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4年,马上第3次求职,求职季的一点小经验

如果一个人一直忙碌,那么杀死他的最好方式就是有一天让他闲下来

办完我第2次的离职手续,晚上早早的睡在我租来的房子里,心里面总是空荡荡的

深夜无数次惊醒,害怕,担忧,痛苦以及失望充斥着自己

一个人在夜里总是会显得格外的孤独,不知道是多少次咋梦中惊醒,我坐在电脑前,期盼着天能早点亮起来

因为黑夜能杀死人

回顾这4年的经历,相信这些经验对你有帮助


毕业4年,马上第3次求职,求职季的一点小经验

大学的课题:思考

大学的时候不能算是最勤奋的,但是至少不是懒的。

社团,学生会,兼职,校园比赛

基本上有时间都会主动去参加,不想赘述当时获得了哪些成绩,但是至少在我看来缺少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没有系统性的思考到底未来的发展之路

于是在校园招聘季的时候,出现了盲目的跟潮流,大家都说“万科””宝洁“好,疯狂的去刷简历,疯狂的跑招聘会,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最后的结果就是

  • 超大型的公司之前的实习经历要求非常高,简历石沉大海之后,玻璃心也就碎了

  • 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开始退而求其次,只要是公司就随便去投

  • 有了一个offer以后后面也就更大胆的去刷其他公司,完全不在乎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最后的结果就是:

    无缘无故不知道自己到底去了什么样的公司,没有规划,没有章法,随波逐流的第一步

我之前很鄙视一个金融学的朋友,心心念念的想着研究生考到五道口,连续3年都没有被录取,我当时心想,这哥们脑子是不是绕不过弯来,现在想起来,我倒是很佩服他:至少他的目标感很明确。现在他虽然没有在五道口,但是也去了非常不错的金融类学校,未来可期。


毕业4年,马上第3次求职,求职季的一点小经验

当跳槽成为习惯

不是吐槽跳槽,而是怀疑跳槽的目的性。

跳槽分成2种

  • 现在的环境呆不下去了,想换个环境

  • 目标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奔着方向去的

2种跳槽,高下立判。

赵薇参加《易时间》的时候,主持人和她有过一段对话

“当演员当的好好的,怎么想着去做导演呢?”

“你问的很好,当时拍了几部商业片都还挺火的,为什么好端端的都不去了”

“是啊”

“我想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人是没办法的改变的,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待的小环境,你要学会在河流中划出一道涟漪”

毕业4年,马上第3次求职,求职季的一点小经验

有思考,有价值的跳槽,才不会后悔。

给个关于跳槽的小小建议吧

  1. 优先考虑自己的核心需求。核心需求在我看来有2个。1是金钱 2 看势

    再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小米上市了,一时有舆论四起,有篇文章就谈到当时有2个毕业生都拿到了小米的offer.其中一个是去了另外一家在当时给的薪水更高的企业,另外一个选择了小米。现在2者之间的差距天翻地覆

2. 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如果你本来是销售行业,你想进互联网企业,那么对于零经验的你来说,最坏的情况无非是

一 开始赚不了钱,天天加班,

二 薪水差距较大,心里有个落差期,这是你要平衡的

最坏的情况,考虑清楚了,那么就开始行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