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家长灌输这4种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险!

不用太注重形象

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对他们的外在形象却并不关心。虽说才华对于人们的成功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形象会让这种成功无限推迟。当然,这种形象不是指外表容貌,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面貌。

安安已经上一年级了,老师通知要开家长会,开家长会的时候,妈妈穿了一件比较土的衣服,头发还有比较油腻腻的。看看班里其他同学的妈妈穿的也都比较精致,同学们牵着家长的手的时候,是无比的自豪,但是安安看着一脸严肃的妈妈,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但是妈妈好像平常也是这副样子啊。

家长会之后,班里的同学是时不时的会对安安指指点点,指着安安的鞋说安安的脚特别臭,指着安安的头发,说安安不讲卫生。其实安安是一个很讲卫生的小孩子。其实我们家长确实是应该注意一点自己的形象,我们不追求什么名牌,但外形是要得体不失大方的,这样其实也可以给予孩子一种自信,因为透过这些,孩子也会从中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所以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不要只注意成绩,对于他们的精神、气质也要多加关心。

从小被家长灌输这4种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险!

教孩子要物质一些

这样的思想灌输简直就是在扭曲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人物质从小处说是贪小便宜,从大处说就是目光短浅。只有物质是无法组成人们真正幸福的,想要孩子以后能够过的轻松一些,还要教孩子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家长们如果把这种思想灌输个孩子,会让他们为人处世特别爱斤斤计较,重视金钱胜过一切,虽说金钱的作用很大,但是幸福的家庭往往不会是因为钱多而幸福,更多是因为他们有爱。不想孩子大了之后对父母冷淡、不亲近,家长最好不要把这种思想灌输给他。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了。最后孩子们觉得待遇不公正,就再也不到老人家吵了。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所以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外部理由。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

从小被家长灌输这4种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险!

不能哭

孩子哭闹,是大多数爸爸母亲难以接受,或许说是不知怎么应对的一种情况。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家长通常喜爱用简略粗犷的“不”字诀来对待孩子,特别是对男孩子,咱们会更为严苛。

一看到家里的那个小男孩哭,爸爸母亲心里都会犯嘀咕:男孩子这么娇气?哭着哭着会不会变“娘”?这可不行,得培育点Man的气魄。于是,“你是男子汉!做男子汉可不能哭”,这么的请求情不自禁地便从家长们的嘴里蹦出。即便是对女孩子,家长们给出的榜首反响常常也是“别哭,你要做个英勇的孩子”。

假如孩子继续哭,家长们就可能吓他:“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再哭,坏人就来抓你了!”有些家长乃至是以呵责乃至体罚待之。在爸爸母亲的重压下,孩子不得不勉为其难让自个安静下来。但是,孩子如此压抑自个心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当孩子的心境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就会失掉安全感,变得畏缩,或许对其他事物失掉爱好,阻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新鲜事物失掉爱好,变得胆怯、黏人、脾气暴躁……无法敏锐地察觉别人感触,情商低。迫于压力,在爸爸母亲面前体现得很隐忍,企图以此搏得爸爸母亲欢心。一旦脱离爸爸母亲,遇到适宜的机会,就会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体现得蛮横不讲理等。遭受无法接受的波折时,反而更缺少耐性。

孩子才是真正有哭的权利,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死硬撑着,有时哭出来才会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虽然我们一直教育着的是“哭不能解决问题”,但并不是不能哭,总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早晚是要出问题的。或许不哭的孩子以后会很坚强,但绝对不是一个情感完善的人。

从小被家长灌输这4种思想的孩子 你很危险!

耍小聪明

婷婷这几天总说她在幼儿园里写字每次都是第一名,不过大人却并没觉得她的写字速度有提高,这是怎么回事?这天,幼儿园的老师告诉来接婷婷的爷爷,婷婷做书写练习的时候常常把字写得很大,这样很快就能写满一页纸,但字数比别人少很多。

回到家,爷爷得意地把婷婷耍的这个小把戏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还说:“我的孙女真是越来越聪明了!”婷婷的爸爸妈妈哭笑不得,但当着老人的面也没有办法反驳。过后,爸爸妈妈单独给婷婷讲了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质量的害处,还告诉她爷爷的夸奖是因为喜欢她,这种做法其实并不“聪明”。

小聪明不等于大智慧,显然孩子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一些老人由于“隔辈儿亲”的缘故,反而会夸奖孩子的小聪明,这无疑纵容了孩子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因为老人的炫耀而将小聪明继续耍下去。

总是有意无意的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思想,孩子注定会成为一个爱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的人,甚至还会为了那么一丁点的利益就弃信誉于不顾,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耍弄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