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我是2000年6月10日到阿尔山供电局任局长的。1992年1月,我离开阿尔山林业局到兴安电业局工作,一晃近十年,可以说有许多对养育我、培育我的阿尔山的思念、想往和牵挂,这里有我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我无时不在思念着他们,这也是我愉快接受组织安排,又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工作的原因,也为了圆一个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梦。

回到阿尔山供电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生活环境很差。当时由于供电局刚刚成立不到两年时间,供电局办公楼周围是一片荒凉。门前是一堆堆准备平整院子的土,四处放着,开关场是落差近一米、高低不平的场地,对作业和安全都很不利,正如内蒙电力集团公司戴总所说,这哪里能体现出我们内蒙电力的形象。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只能自己动手干,平整场地需要大量的土和沙石,没有钱,想办法,找朋友。阿尔山大山矿史矿长支援两台翻斗车,一台铲车,阿尔山林场赵云龙场长派来宋华堂副厂长并带来一台推土机,帮助平整场地。早晨四点开始,一直干到晚间九点半,全体职工参加,硬是把所需回填材料备足。供电局职工每天起早三个小时,用了四十天时间彻底改变了环境,于2000年7月21日,接受了集团公司赵凤山总经理的检查。当赵总走在用彩砖铺设的人行道上时,感觉到彩砖铺得有些不平,我说这砖是市城建局支持的,巡视路是职工自己铺的,因为没有资金,砖底下垫的是土而不是细沙,了解这些情况后,他非常感动地说,没想到我们基层变电站要靠乞讨来改善工作条件。他当即表态,给你们安排点资金,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阿尔山林业局所在地伊尔施,是一个拥有近四万人口、林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城镇,也是阿尔山市辖区内唯一没有用上国电的城镇。我到供电局工作后,市委书记宝音、市长刘春良、阿尔山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剑夕多次找我协调上电事宜。原来阿尔山到伊尔施66千伏输变电工程,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早已批复,工程总造价是760万元,但是占用林地所需的林业四项补偿费为4400万元,工程预算中没有这项费用,由于资金缺口过大,该项目无法实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业局从解决职工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反复与林业资源监督办协商,并请示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林管局派副局长刘文山来阿尔山调研办理此事,刘文山考虑到林区生产、生活实际,考虑到阿尔山市的发展,与兴安盟和兴安电业局协调,冒着违反林业政策的压力,毅然表态必须上国电,使得这一项目得到批准并实施,彻底结束了伊尔施地区用列车电站发电的历史。该工程于2000年7月开工,同年12月13日送电,当广大林业职工用上国电时,无不欢欣鼓舞,当时的《兴安日报》及国内一些媒体都以“国电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为题,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历史性工程以及为地区带来的重大发展意义和前景。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国电终于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但管理体制限制着电力企业的服务和发展。送电时我们是从10千伏出口计量,下面分别由阿尔山市、白狼林业局、五岔沟林业局电管站管理,欠费高达二百万元,为此阿尔山供电局多次请示盟电业局,要求抄表到户、服务到户,经盟局同意,在白狼林业局和五岔沟林业局的全力配合下,2000年7月,白狼和五岔沟林业局由供电局抄表到户,2001年10月底,阿尔山市辖区用电户全部由供电局接收。

体制问题解决了,但矛盾接着也来了。第一个月我们抄表线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用电区域内,线路严重老化、设备陈旧,是造成线损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只好请示上级、报批项目,进行农网改造。在内蒙电力集团公司和兴安电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批项目840万元得到批复。2001年6月开始施工,对各镇街配网和用户表计进行改造,同年11月底工程结束。2001年,线损率降为百分之三十二,比2000年下降了近百分之六十。这充分体现出农网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阿尔山市政府所在地温泉街,1999年2月4日送电时主变容量为630千伏安,同年10月主变容量增至1630千伏安,2000年底增至2000千伏安,2003年增至3000千伏安,2006年增至5150千伏安。2008年底,伊尔施变电站主变容量由3150千伏安猛增至8000千伏安。白狼、五岔沟、明水变电站也先后将主变容量由原来的630千伏安,增至1000千伏安,1800千伏安和2000千伏安。2000年底售电量为420万度,2010年底售电量为3800万度,从主变容量的增加和售电量的增加,可以充分反映出阿尔山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充分反映出电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阿尔山是边境地区,电力人没有忘记辛苦付出,保家卫国的边防官兵。为了改善驻军的生活条件,经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批准,从老伊尔施上了一条10千伏专线到边防连队,结束了他们靠柴油机发电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部队官兵的生活,送上了电力人对边防部队的关心和厚爱。通电仪式上我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官兵戍边保家卫国筑就钢铁长城”,下联是“兴安电力无私奉献光明照亮边关”,横批是“军民共建”。2008年底,边防部队的另一个连队也用上了国电。

阿尔山市是旅游城市,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诸如世界闻名的阿尔山矿泉群、海拔高度达1300多米的天池、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驼峰岭天池、大峡谷、金江沟温泉群和石塘林,这些旅游景区都坐落在阿尔山林业局施业区,因为没有国电,制约着他们的开发和利用。电业部门又投资800万元,建起了10千伏线路,长度达120余公里,为景区送上了国电,不但解决了林区人晚上九点钟就点蜡、点油灯的历史,也推动了阿尔山市旅游业的大发展。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阿尔山市委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规划了阿尔山市电力输配网规划,阿尔山市至署秋工业园区、伊尔施至署秋工业园区、伊尔施至天池均采用66千伏相连的主网架,该规划已获得蒙东电业公司批准。为了充分考虑林区森林防火的要求,为保证防火安全,10千伏线路全部改造为绝缘导线,立瓶全部改造为合成绝缘子。现在伊尔施至杜鹃湖、南沟、苏河10千伏线路全部改造完成。不但解决了防火问题,也基本杜绝了阴雨天造成的事故停电问题。制约阿尔山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电力输变电主网架问题,经多次请示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两伊(伊尔施至伊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获批准,但是随着兴安电业局划归国网公司造成项目暂时搁浅。经过地方与电力部门的努力,国网公司同意了项目建设,该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2012年即可投入运行,项目为乌兰浩特至阿尔山220千伏双回,项目投入运行后,不但可以为阿尔山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还可以降低线损率,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

目前在蒙东公司的领导下,阿尔山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有更大的投入,电力供应将会更加安全可靠,电力网架将会更加坚强,阿尔山供电局也一定会与时俱进取得更大的成绩,电力事业将会伴随着阿尔山市经济发展而更加辉煌。

「阿尔山文史」亲历阿尔山电力事业发展壮大的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