水稻,主要是现在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水稻的生长各个阶段都可以控制,最主要的是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撒播和抛秧都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撒播的产量相应的比移栽的少一点,现在进行撒播的是劳动力减少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老王说虾


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接洒谷子,这样产量高吗?





移栽就是插秧,农村土话叫种田。插秧好在稀密均匀,便于耘田、除草、施肥、打药,好收割产量高。

直播种田是这几年才有的,我们这里管种懒人种田,也只有单季晚稻可以直播。所谓直播就是把谷子直接播种在整平的土地上,把田里的水放干,再直接撒谷子,少了插秧这一环节,节约了人工插秧成本。



不过,直播谷子出芽率相对来说要差一些,缺苗比较严重,稀密也不均匀,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有的地方却东一株西一株,要想均匀还是要进行移栽的。

直播在管理上难度比较大,除早、施肥、打药、耘田没有插秧的方便,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直播由于稀密不均匀,在水稻分孽上来说没有插秧的好,人工收割增加难度,产量相对来说要比插秧的低。



在我们这里也有直播的,不过都是种粮大户,他们一年只种两熟,一熟直播单季晚稻,一熟小萝卜。他们翻耕和收割都是机械操作,在管理上没有农户的好,他们直播是满天星,谷子成本要插秧多一倍。移栽一亩田一斤谷子,直播得需要二斤,看他们就是直播前喷施一次封闭除草剂,但结果还是稻、草不分,草比稻子还长,几乎都是倒伏的多,产量很低,只有插秧的一半。

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播种子,这样产量高吗?我认为直播比插秧的难于管理,稀密不均匀,产量低。不知大家是怎么看待直播的?欢迎大家一起都来说说看。



[更多三农精采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老娘舅说事》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老娘舅说事


种田不插秧而是直接撒种子,这样产量高吗?

农村里种植水稻较多的地区,一般把种水稻叫做种田。种水稻直接把种子撒到田里的方式比较少见,大部分都是育苗插秧,这两种方式对比,插秧的方式产量会高一些。

直播种子的特点

一、直播种子,种子直接撒在地面上,裸露的部分较多,容易遭到田里的老鼠,鸟类的侵食,种子的发芽率受到影响,种子用量增加。

二、撒种不均匀,有的群体密度大,后期容易出现水稻倒伏问题,水稻生长分蘖后,田间密度大,田间的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害容易发生,也不利于除草工作的展开。

三、容易出现水稻生长不均匀的现象,有的水稻苗高,有的矮小,水稻质量差别明显,收割的时候,植株高低不齐,费时费力,也不利于销售。

插秧种植特点

一、秧苗可以合理的分布,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水稻分蘖,水稻根系得到充分的生长,水稻整体抗病力强。

二、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好,水稻光温营养充足,生长强壮,产量提高;因为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也较容易开展施肥除草工作。

三、植株整齐,利于收割,谷穗均匀不影响出售。


农人春香


水稻不插秧而是直接洒谷子(直播)虽然与栽插秧苗相比具有不用培育秧苗、不用人工栽插(或机插),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省心省力,至于产量,由于这种新型的水稻直播模式也有许多不确定的不利因素,因而它的产量不可能有稳定的保障,具体分析其理由:


不管是人工栽秧还是机插秧,由于需要人工培育秧苗和栽插,容易培育壮秧,并且栽插均匀,大田除草只需要在插秧后4~9天内撒施一次封闭除草剂,肥效和防治病虫害及时即可能保证水稻稳产增产。


而水稻直播虽然减少了秧苗栽插的用工成本,但直播更有许多弊端,首先直播水稻稻种播种后难以得到全部能覆盖,露籽而缺少水份容易遭受鸟类、鼠害的侵食,不容易出全苗,从而加大了种子的播种量;其次,直播墒情对草害的把控和防治要求高,特别是首次封闭除草剂防治不好,后期杂草防治难度无疑会加大,后期加大除草剂的浓度,也容易对当季的水稻产生药害,更可能对下茬作物造成除草剂的药物残留,从而影响下季作物生长。

