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方少斌:根中有乾坤,畫裡顯真章

莆田方少斌:根中有乾坤,畫裡顯真章

莆田方少斌:根中有乾坤,畫裡顯真章

莆田方少斌:根中有乾坤,畫裡顯真章

它可能只是山嶺上一些不起眼的杜鵑樹根,也可能是將被丟進灶膛的一段柴火,但是通過創作者構思立意、藝術加工歪歪扭扭、乾枯的樹根居然能成為一幅剛勁挺拔、委婉雋秀的“書法”作品。這種特別的藝術表現形式將亮現今年的“6·18”盛會。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荔城區北高鎮的莆田方世緣根工藝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總經理方少斌正在與師傅們商討“6·18”的參展作品的具體事宜。在公司的一個小展廳,看到了不少方少斌的樹根字作品。這些樹根字勾勒筆畫呈行草字體,表面色澤呈棕褐色,有部分字的結構處呈黑色。令人稱奇的是,每個字的筆畫似乎都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下渾然天成。每一幅作品不但字體統一,且不乏字與字之間筆意縈帶、牽絲往來的行書運筆、章法佈局等特點,氣韻生動。

方少斌的父親和伯伯是從事木雕行業,他從小就接觸到這些傳統的技藝,經常看到一塊普通的木料經過父輩們的妙手創作變成一件件藝術品非常的神奇。大學期間,他在暑期來到位於山裡的外公家,後山長滿了杜鵑,外公帶著他把一些暴露在外的杜鵑樹根帶回了家。經過幾天的爆曬,那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樹根變得堅硬形態也更立體起來,而且遒勁有力。方少斌突然靈光一閃,何不利用這些樹根的形態創作一些不一樣的“書法”作品。

樹根字可以說是一項在莆田傳統的根雕技藝上,將根雕與書法相結合的創新藝術作品。樹根字,利用樹根的天然形態,即彎曲、枝杈、疤節等,經選取、拼接、組合、磨光、塗色、上漆加工粘貼成字。但必須嚴格符合行草書法的規則,是書法藝術的立體化表現。樹根字將行書、草書的飄逸靈動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方少斌經過十多年的不斷探索,根據樹根的獨特形態結合中國傳統書法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立體書法藝術。實現根中有畫,畫中有字的立體效果。每件作品都有其唯一性和獨特性。每次創作作品,方少斌都要煞費心血:“每根樹根都有其特有的形態,我們根據對傳統書法的理解,結合樹根的造型,發揮想象,最終通過十幾道工序塑形打磨,配上傳統的宣紙裱底紅木仿古框,方可形成最後的樹根字畫藝術品。”作樹根書法雖然極其艱苦,但方少斌卻樂在其中。他的樹根書法作品出來後,得到人們的肯定,一些收藏愛好者,還特地登門求作。他創作的一幅長1.1米、寬0.8米的樹根書畫作品《佛》,將參加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結緣品徵集。

方少斌表示,此次“6·18”將結合莆田文化特色如媽祖文化等創作系列樹根字畫作品,希望藉助參展“6·18”,將樹根字畫展示出來,讓更多的人瞭解這種新的獨特的藝術形態。

下一步,方世緣根工藝品有限公司將建立自己的樹根字畫展廳,展覽各式樹根字精品;並實現與省內高校對接洽談,實現校企合作,在高校開創樹根字課程,培養更多樹根字創作鑑賞人才,將樹根字產業高端化、內涵化,打造成我省特色的藝術作品。 (莆田僑鄉時報記者 吳芹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