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中很重要的一部書,北大葉郎教授講,千百年來,在我國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思想家不受它的影響,宋朝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評。這麼一部重要的著作在近代卻飽受詬病,認為它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在學術界,認為它是隨意堆砌起來的孔子和弟子們的語錄集,有些學者總想把它從新編排一下,臺灣學者南懷瑾先生就接到過這樣的任務,但他在研究《論語》時卻發現,《論語》本身是按照一定邏輯關係編排的,所以告誡那些有想法的學者,再不可有重新編排之想法。但南懷瑾先生並沒有告訴人們它是按照什麼關係編排的。再一個,他講經的原則是:“以經解經,經史和參”,沒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是看不懂的。當時,我在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後就想,既然它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編排的,那麼它究竟是按照什麼關係編排的,篇與篇之間、句與句之間是什麼關係?這一研究,才發現孔子的弟子們把看似不相關的句子鑲嵌的非常緊密,它有一條明確的主線,是按照人生從學童到退休交班這個過程編排的,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中心。

我們想一下自己的人生,從7歲開始上學,22歲左右大學畢業,這個階段就是《學而》;畢業之後就要做事,做事就是《為政》;一般的講,開始做事比較規矩,成功後會自我膨脹,人自我膨脹了就會做出格的事情,就是《八佾》。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八佾》的早一點,有的人《八佾》的遲一點。顯然《八佾》是不行的,怎麼辦呢?就是《里仁》,就是自己的思想要處在仁的境界,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事業就會有成。要做事業就要選人,《公冶長第五》就是講選人;選了人就要用人,它卻不講怎麼用人,而是講用人者應該具備的品質,你只要具備這些品質,別人就樂意為你所用。第七篇是《述而》,是講學習和教育的問題。大家不要忘記,做了一把手(老闆)之後,自己學習和員工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自己不學習,也不抓員工的學習,事業不會走的很遠;第八篇是《泰伯》,講不要貪戀官位,不管是做官還是做老闆,都會面臨退下來的問題,你能不能愉快的退下來,取決於你有沒有泰伯的情懷,泰伯是一個放著皇帝位置都不做的人。第九篇是《子罕》,是講人退下來後不應做哪些事,應該繼續做哪些事。第十一講怎麼觀察人。第十二講怎麼成為一個仁者。第十三講怎麼做官(做老闆)。第十四講老闆的修養問題。第十五是講君道。第十六是講臣道。第十七是講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各種勢力都會拉攏你,你上誰的船,不上誰的船,對人生是非常關鍵的。第十八是講在位的賢人,不在位的賢人和逸民對環境的選擇。第十九是《子張》,是弟子們對老師學問的發揮,但排得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想一下人生,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年齡上是越活越大,事業上卻是從學童到幹部(員工),從幹部到領導(老闆),從領導再到一般人員,是否定之否定。關於否定之否定這個規律,大家學哲學就知道,好像是近代的發現,實際上儒教和佛教早就在用這個規律了。人,事業雖然上不得不退,權利不得不交,但人格、情操不能交,精神不能倒。倘如是,不但自己會非常痛苦,甚至還會過早的結束自己的性命。對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就是,我進入社會的第一任領導被免職後,三個月就死掉了。還有些人,班還沒交,思想已經滑坡了,像前幾年的59歲現象,很多人退休退到到監獄裡面去了。所以,我們讀《論語》,如果不和人生、生活聯繫起來,就不知道古人在講什麼!另一點還要注意的是,即便自己功成名就,也不要目空一切,以子貢道德之高,手段之高明,尚不敢和孔夫子比高下,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惜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動輒就會有人對聖人說三道四,實乃無知加無恥。僅此還不可怕,如果巧舌如簧,混淆視聽,壞人慧命,不能喚醒國魂,才是真真可怕的!最後一篇是交班。事業再好,如果班交不好,將會一代而終。

大家都想得到學問,那麼就要又學又問。《論語》上半部主要突出一個“學”字,下半部主要突出一個“問”字,然後在編排上還有一個特點是學了要做,做了還要學,這麼交錯的不斷提升自己。而我們現在很多人是前半生忙著學,後半生是忙著做,沒有把學、做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所以生活得很痛苦。

《論語》有時是通過一句話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而很多情況下是通過上下兩句話,或幾句話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之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學了以後要隨時隨地的練習,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有朋之遠方來。這個“遠”字,既指距離上的遠,也指時間上的遠,像年輕人剛畢業進單位,領導雖然離你很近,有時並不正眼瞧你一下,只有等你能把一項工作拿下來了,他就來找你了,或者有外地的老闆來找你了。那麼,怎麼得到這種好處呢?就是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因為我們學一門技術、專業,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別人不理解、不支持,自己沒有怨恨心,能堅持的住。有一次,我給一個剛畢業的學生這麼講,他說,老師從來不這麼講,要這樣講的話,我早就讀《論語》了。有時,它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一個成功的路徑,比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個仁既指有學問的人,也指有地位的人)。”你必須先孝順自己的父母,友愛自己兄弟,處理好朋友的關係,愛護眾生,然後才能去親愛領導。而不能直接去親仁,否則,人家會認為你有企圖,你親人家,人家不親你。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些領導認錢不認理的,但最後都不會有好結果。這是個人成長的路徑。但對於社會管理、單位管理來說,路徑又不同了,它是“君君,臣臣”,從一把手開始了,因為很多工作,如果一把手不動你是推不開的。所以,讀《論語》這些東西你要知道。再一個讀《論語》還要知道,哪些話是對年輕時的你說的,哪些話是對中年時的你說的,哪些話是對老年時的你說的。比如,《為政第二》裡的“無違”,就是對剛進單位時的你說的,因為剛進單位你什麼也不懂,領導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不能和領導叫勁。現實生活中,發現有些年輕人喜歡和領導叫勁,結果總叫不上勁。《里仁第四》裡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是對中年時的你說的。《子罕第九》裡的“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是對老年時的你說的。

現在,很多人認為《論語》裡面有精華也有糟粕,但哪些話是糟粕?卻形不成統一意見。實際上他也形不成統一意見,因為他那個意見會很難站住腳,吹口氣就把他否定了。現代管理之父戴明說:“一千個例子證明不了一個理論,一個反例卻能推翻一個理論。”如果你不把它連起來理解,很多話真的沒有合理的答案。現在,我們找到了他的主線,理順了它的關係,它每句話都擺放的非常有道理。那麼,糟粕出在哪一塊呢?出在朱熹的註釋上,因為他望文生義;出在文學大師身上,就在那想著胡說,因為文學允許誇張、想象、浮想聯翩,而文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需要身心兩方面去求證;出在歷史大師身上,總愛探究每句話的歷史背景,往往給人一種兩千年前的東西還有用嗎的疑問。文化雖然從歷史中走來,但它已經超越了歷史,它是關於生活的學問,所以,我提出以生活解經,命之為《平民論語》,編寫的原則是通俗、實用。通俗的東西才能為一般人所接受,才能談得上普及和傳承;實用的東西才能指導人們的生活。

原來的版本有很多問題不說,一般人很難看懂。很多領導、老闆抱怨幹部、員工不學習。後來我專門做了個試驗,結果證明很多人是喜歡學習的,因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現在,很多學者說,許多博士、碩士也沒文化,這話不假,因為學校幾十年來就沒教過文化,只不過是讓學生學了些文學而已。現在,中央和很多民間人士都在提倡和推動學習傳統文化,是有其深遠意義的。

人生是個過程,每個人都試圖走好這個過程,《論語》告訴你如何走好這個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