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第九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01 安悦悦

个人档案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姓名:安悦悦

单位:鹤壁市鹤翔小学

学科:语文

荣誉:鹤壁市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一等奖、鹤壁市杰出青年教师、鹤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推荐语:

青春韶华踏上讲台,你“不知所措”;耕耘七年走过而立,你从容不迫。你用激情和梦想、勤奋与毅力丰富了青春的内涵,你以真诚、朴实、灵动的课堂俘获了孩子的心。三尺讲台,你不为荣誉而站,只求踏踏实实做学问,一心一意教学生,你让有限的青春焕发出无限的光芒。相信“悦”努力、“悦”幸运!

——鹤壁市鹤翔小学校长 刘书生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2011年7月,参加完鹤壁市招教考试,回家的途中,我给焦灼等待的母亲发了一条信息:妈,感谢您陪我走过的每一步路,以后,我就要跟您并肩作战了。如今,又值7月,加入教师队伍已整整7年,这7年,心从未痒,路不停走,教学的坚守,讲台上的双脚从未离开;教育的情怀、信仰与追求从未动摇。如此,便是生之所幸。

成长的源头——幸遇三位良师

和所有人一样,母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不止因为她是母亲,而且,她亦是一名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至今仍记得我上五年级时的一次作文,那是1997年香港回归,老师以此命题作文,母亲没有对我草草了事的糟糕作品进行痛批,而是耐下心来陪我一起看香港回归的直播回放,给我讲中华民族的历史,讲历代伟人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在母亲的感召下,我重写了那篇文章,也是从那时起,我重新端正了自己的教学态度——认真,从教七年,我用认真的态度来要求自己,要求我的学生,也要求我的女儿。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为人师后,接触到了很多对自己专业成长有引领作用的大家和大家的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于永正的《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我从中受益匪浅。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在书中还幸遇了自己的第三位良师——孔老夫子。读《论语》,收获到的不仅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更有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每读一遍,都有一层新的体会和收获。

最严格的自我教育——一日三省;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勤思,乐学;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育最应该培养的人——君子不器。

我用孔夫子的主张来对比自己的教学,端正自己的态度,也用它来感染我的学生。

感谢伴我成长的这三位良师,是他们的鼓励与鞭策,让我把枯燥无味的“朝九晚五”,演绎成了活色生香的“朝五晚九”。也是他们让我愿意守住自己的教室,把课堂作为自己生命的道场,一路向前,不问归期。

成长的路径——磨课一步一脚印

对于非师范毕业的我来说,凭着对教育的“半腔”热忱,靠着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拿着还是热乎的教师资格证便走上了讲台,这是需要勇气的,用战战兢兢来形容入职的第一个学期不足为过。一位老教师告诉我,磨课,是所有想要成长的老师所必经之路,也是逼迫自己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

还记得上班后的第三个月,我以一节《树叶》荣获了校优质课一等奖,今天想来,都自觉汗颜,那节课是我模仿网上的一节视频课,把它“武装”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呈现的。虽是“拿来”,但《树叶》一课让我找到了上课的甜头,这“甜”,不是这节课有多精彩、多成功,而是我找到了上课的感觉,把握了课的基本脉搏;这“甜”,是反思,是提升,是课后的收获和体验。

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好的教学,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思考怎样能上出更高效的课堂,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瓶颈。我把我的困惑讲给孙老师听,他给我推荐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这本书让我逐渐清晰了什么是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是与学生亦教亦学的共舞,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与关联,是对学生本性保持着的开放、信任和期待。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之后,豁然开朗的不仅是对于教学的困惑,更多的是我面对“课”的态度,我将自己从证书与掌声中解放出来,潜心研磨自己上过的每一节公开课,接纳磨课的艰辛与失败,并在其中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教《翠鸟》,我触摸到了课的温度,它需要精湛的教学艺术、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准的教学语言,更始自跟学生贴心的交流与沟通。四教《七颗钻石》,尤其是在2017年的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在导师闫学面前呈现这节课,闫老师说你用真诚、朴素、丰富把孩子领到了知识的大门,这句话带给我莫大的鼓舞。我更想说的是,闫学导师高超的解读文本的功力,也把我领进了更高的教学门槛。

成长的乐趣——“乐学”扎根课堂

《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和乐之。我所从教的鹤壁市鹤翔小学校训“乐学善思,明理笃行”与这一思想不谋而合。无疑,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使其“乐学”。

2016年,我在课堂中逐步引入几个重大活动:“诗词大会”,“听写大赛”,“妙笔生花”。

——央视频道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节目引起了全社会巨大反响,我也和孩子们开启了我们的“诗词之旅”。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过关考级,到举办不同主题的诗词大赛,孩子们如同着了魔一样恋上了这块文化瑰宝。我在学校里还主持了一个“爱悦读”社团,至今有两年多的时间,主要带领学生阅读绘本并进行绘本创作。这一学期,我又把“爱悦读”社团的内容创新为“当绘本遇上诗词”和“当诗词恋上音乐”。我们把“诗词唱出来”,唱到了学校“社团展演”的舞台;我们把“诗词”编创成绘本,让传统的文化披上了时代的新装。

安悦悦:青春无悔,韶华不负

——“汉字大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活动,汉字听写的内容为孩子们自创词库,有书本上的一类二类字,有古诗中的易错字,有课外共读书目中的趣味字,也有向老师、向家长讨教来的生僻字,更有查字典得来的难写字,我们把这些字源分成初、中、高三个等级,孩子们在“过五关斩六将”中享受着汉字学习的乐趣。

成长的归宿——永远在路上

从2011年8月到2018年7月,整整7年的时间,可以说,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教育,最美的青春留在了教室与讲台。喜欢学生,忠于教育,让我的人生羽翼也日渐丰满。

那一刻,我彻底释然,我知道我在走一条正确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