与此同时,大面积的人工直播水稻不可能播种均匀,出苗后的秧苗参差不齐,从而需要疏密补稀,也需要增加氮磷钾等肥料的用肥量,才能确保苗情均匀长势好。

此外,多年的直播水稻,上一年度收割后的散落的稻谷,土壤不经过放水旋耙,其稻谷不易翻入土壤深层后腐烂,更可能产生杂草稻的严重危害,从而造成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综上所述,直播与栽插水稻秧苗相比,成熟收获后的水稻产量和品质很难都得到保障!


和风细雨言


水稻直播技术在黑龙江垦区已经被禁止使我十几年了,近几年由于人工费用的暴涨以及水稻价格的下跌,水稻直播技术又被提上了黑龙江水稻种植区的日程上来。

水稻直播技术其实在黑龙江垦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最大的难点是保苗率低、易倒伏、产量不如移栽田以及水稻品质差、出米率低。但是优点也很明显,成本低,节省人工成本,田间劳动时间少,亩产800斤就能达到移栽田亩产1000斤的利润。


直播田播种分为撒施和机播两种。撒施播种种子播种不匀,没有明显的垄沟和垄台,后期除草、防病、除虫作业易伤秧苗;且撒施播种较厚的局部地块易倒伏。机播机播的效果比人工撒施效果好,有明显的垄沟和垄坛,种子成趟,种子播种较匀,不会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且有了垄沟之后能增加秧苗间的空气流通,利于通风。

地区性的差异问题,寒地水稻种植区的直播产量明显不如南方地区的直播产量,正常情况每亩播种16-19斤的情况下产量在800-1050斤左右。但是由于寒地水稻种植区无霜期短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水稻的品质差,空瘪率高以及成熟度差。常规移栽田的水稻出米率可以达到65-70%,而直播田的水稻出米率只有60-65%左右,很少能达到65%。这也是黑龙江农垦禁止水稻直播十几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后期易倒伏。直播田的水稻根系少且浅,根系情况较移栽田根系差,后期易出现倒伏情况,尤其是草荒地块。

直播田的产量很难达到移栽田的产量,尤其现在移栽田的栽培技术与农机相对发达,出现了平均行距25厘米的宽窄行侧深施肥插秧机,而水稻直播的机械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也水直播的推广有一定影响。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生活在农村从小就接触耕田的我小时候也曾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将谷子撒在秧盘里,等长出秧苗之后再插到田里面。为什么不直接将谷子撒到田里面,让它直接长出来呢”?


这样将秧苗插入田中不仅美观,而且为以后杀虫除草提供方便。

后来才知道直接撒谷子到田里,每一颗谷子几乎都能发芽长成秧苗,而这样的秧苗长得太密集,田里的营养和化肥的营养根本满足不了那么多秧苗的成长。而且当秧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蓬勃发展。太密集的秧苗会影响到阳光的吸收。所以这样在做法,不但没有产量而且还会浪费化肥。

而把秧苗插到田里面,每一棵秧苗前后左右相隔距离都要隔20厘米以上。这样不仅保证每一棵秧苗都有充足的阳光吸收。而田地里营养和化肥带来的营养能满足这些秧苗的成长。而且给未来成长留个足够的发展空间,所以到成熟的季节每一簇秧苗上面都会结下了饱满和讲述的谷子。喂,留够足够的距离还能方便以后下田除草和施肥杀虫。


秧苗田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我们这边不种水稻,但是我家有亲戚种水稻,听他们说必须先育苗再插秧,。首先,稻子的生长期是120天,必须等到收完小麦之后,若直接撒种子时间上不允许,也控制不了稀密程度,往往是苗密,产量上不去,还得间苗,增加管理力度,还影响喷药,施肥,放水等环节。还是插秧既省功省力,又稳产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