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該上小學了,上公立的好還是上私立的好?

ZSY98864931


孩子該上小學了,上公立還是上私立?


題主說公立學校各種補課,這一點不知道是指的課外補課嚴重,還是老師補課嚴重?如果是指課外補課,要看家長們為什麼補課。如果是老師補課,要看是經常補還是偶爾補,好像小學老師補課的不是很多。


在很多地方小學報課外班補課嚴重很多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生放學早,家長沒時間接,於是把孩子安排在補課機構。


因為現在的小學補課機構很多都是老師過去直接把孩子接過去,所以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在補課結束後,基本上家長也下班正好趕上接孩子。

2.小學生放學早,時間充裕,家長們利用小學的時間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


現在的社會拼的不只是學習,對於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上中學後就沒有這麼多時間,因此家長們這時開始培養孩子們的各種興趣。比如這邊有個孩子,在六年級結束時已經考過了鋼琴九級,比起別的孩子不是多了一項技能嗎?


3.利用小學時間寬裕,課程拓展。


雖然高考取消了很多特長加分,但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對各科的學習興趣,家長們還是選擇了報班學習。比如學習奧數的孩子,每一次思維的提升,都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幫助;比如英語電影配音訓練,既讓孩子對英語產生了興趣,也打開了他口語的界限,有多少孩子因為不敢開口導致英語學不好。


當然報課外班有利有弊,在豐富孩子知識的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的休息玩耍時間,所以如何報,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愛好來決定。不要跟風,即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


題主指出上私立孩子太小,是不是因為題主指的私立是住宿學校?如果是住宿學校,確實不太適合小學生。說句心疼的話:“孩子在身邊就這麼幾年,你真的要讓他離開你,自己去學校嗎?”我是不建議小學就開始住宿的,如果條件允許,初中最好也不要住宿,這段時間正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養成期,在家的孩子更容易和父母溝通,也更有歸屬感。

實際上我認為考慮選學校,不是先看公立還是私立,而是首先要看這個學校的校風!


孩子才剛剛開始求學,不僅是知識,還有做人,都是在學校開始的。一個好的校風,可以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尊禮、尊教、尊師、尊人,都會讓他以後的生活多姿多彩。而偏激、抱怨則為他帶來無窮的煩惱。


家長可以在放學的傍晚和上學的早上去學校門口看一看,看一看學校的學生上學時見了老師是否有禮貌的打招呼,看一看放學後孩子們是整齊劃一的等候家長來接,還是胡亂跑的行人都怕被撞到。


然後,有機會的話打聽打聽學校的師風。


有的學校對老師要求嚴格,不允許收受家長的禮品;有的學校則送禮成風,家長不送,老師還要!師風也代表了學校的一面吧,畢竟孩子直接接觸的人是老師。


接著,看看學校的硬件設施。


現在大部分學校,硬件都沒有什麼問題,當然如果能進一個擁有比較先進設備的學校,對孩子接受新事物也是好的。


最後,要說的是現在都是劃片入學,如果家門口的小學還不錯,就不要大老遠去別的地方了。


六年的接送是一個家庭必須考慮的因素,如果你每天讓孩子等到最後一個才來接,說實話這樣會讓孩子心裡很受傷,所以還是就近比較好。隨著他年齡的成長,等到四五年級,也許就可以自己回家了。

以上是孩子在上學時很多家長遇到過的情況,希望可以幫到你。


文 / 哈你



有書教育


上公立好。不要被"贏在起跑線上"的錯誤言論誤導。小學不要把分數看的太重,小孩還是以玩為主,在玩好的基礎上,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什麼都重要。在該玩的年齡虧欠了,長大後該學的時候都去玩了,得不償失。中國的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搞反了,孩子越小越抓得緊。小學學習抓得太緊,使孩子疲憊不堪,到初中有的孩子就開始厭學,到了大學很多人反而更輕鬆了,不學習了。小學學得好的孩子,上初中就有一部分成績開始下滑,上高中又有一部分成績下滑,這是小學抓得太緊,壓著孩子死學的結果。當然有少數孩子從頭到尾都學得好,我覺得是學習習慣好,人家該玩時玩,該學時學,什麼都沒耽誤,愛好廣泛,幹什麼都能幹得很好,這才是家長心中最理想的孩子的學習狀態。小學,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眼前,在玩中開發智力、培養興趣、養成好習慣是立足長遠。


隴原春雨


小學教育,是孩子的品德教育、習慣養成、情感和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很重要。

但是,這不是僅僅看成績一個方面。比如:有的學校特別注意排名,用學生成績給老師績效考核獎勵,老師為了成績急功盡力,除了上課灌輸,還有下課開小灶,擠兌學習不好的學生,再加上家長也重視成績,為此擠兌孩子,造成學生心理衝突嚴重,偏執,等等。這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為人處世,心理健康。所以,要選擇注重孩子平衡發展的學校。小班制,班級太小也不見得利於孩子成長。在家就是多個家長關注孩子,已經屬於過度關注,小班也是多名老師關注那麼不多的孩子,一旦孩子進入大班,馬上感覺到被人漠視而失落,進入社會更容易感覺失落。總之,對孩子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考慮在孩子人生中的長遠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