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紫砂泥,小白变大师——石黄泥(朱砂泥)

上周给大家科普了小煤窑朱泥,其实,小煤窑并不只是出产朱泥,还有嫩泥矿石黄泥,因其烧成后颜色似朱砂色,故又名“朱砂泥”。

石黄泥矿料属性为砂岩、外观浅红黄色块状、不溶于水,泥料略酥

石黄泥属于红泥类矿料,泥质细粉砂岩。一般产于嫩泥夹层,偶尔也产于嫩泥底部,含矿量极少。矿料外观接近浅红黄色,含有少量的微细白色云母碎片。泥性紧致细密,呈块状结构,比较坚硬。矿料遇水能自行分散成小块状,但不溶于水。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

学点紫砂泥,小白变大师——石黄泥(朱砂泥)

图片源于《宜兴紫砂矿料》

石黄泥料的烧制温度在1120~1200℃左右,不易变形,烧成颜色为朱砂色,色泽变化不大

石黄泥烧成温度范围较宽,一般烧成温度在1120~1200℃左右,烧成后呈朱砂色,经一定的高温呈砖红色。再继续加温后的外观色泽、烧结程度,不会产生明显变化。石黄泥的成品壶表面似窑温欠火状,具有粉质感,但敲击的音频比同等烧结程度的紫泥、甲泥等胎质要高。

不同于小煤窑朱泥,石黄泥制作的紫砂壶收缩率在6.5%左右,在烧制过程中不易起泡、起皱,变形率较小,能制作较大型的作品。烧成后胎质比较疏松,注水时能随水位高低变色。这和《阳羡砂壶图考》中关于朱色变色壶的记载十分相似。

学点紫砂泥,小白变大师——石黄泥(朱砂泥)

图片源于《宜兴紫砂矿料》

石黄泥的其他特点:单独成陶时易脏,适合搭配其他紫砂矿料使用

石黄泥单独制作成紫砂壶,使用后表面会产生色脏现象,这与早期的一些历史作品也相符合。但若与其他矿料混用,特别是与下部的朱泥矿料混用,会对其泥质起很好的调节作用,使烧成后的外观色泽和胎质性能等达到比较优异的效果。这种混用现象在一些历史作品中也有体现,这也符合当时原料开采及使用的实际状况。

学点紫砂泥,小白变大师——石黄泥(朱砂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