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把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改编成“创某某大军”,一举两得!

这段时间,句容市的大街小巷都能见到穿着印有“志愿者”字样红马甲的人在转悠。他们一会协助环卫工人清扫地面,一会帮助交警维持秩序,一会给乱停车的贴提示条……总之,很忙、很幸苦。但是,这与他们的本职工作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各个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这些红马甲志愿者到底有多少人,笔者手中没有精确数据,估计千人以上应该不会出错。

街上多出来这么多红马甲志愿者,说明了什么问题?许多人,特别是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会说:“小城市的居民大部分是农民进城的,素质差,创个文明城市太难了!”

此话不无道理。句容这座江南小城能创成国家级的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机关事业单位的这个志愿者队伍确实是功不可没。但是,更多的老百姓说,要能持之以恒就好了。可惜,检查组一走,这支红马甲志愿者队伍也就随之解散了。于是,大街小巷的面貌又开始倒退。

由此看来,红马甲志愿者队伍的存在与“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市”成果的保持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因此,笔者大胆设想,假如把这支红马甲志愿者队伍改编成环卫工人或协警队伍,或者干脆叫“创某某大军”,岂不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极大好处!

笔者之所以这样设想,还有一个极其重要、没被大多数人关注的原因,那就是,当这些人上街“转悠”的时候,他们所在的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运转,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缺岗而方寸大乱。换句话说,他们可能是或有或无的。也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是可以被别人替代的,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再换句话说,这个单位人员是可以缩减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这些在单位可有可无的,对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又很重要的人改变成“创某某大军”呢?

如果把着些人改编成了“环卫工人”或“协警”之类的队伍,或“创某某大军”,一方面精简了机构,另一方面又保卫了“创某某”成果,促进了城市发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